lihongming 发表于 2020-10-2 23:49

新手的天望迷思

本帖最后由 lihongming 于 2020-10-3 01:41 编辑

自幼爱星。十来岁时,曾为一支望远镜,弄得茶饭不思。长大之后,看星的心思本已淡了,前年不知怎地,又热了起来。天天泡论坛到半夜,各种查资料看图片,后来终于入了人生第一架天望:星特朗EQ80。第一次亲眼见到了木卫和土环,激动。

用了几天,发现这镜子有几个问题:第一是没有电跟,看一会儿星体就跑出视野了,时时要调;第二是一只眼看,另一只闭久了很累,一度都想入个海盗那样的眼罩; 第三是支架无力。费力搬到楼顶,风一吹,抖的跟隔壁吴老二似的。后来看了《夜观星空》,才知这类望远镜有个专门称呼:“圣诞节垃圾望远镜”,指专趁逢年过节卖一波,糊弄门外汉的。心情大坏,挂闲鱼出了。

今年搬了新居,为装饰书柜,买了实体版的《夜观星空》。翻了没几页,冷下去的心思,又热络起来。又想买望远镜了。于是,又开始没日没夜地泡在了论坛里。看贴子,查参数,反复对比,来回权衡。


在我看来,买望远镜,先要捋清两件事:第一是目的,即买来干什么;第二是限制,即自身的不利条件。

先说前者。

本人是目视党,对拍摄无感。相较行星,更喜深空。前者固然瑰丽,但数量有限,日久易腻,后者浩瀚丰富,不仅观之不尽,且更能体现宇宙的神秘幽邃。

要求清楚了,再看限制。主要有两个。

第一是环境。

新居在二楼,视野狭窄,除了月亮,什么也看不到。还好楼下有个广场,有了镜子,可以搬过去看。这就要求不能太笨重。

论便携,双筒才是王道,况且,《夜观星空》的作者迪金森也反复告诫,新手不应好高骛远,在花大价钱买天望之前,最好先老老实实玩几年双筒。一则熟悉星空,二则冷静头脑。于是,在一个晴朗无云的晚上,我带上去年买的裕众红山(10x50),扛着电脑椅就去了。

回来认识到双筒观星的两个问题:

一是倍率过低,索然无趣,二是手举乏力,抖得心烦。

于是盯上了哨所:同是双筒,在倍率增大的同时,还用支架保证稳定性,完美。看了一圈下来,忽然意识到,双筒都是直视,看低角度的还好,看个天顶,颈椎怕要报销。

有朋友说,大双有90度的目镜啊,你整个大双不就完了。

这就说到第二个限制,穷。……

不是,是预算有限,咳。

在有限的预算下,结合过往经验,我列了几个要求:第一要便携,第二要有电跟,第三要能双目。

从口碑看,新手入坑,大热的有两款:一是信达小黑,二是星特朗127slt。

对我来说,小黑的问题是重量,且拆装麻烦,搬运不便。同等价位下,轻便不如127slt,素质不如DOB,有点两头不靠。听说小黑强项在深空摄影,这也不是我的需求。

如此这般,127slt似乎成了不二之选。
               
便携,电跟,可加双目,价钱又不贵。某鱼这一套折腾下来,3000出头。

就是深空方面,似乎力有不逮。
   
再看看。

鬼使神差,又相中了8寸DOB(晶华大观)。此镜迪金森大爷在书中力荐,称其“近乎完美”。看网上视频,其视效,确比127马卡高一大截,且深空给力。虽无goto,寻星倒也不失为一种乐趣;手动跟星,低倍率下似乎也没那么麻烦,至于调校光轴,按迪大爷的意思,也并不难。坛里同志们众口一辞:看深空,口径才是王道。20kg的份量虽然不轻,但在这污染严重的城市,刨去阴天下雨,一年恐怕也搬不了几次,罢罢,为了8寸口径和2000出头的价格,咬牙忍了。

又有人说了,10寸以上才是真DOB。

40斤能忍,50斤不能忍?

我陷入了思考。

直到有次路过超市,进去找了两袋10kg的面粉,搬起来走了几步。

还是再看看127slt吧。

人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虽被DOB的重量吓退,可8寸的口径,却在心里扎了根。一个声音在耳边说:DOB重,可折反轻啊。8SE镜体加经纬仪,不到7kg,手提箱一装就走。深空行星兼备,细节亮度俱佳,又可导星,又有电跟。某鱼全套6500,只多花不到3000,买来一步到位,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另一个声音又在说:醒醒,为了一时的心血来潮,买个将来注定吃灰的玩意儿,值吗?7000,7000啊,一台电视,一个大衣柜,一台最新的iphone12,四季的新衣服……

要不买个星特朗76mm的小牛反算了,看看月坑土环,M42M45,瘾过了烧退了也就完了。赔也就300。

可明知是垃圾,买了就是扔钱,这又何必?

还不如什么都不买。

什么都不买吧,心里又过不去。

一声长叹,又端详起马卡127slt。

深空不行啊,口径有限啊,支架不稳啊。

要不,再加点钱换个150slt?

要不直接一步到位买8se?

……











szc 发表于 2020-10-3 00:39

好文采啊,不过单就目视来说的话,我推荐127slt。这个镜子除了腿细乱抖之外,没有缺点!
之前有过一个,真是爱不释手。后来追求大口径,转手卖了。现在那叫一个后悔。
个人认为,深空目视,好的滤镜和口径一样重要,很多星云怎么看都看不到,但是加了滤镜后,就能提高反差。

lihongming 发表于 2020-10-3 01:10

szc 发表于 2020-10-3 00:39
好文采啊,不过单就目视来说的话,我推荐127slt。这个镜子除了腿细乱抖之外,没有缺点!
之前有过一个,真 ...

谢谢。我看过一个贴子,说为升级出了127,后又换回来。看来此镜确有过人之处。


是不是在充满了光害和污染的城市里观星,追求深空注定是一种奢望?换了大口径,提升也有限?不如在目镜上下下功夫?


之所以纠结,是因为每一种选择都有充足的理由,反过来也是一样。一分价钱一分货,一寸口径一寸强,便携才是王道,环境决定一切,支架不好不能买,没有goto定抓瞎……听上去都有道理,又不知道该听谁的。


小城市没有同好组织,想检验一下再买都没有途径,只能在黑暗里摸索。MD要街上也这么暗就好了……

506 发表于 2020-10-3 10:38

在城市里目视深空,确实会被光害打败。如果有代步小车,还是建议带goto的dob,可以去远一点的地方。如果只能手提,那还是127吧,随时可搬下楼玩。在城市里,滤镜的效果其实也是打酱油的。

lihongming 发表于 2020-10-3 11:01

506 发表于 2020-10-3 10:38
在城市里目视深空,确实会被光害打败。如果有代步小车,还是建议带goto的dob,可以去远一点的地方。如果只 ...

goto DOB,8寸的价钱比8se都贵。


有钱了,村里盖个小楼,直接上22寸的DOB。

506 发表于 2020-10-3 11:17

lihongming 发表于 2020-10-3 11:01
goto DOB,8寸的价钱比8se都贵。



既然这样,那建议你在村里盖了小楼再入dob22最好不过了。目前就别入坑了。也许过几个小时因为选择不了就放弃了。{:3_208:}

lihongming 发表于 2020-10-3 13:54

506 发表于 2020-10-3 11:17
既然这样,那建议你在村里盖了小楼再入dob22最好不过了。目前就别入坑了。也许过几个小时因为选择不了就 ...

该入还要入,由浅入深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入马卡无以至DOB{:5_283:}

z78975 发表于 2020-10-3 14:58

按照楼主的要求,只有DOB一条路了

lihongming 发表于 2020-10-3 15:04

z78975 发表于 2020-10-3 14:58
按照楼主的要求,只有DOB一条路了

腰间盘突出伤不起……

yyclx 发表于 2020-10-3 15:22

很少有人能坚持一直目视,毕竟不上大口径能看到的有限。要不在新鲜尽过了之后就落灰了,要不就转上了摄影。建议楼主咸鱼收个二手星特朗8SE,或二手小黑(小黑+eq3d+铝架没想象中的重),就抱着用一段时间有更深认知了出掉的想法就行,差价就当这段时间的使用费了。

moonlight2020 发表于 2020-10-3 15:59

8se其实就是比127 lst口径大,深空本来不是施卡马卡优势,可以买台127slt玩,剩下的钱买个20×80双筒加三脚架巡星吧。

ship2007 发表于 2020-10-3 16:05

C8SE一样可以目视深空,咱们这个帖子里就有帖子,还有C8目镜后手机拍照,也非常出彩。
建议楼主买预算内最大,而且能的动的镜子。从我个人经验看,一步到位是个好选择。

lihongming 发表于 2020-10-3 19:23

ship2007 发表于 2020-10-3 16:05
C8SE一样可以目视深空,咱们这个帖子里就有帖子,还有C8目镜后手机拍照,也非常出彩。
建议楼主买预算内最 ...

预算内能动,就是127slt了。一步到位是8SE,超预算一倍。


所以,我更关心127slt的深空能力。

lihongming 发表于 2020-10-4 01:13

yyclx 发表于 2020-10-3 15:22
很少有人能坚持一直目视,毕竟不上大口径能看到的有限。要不在新鲜尽过了之后就落灰了,要不就转上了摄影。 ...

看厌了会转摄影,这个问题我倒没想过。或许这是摄影党如此多的原因?大部分是从目视转来的?

lihongming 发表于 2020-10-4 01:24

szc 发表于 2020-10-3 00:39
好文采啊,不过单就目视来说的话,我推荐127slt。这个镜子除了腿细乱抖之外,没有缺点!
之前有过一个,真 ...

谢指点。跟8寸的比,比如DOB、C8,在城市里看,差距大吗?

鹫狮盾 发表于 2020-10-4 12:08

看你文章长,顶你你下!其实玩天文是没有一步到位这一说法的!我原来也以为可以一步到位,但玩下来发觉欲壑难填啊!我也只想目视,也是小白,最初的预算也是1000来块!后来发觉什么都不懂,论坛里的专业术语参数等都不懂,就买了本天空的魔力来研究,研究下来,发觉1000多的预算已经满足不到自己的需要,趁着双11入手了最便宜的小黑,单速,没有电跟。后来又嫌送的目镜不够,又入了目镜!后来又嫌调光轴麻烦,又入了光轴终结者,手拧螺丝,激光校准目镜等!又想拍拍照片,入了单反转接环!又听说双目爽,入了双目和两对目镜!又嫌没有双筒巡天,入了双筒。又嫌双筒抖和手持累,在研究入个支架!估计以后又要去电跟等!所以说真的没有一步到位的说法!以后肯定觉得小黑的口径满足不打了,要入DOB了!虽然上面说的配件和附件不是很贵,有几百有几十,双目1000多!但这样累计下来开销真的越来越大!小黑的分期下个月才还完,双筒又分了3期!所以楼主就别想一步到位了!

lihongming 发表于 2020-10-4 13:07

鹫狮盾 发表于 2020-10-4 12:08
看你文章长,顶你你下!其实玩天文是没有一步到位这一说法的!我原来也以为可以一步到位,但玩下来发觉欲壑 ...

多谢分享。
已有双筒巡天,目前需要再入个天望。暂时看好127slt+双目,支架、电跟、双目一次齐备。
昨晚去广场看了看,除了火木土,恒星只能看见天津四、牛郎星、织女星、五车二等寥寥数星,虽有薄云,亦可知光害严重。如此环境,深空是不要想了,老老实实看行星和几个较明亮的深空天体就好。这就没必要为口径牺牲便携及操作上的便利了,DOB基本可以排除,8寸的8SE,似乎意义也不大。
目镜这块,现在了解不多。但我知道商家为节约成本,自带的目镜,都不太好用,就像手机自带的耳机。以后肯定要换,只望轻烧。

ship2007 发表于 2020-10-4 14:17

lihongming 发表于 2020-10-4 13:07
多谢分享。
已有双筒巡天,目前需要再入个天望。暂时看好127slt 双目,支架、电跟、双目一次齐备。
昨晚 ...

你需要常往野外跑,如果只在市内,127可看的目标不多,怕你很快厌烦了

BKSo 发表于 2020-10-4 14:19

迪金森是美国人写给美国读者看所以内容不一定符合中国国情。LZ 不如先深挖一下观星地点。
http://bbs.imufu.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4691

lihongming 发表于 2020-10-4 21:24

BKSo 发表于 2020-10-4 14:19
迪金森是美国人写给美国读者看所以内容不一定符合中国国情。LZ 不如先深挖一下观星地点。
http://bbs.imufu ...

楼下广场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新手的天望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