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宇宙的诞生

[复制链接]
yuanyugang 发表于 2018-1-24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甘肃省平凉市 电信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宇宙的诞生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首诗本来讲的是佛家心中的空。面对芸芸众生、大千世界,好似心无一物。对于宇宙来说,宇宙之初、宇宙之外 “本来无一物”,那么,“何处惹尘埃”呢?
1、流行的理论
关于宇宙的诞生有许多理论,盘古开天辟地是中国流传最广、最长的神话传说。说很久以前,宇宙象一个鸡蛋,一团混沌。盘古就睡在这个鸡蛋里。18000年后,盘古醒了,觉得气闷,就用利斧猛劈。鸡蛋破裂了。轻的上升为天,重的沉降为地。盘古头顶蓝天,脚踏大地,不让天地合拢。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他也日长一丈。1800万年后,天极高,地极低。盘古当然也长得极高了。后来,盘古死了。眼睛变成了日月,身体变成了山岳,声音变成了雷霆,血液变成了江河。
春秋时期,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周易》则提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汉代,《淮南子》中就有“道始于虚,虚生宇宙,宇宙生气”的见解。宋初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提出了更明确的宇宙起源学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一直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其实,这之中隐藏了许多的宇宙奥秘。我认为:一、盘古就是物质的代名词。盘古诞生,物质就诞生,宇宙就诞生;盘古成长,物质就成长,宇宙就成长;盘古消失,物质就消失,宇宙就消失。出世前的盘古是非物质,出生后的盘古则是物质。非物质开始运动,就意味着物质和宇宙的诞生。宇宙就是在非物质的时空里硬给撕出来的物质时空。
在当代科学界,最著名的是大爆炸理论和稳恒态理论。
1946年伽莫夫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起源假说。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大爆炸时,宇宙的体积为零,温度无限高,密度无限大。大爆炸后宇宙开始膨胀,温度开始降低。大爆炸后0.01秒钟,温度约为1000亿度,宇宙中充满光子、电子和中微子以及它们的反粒子。大爆炸后0.1秒钟,温度降低到300亿度。大爆炸后1秒钟,温度降低到100亿度,宇宙中充满光子、电子和中微子以及它们的反粒子,还有质子和中子。大爆炸后100秒钟,温度降低到10亿度,宇宙中的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和氦核。大爆炸后几个钟头,元素合成停止。大爆炸后100万年后,温度降低到几千度,核子和电子结合成原子。宇宙区域性的膨胀停止,区域性的收缩开始。出现了星系、恒星和行星。150亿年之后,宇宙成了今天的样子。
在科学界还有一种稳恒态宇宙模型。稳恒态宇宙理论认为:宇宙在大范围内稳定不变,不仅物质在空间上的分布是均匀的和各向同性的,而且宇宙状态在时间上也是稳定不变的。宇宙是膨胀的,物质密度在变小。但同时,新物质从虚无中不断地创生,又使物质密度增大。也就是说,宇宙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只是内部有些微小变化而已。
2、旋涡论
1)物质及质量的产生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不运动的物质和无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这就明确地指明了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由此,可以认定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那么,为什么不能认为物质可以创生也可以消亡呢?就象运动可以产生也可以停止一样。为什么非要墨守“物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成规呢?
时空里原没有物质,但到处充满非物质。时空中有静止也有运动。静止是绝对的、整体的、长期的;运动是相对的、部分的、瞬间的。非物质的运动可以产生物质,也可以不产生物质。宇宙的情况刚好相反。宇宙中有静止也有运动。但运动是绝对的、整体的、长期的;静止是相对的、部分的、瞬间的。物质的运动可以产生更高一级或更低一级的物质,也可以不产生。非物质与物质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是质量、温度、速度不同而已。非物质好象水,水一旦形成水流,性质就有了变化。非物质好象气,气一旦流动,就能形成风波、风暴(台风)。水流和气流都具有质量、能量、动量、冲量、温度。非物质流动了就可能产生物质。当宇宙旋涡形成时,非物质有了运动,物质就诞生了,质量、能量、动量、冲量、温度也就显现了。因为物质都处于旋涡中,所以,粒子都具有自转、公转和进动。因为物质都是由各种基子组成的,所以物质和能量都具有量子性。
从不运动的非物质到运动的物质,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而质量正是在基子旋涡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质量在力的作用下与速度一起诞生了。质量和速度的相对论公式明确地阐述了这一过程。

annyshy 发表于 2018-1-24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张家口市 电信
好文章,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yugang 发表于 2018-1-26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甘肃省平凉市 电信
(1)质子和电子的产生
大量小型旋涡的产生和基子的诞生扰乱了宁静的时空,破坏了真空的非物质平衡。在几百亿也许是上千亿年前,出现了一个大旋涡,其周围又被拖曳出2的层次方个次级旋涡即第一圈层两个次级旋涡、第二圈层四个次级旋涡、第三圈层八个次级旋涡等等。每个次级旋涡又能形成2的层次方个更次级旋涡。大旋涡的旋涡力越大,形成的次级旋涡就越多。
在大旋涡中心,旋涡力较大,旋聚成了质子、电子和光子,并从两极猛烈地喷发出去(喷发很象焰火的燃放,但增加了旋转运动)。随着旋涡的运动,质子、电子、光子和基子就不断地产生。于是,宇宙就诞生了。宇宙至今仍然在喷发,只是人类还没有能力看到那壮观的场面。
宇宙起源于一个大旋涡,不是大爆炸,不需要暴胀,不需要物质的万有引力。宇宙的诞生标志着物质和可度量时空的出现。从此以后,真空中就有了实在的物体,有了温度,有了压力。这时的宇宙只是个胎儿,是非物质海洋中的一个旋涡,还被紧紧地包围在非物质海洋中。此时的宇宙不是一个点,而是一片。看起来可能是一个点,而实际上这个点是旋涡中心的一个发光点,周围还有许多绕这个点旋转的不发光的物质。宇宙胎儿的形态类似于早期的银河系。“银盘”就是已被旋聚成的质子、电子群;“银心”就是真空──“黑洞”;“银冕”就是喷发出来的质子、电子相对稀疏的场所;“银晕”就是光子占据的空间。
非物质源源不断地供应,基子持续不断地喷发,质子和电子就不断地诞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yuanyugang 发表于 2018-1-29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甘肃省平凉市 电信
宇宙的未来
宇宙的未来是热寂吗?
热寂是说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将达到各处温度差都消失的热动平衡状态,一切宏观变化都停止,宇宙将趋于死灭状态。和热寂相对的理论是大坍缩理论。大坍缩理论认为,宇宙将坍缩成一个点,一个和宇宙诞生时一样的密度极大、体积极小的点。这种理论和大爆炸理论是姊妹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这种理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较大的感召力和较强的生命力。是目前最好的理论。但是,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其实只是整个宇宙的一部分,就象电影胶片中的一张胶片。我们的认识不可能全面。什么时候把电影整个地看完了,我们才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宇宙的灭亡,也没有看到宇宙的诞生。但是,我们看到了恒星的诞生和灭亡,看到了恒星的大爆炸。于是,大爆炸理论就应运而生了。但是,大爆炸的结局是空间无限膨胀,和观察事实不符。于是又出现了大坍缩理论。用恒星的一生去推断宇宙的一生必定是以偏概全,大爆炸和大坍缩的理论必然会遇到许多无法解释的难题。
宇宙的未来是静寂吗?
宇宙的未来静寂与否取决于宇宙的定义。旋涡论认为:宇宙就是充满物质的时空,从中心向周围扩展,从过去向未来延伸。宇也叫场,是包含物质的空间。四方上下谓之宇。宇一定充满物质,不会呈真空状态。但物质疏密不一,密的地方会形成星球,疏的地方则成为太空。宙是物质存在的时间段。往古来今谓之宙。物质创生宙创生,物质消亡宙消亡。未充满物质但充满了非物质的时空叫真空。真空的温度为零K,物质密度为零。任何物质进入真空都将迅速衰变为非物质,宇宙早晚要成为真空。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内物质衰变的结果。因为任何物质都要衰变,所以,任何物质周围都存在这种辐射。物质团块之间距离较近的,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就高一些;物质团块之间距离较远的,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就低一些。太阳系周围也有微波背景辐射,任何星系周围都有这种微波背景辐射。测出了背景光子的温度为2.7 K,只能证明伽莫夫预言的正确,并不能证明大爆炸理论就是正确的。宇宙内的大爆炸比比皆是,哪一个大爆炸都会留下微波背景辐射。坚信稳态宇宙理论的人也可以解释微波背景辐射,因为他们也承认星系大爆炸。
宇宙的未来静寂与否还取决于宇宙终结的定义。旋涡论认为:宇宙的终结指得是整个宇宙的消失,即宇宙旋涡的消失,不是指某个物质系统的消失。用恒星系的一生去推断宇宙的一生可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旋涡论就是把整个宇宙想象成一个特大旋涡,恒星系只是其中一个小旋涡,旋涡无论大小,其运动机理都是一样的。恒星系是一个小宇宙。恒星系所反映的现象应该代表宇宙的状态。比如说,银河系可能会伴随宇宙度过整个一生,但也许会早早夭亡。银河系的年龄等于或小于宇宙的年龄。银河系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宇宙的消失。即使银河系将来消失了,也不能说宇宙就此消失了。就象一代人死了,并不能说其家族也没有了一样。他的家族还会继续繁衍下去,直到最后一代人全部死亡。按照上述定义,宇宙的终结显然是静寂。当宇宙旋涡消失后,宇宙中的任何物质都将逐步衰变、冷却下去,直至全部成为非物质。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至虚,极也。守静,督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云云,各复归其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常也。”这就一语道破了天机。
物质的未来静寂与否取决于物质所处的位置。从宇宙中心或边缘星系轴上喷出的物质以及宇宙边缘的物质一般会静寂--衰变成非物质,融入到非物质的海洋中去;宇宙外围的物质无法到达宇宙边界,只能被旋力旋回旋涡中心,参加下一次的物质大循环。
诞生就意味着开始死亡。就象生命一样。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开始成长,开始与死亡做斗争。在四周险恶的环境下,人不断地取得胜利,长得越来越大。直到有一天,人不再成长了。再后来,这个人死去了。膨胀就意味着收缩,这就是对立统一。随着宇宙的膨胀,一方面,主旋涡中心的物质密度越来越大,这些物质消耗了过多的旋涡力,另一方面,旋涡边缘的摩擦力越来越大,旋涡力越来越小。宇宙主旋涡就会在相对平衡之后逐渐歇息直至消亡。宇宙就开始收缩了。收缩并不是物质向宇宙中心运动,而是旋涡力减小。宇宙收缩的趋势一旦形成,就难以遏止。大量的星系就会由于缺失旋涡力而停止了运动,静止在莽莽真空中,自行衰变为非物质,就象一个个在水旋涡中运动的物体当旋涡消失后无助地漂浮在水面上,静静地腐朽变质一样。当宇宙旋涡彻底消失时,宇宙也就不存在了。一切都归于静止,一切都归于静寂。可见,宇宙中的一切都不可能是永恒的,包括宇宙在内。从宇宙观点来看,没有什么东西是守恒的。那些所谓的守恒定律都是短时间内有效。
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从而证明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即暗能量──旋涡论中的宇宙喷力确实存在,大坍缩的理论是错误的。英国的科学家们甚至认为新恒星诞生的节奏已经赶不上旧恒星死亡的速度,宇宙变得越来越暗。但是,问题并没有全部解决,人们的思维依然被限制在大爆炸──大坍缩的理论框架之内。科学家们仍然相信,宇宙会永远膨胀下去。最后的终结是物质完全消失,到处充满黑洞,宇宙中只有无处不在的暗能量。美国新汉普郡达特茅斯大学的罗伯特.考德维尔说,在暗能量的影响下,宇宙膨胀的越来越大,各种星系的光无法到达地球。暗能量的排斥力强大的足以撕裂所有的星系。包括银河系、恒星、行星和原子。220亿年后发生大撕裂。银河系先于6000万年,原子先于10~19秒钟。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宇宙既不是大爆炸──大坍缩,也不是永远地膨胀。它有自己的诞生——消亡周期即大旋涡的诞生──消亡周期。科学家们看到的现象只是近处的物质间的膨胀,并不是真正的宇宙大膨胀。不错,整个宇宙物质间的膨胀是不可遏止的,当然也是不可逆的。宇宙的膨胀就象磁极外的磁力线或者喷泉,越向外膨胀速率越大。但是,膨胀不是永远的。早晚有一天,宇宙旋涡彻底消失,旋涡力不复存在,宇宙膨胀会自动停止。原来的宇宙里到处是还未来得及完全衰变的物体,静止着,慢慢地变为非物质。根本不会再存在什么暗能量、什么黑洞。这是宇宙旋涡力所决定了的。也就是说,宇宙是有生死、有边界的。
用宇宙中的物质密度来判断宇宙是否会膨胀是不科学的。一会儿说物质密度刚好处于临界密度;一会儿又说物质密度非常低,宇宙会永远膨胀下去。让人无所适从。其实,物质密度的大小只能说明其所处的区域旋涡力的大小,并不能说明宇宙膨胀与否。


宇宙喷力赋予物体以分散力。这就是物权。无物权就没有物体的自由和变化,就没有粒子。每一个物体、每一个粒子都有自己的自由空间,都有独立、自主的权利。一旦失去了力的约束,它们就会四散而去。
宇宙旋力赋予自然以凝聚力。这就是政权。无政权就没有物质,就没有物体的存在和发展。更谈不上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出现。一个种族要旋聚起来才能繁衍,但关键是要有旋聚的能力。所谓“团结就是力量”只是相对真理,而“有力才能团结”才是绝对真理。团结只是力量的体现。没有英雄的个人魅力和组织能力,哪来团结?
凡物体都具有这种两面性。一面是在喷力的作用下努力向四面八方扩散,另一面是在旋力的作用下被迫聚在一起。
宇宙如此,天意如此,奈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cxjack 发表于 2018-1-31 0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浦东新区 电信
感觉咖啡屋挺适合讨论哲学的。。楼主提到慧能法师的名言,能不能讲讲六祖坛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