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obotfan 于 2019-7-5 17:44 编辑
先放上一张图,这张图是关于普消折射镜光阑孔径确认的公式与结构图,在国内外各大天文论坛均有引用,也是本帖讨论的基础。
图中着重说一下:DL为物镜口径,BFL应该是像距约等于焦距,d应该是成像圈直径也就是目镜的光阑大小,以1.25英寸调焦座为例,d应为25mm左右,因为一般1.25英寸的中长焦目镜入射口径都不会超过25mm。
然后有一个我认为的核心概念,不知是否有专业的名词,我暂称为“有效通光区域”。该区域应以DL为底,BFL为高,d为顶的一个梯形区域。我们光阑的口径设计也应卡着此区域设计,如果光阑口径过小则会牺牲物镜的口径,反之则不能消除杂光,至于光阑的位置则不在本帖讨论。
我想说的是,既然如果光阑口径过小则会牺牲物镜的口径,那我们调焦座的入口处也可以理解成一个光阑,所以调焦座的口径是由物镜口径DL与物镜焦距BFL来决定的。如果调焦座口径过小是不能满足最终d的成像区域的,那也就降低了物镜的口径,这是非常严重的浪费。
上述公式中DB就是各个位置的的光阑孔径大小(直径),也可以理解成调焦座口径大小。为了计算方便我们可以采用论坛中广为流传的EXCEL计算文件,只需填入物镜口径、焦距与成像圈直径(25mm)就可以依照以上公式计算出各个位置的光阑口径,我们也可以此得出调焦座在相应位置的口径。这里可以下载:
光阑计算.rar
(14.04 KB, 下载次数: 163)
好了,比如物镜口径为102mm,焦距900mm,成像圈直径25mm(1.25英寸目镜),调焦座前端口径为45mm(非标准,后端即为1.25英寸),长度为210mm(收紧长度),依上EXCEL可得出:
红框区域即是此口径调焦座(44.7mm)距离此物镜的最短长度:670mm,如果此长度再短则会牺牲物镜的口径。 依据这些数据我简单画了一张图: 上图中红框区域剩余长度(20mm)就是留给天顶之类的长度了,但我们知道一般1.25英寸90度的天顶光程大约为67mm左右,也就是说不能装天顶,只能直接装目镜了。 上述是我最近一段时间查阅各方资料的信息汇总,请各位不吝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