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夫天文网

 找回密码
 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自制DIY] 爱得深沉,我的牛反双筒制作之旅

[复制链接]
比目牛 发表于 2019-7-22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移动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牧夫(请注明天文爱好者,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x
        磕磕绊绊许久,继6寸和8寸的验证版本之后,新的10寸基于牛顿反射模式的全正像双筒望远镜日前全部完稿了!说全部,是因为不只是主镜身,还包括了底座,综合了光机电三个分系统。                  这款不尽相同的新双筒,光学部份经验证可用,成像分辨率良好,对比度观感逊色于设计良好的折射,考虑到新双筒以其近于固定台级别的口径,体量上却能被一个初中生拖着走,一言不合还可以快速加以拆装,而大约相同口径的折射系统,无论普消复消都是断不可能实现此一异能,你大约能够理解和包容这一牛顿时代传承下来的些许先天缺陷了!所谓异能的取得,一方面是得益于单片反射主镜的卓越结构,一方面可以追溯到本设计中每一分项的清晰思路:本双筒有光阑无镜筒,极限减重,骨感设计,不再牛大招风;本双筒重心恒定,随动平衡,可支持的目镜上限重量800多克;本双筒调焦距不妨碍调瞳距,同理,调瞳距也不影响调焦距,调瞳距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左右反射镜的整个附镜笼在同步旋转,这一点显然超越了松本正像,与经典折射大双筒旗鼓相当,好处是副镜不可调不能调也不必调,减少了一个传统误差来源,也为所有目镜的全面兼容作了有力铺垫;光学系统所依托的镜身结构件高效而紧凑,本双筒因为光路经主镜先向前再水平回收折叠的缘故,长度上能做到极尽其短,镜身结构长度约为焦距的四分之三,另一方面镜身结构宽度也在力求其窄,主镜座采用区别于传统3点的4点支撑(形3实4),镜身结构宽度仅为正常工作宽度的五分之三,一方面并无镜筒牵制另一方面极力简化空间占位,最终的镜身结构件能够与所有其余部份做到一箱(外尺寸930毫米×380毫米x265毫米)打包,可以作为单件货物托运,也可以稍加分解,当作两件合格行李航空托运;双侧主镜座水平方向可加以联动,以实现左右视场永不分离,只要愿意整个物距范围内都能合圆+合像,这一点没有任何双筒可比肩;编码器内嵌于云台之中,茫茫星海不再迷途,PUSH TO指哪打哪,红点寻星激光笔,从此退居二线;调焦系统粗调一拉到位,微调一扭配合,海盗般的粗犷,观星固然无所谓,观鸟却是最快不过了;什么时候能完成这么一个“鲁棒”的系统哈哈哈,真是想想就激动!      
        话题转回,为了把这个双筒望远镜以及背后的支持系统全盘做出来,把光学部份做好,机电部份做漂亮,我也是咬牙吃了些苦头,吃当年虚掷年华读书只凭兴趣的苦,吃工作后随波逐流不思进取的苦,吃五线小城见识短浅的苦,当我迈着两条腿,从宁波转场昆明,从武汉南下深圳,一路奔走补偿式吃苦的时候,通过N多次的头脑风暴,当年那个聪明的自己似乎又回归了,理想中的双筒系统也显得更为真切,虽然看起来新系统比当初想象的要复杂,但这份完整经确认是必须的!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背靠家人让我得到最大程度的宽容,结识各路师长、朋友与同好让我收获宝贵的指导、帮助和鼓励,不具备超能力的我,穿过漫漫长路,成功在此发帖,期待来自你的互动!



8寸金属版本

8寸金属版本
 楼主| 比目牛 发表于 2019-7-22 14: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移动
最早的铁木结构,5元钢管+少少的制作费,验证了光学的可行性,以及随动平衡的合理性
IMG_20170502_08070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弼马温1984 发表于 2019-7-22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肇庆市 电信
简洁精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比目牛 发表于 2019-7-22 14: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移动
第二版采用树脂打印,用于验证瞳距调整的有效性
IMG_20180515_07543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比目牛 发表于 2019-7-22 14: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移动
第三版尺寸升级为篇首图中的八寸,光学部份能力很强大,机械部份问题重重,电动升降中轴带来无法克服的振动,明示和暗示着重行设计底座的必要性,而这个重行设计,耗去了我的两个100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OOHOO0302 发表于 2019-7-22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柳州市 电信
感觉有2个问题:
1、两个光轴不平行,图像是否会旋转不重合。
2、反光镜小且光路长,物件的口径是否被阉割(浪费)。

点评

关于成像,后图正像原理可保证,旋转只关乎瞳距;另方面,这个主镜座浮动系统为非对称,不只考虑成像的垂直稳定性,也考虑成像的水平迁移能力  发表于 2019-7-25 12: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比目牛 发表于 2019-7-22 16: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移动
双层结构的调焦座,外层带键槽以直线滑动速度取胜,内层为单螺旋小螺距下可实现精确调焦(如图,1.25寸目镜被一组顶丝顶住,纹丝不动,结构非常有力量),另外无螺纹的光面套筒间,公差可控制在极小幅度,目镜运动直线度容易保持,额外的好处是有效行程很大(行程与收缩后净高之比大于1了),希望补偿目镜之间焦平面不齐,或者扩展最近对焦距离,都能弹药充足,避免了通常调焦座样式下的捉襟见肘
d2f2d22602c08dc1332a5334be2f36a1.jpg
mmexport156350341811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比目牛 发表于 2019-7-22 16: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移动
谢谢猴哥,谢6楼兄弟顶贴,第一个问题本贴图中有所显示,希望能理解。副镜为何要旋转,不旋转不行吗?答案是一定的,因为不旋转副镜的话调焦座就得前进后退,来承担调瞳距的担子,稍轻小的目镜还好,一旦碰到稍微重大些的目镜,难保不会松松垮垮,而旋转虽然会带来困难,反而可以通过机器加工来保证和克服,副镜的旋转中心(光学中心,偏置后,相距几何中心数毫米)根据要求同时位于主镜光轴与转像平台本身旋转中心上,听上去非常困难的感觉,其实呢,但当找对了材料与加工方案,困难也就容易解开了:转像平台与主梁前端间,有两组四个接合面,一组平面定垂轴,一组弧形面定心,CNC加工精度对实现副镜在垂直方向上的稳定定位,非常关键,但在我来说并非系统中的太大困难!另外设计原则中很重要一点,中心点处必须是全口径通光的,这里的通光比例同时也关乎分辨率,当然,如你所判断的,离开中心点较远时,如直径30毫米圆上的边沿区,其通光亮度会下降到大约一半,虽然根据观察,这种亮度的下降,对目视来说并不明显。
mmexport156378204358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KKVVV 发表于 2019-7-23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电信
体量上却能被一个初中生拖着走

刚看到这句时,我很吃惊,初中生就玩起这个,不是一般的牛

点评

拖行双筒的事还早着,按照下面的整机重量数据,我还真担心一名初中生干不动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7-23 12: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7806 发表于 2019-7-23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电信数据中心
两个物镜靠的这么近,自己的脑袋会不会成为遮挡物?

点评

宽度长度高度都够大,大的主镜较易安排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7-23 14: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比目牛 发表于 2019-7-23 12: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KKKVVV 发表于 2019-7-23 08:47
体量上却能被一个初中生拖着走

刚看到这句时,我很吃惊,初中生就玩起这个,不是一般的牛 ...

拖行双筒的事还早着,按照下面的整机重量数据,我还真担心一名初中生干不动它
mmexport155939352470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比目牛 发表于 2019-7-23 12: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其实就我本意,也是要为大中小同学们设计这个双筒的,如果他们还小,那就是作为家庭增加的亲子互动设备,有机会的情况下带去野外露营,没机会也可以在家摸摸,风景也好星空也好,孩子觉得够酷够好玩够烧脑,设备不必担心面壁向隅的话,那我的努力就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比目牛 发表于 2019-7-23 13: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双筒系统的光学部份早早就定稿了,6寸到8寸到10寸主要是比例的调整,三个版本制作下来,随着材料与加工的进步,光学部份得到机械部份支持更为全面,主镜预应力定位+转像镜与支架间平面定位+转像镜旋转定位,都能按照设计运作,铝合金主梁刚性足够好有助于光轴的准直与保持,左右像场内原生的水平垂直高差轻微,经过训练,全新安装的双筒,其光轴同步可在一念间完成,而八寸100x倍率下,光轴同步能更进阶一级,具体就是左右光轴能被操作成各自或共同随目标运动,并实现全视距下的合圆合像。 反倒是光学以外的其他机械部份,因为被寄予厚望和矛盾集中的缘故,很容易成为拦路虎:一是设计决定引入电动升降,就需要对电动升降的启停扭转作出有力管控;二是设计决定集成重力摩擦云台,就需要解决摩擦表面的长效管理、信号线的走位与保护、摩擦阻尼的换档等事项;虽然两方面看来都找到了不错的办法,但在样品完成之前,最好还是不足为据。 这个大双筒装配起来,不用说是特别威武了(头部没挡光…挡光…光…头部尺寸离挡光还远,倒是我们可以就头部的上升气流对最终成像的影响交换看法)!主镜工作全重17千克,其中光学部份(含目镜在内,这个特点很重要)与机械部份正好各占一半,天地良心,客观地讲,机械部份要完成重量支承、调节瞳距、调节焦距、单侧光轴状态独立确认及此后的双侧光轴同步与辐凑、换目镜下的再平衡等重要功能,即便换上SiC主镜什么的,减重空间也不多了! 除了主镜的17千克,重要辅助设备里头,云台与编码器1千克,电动中轴4千克,三节二张角脚架4千克,也就是说,不含电池组和第二组目镜,这个十寸双筒系统重量堪堪站上了26千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比目牛 发表于 2019-7-23 14: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787806 发表于 2019-7-23 09:47
两个物镜靠的这么近,自己的脑袋会不会成为遮挡物?

宽度长度高度都够大,大的主镜较易安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比目牛 发表于 2019-7-24 11: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移动
专业观天客串对地,俯仰生姿的设备理工男的活宝贝……欢迎加Q分享
mmexport1559358816378.jpg
qrcode_156393364170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吸积盘 发表于 2019-7-24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电信
哇,光学思路十分新颖,之前没见过有人做这种结构的望远镜

点评

这个十寸双筒的光学部份,仅就单筒(虽然筒是没有了,还是按传统称谓吧)来讲,光轴准直也是非常好的--安装后初步调整幅度(目测决断)为数毫米级别;在此基础(单筒分别准直)上,双筒为达成同步,所需调整幅度可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7-25 1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KKKVVV 发表于 2019-7-25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电信
这样会不会被自己的脑袋遮住一部分光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比目牛 发表于 2019-7-25 1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吸积盘 发表于 2019-7-24 17:36
哇,光学思路十分新颖,之前没见过有人做这种结构的望远镜

这个十寸双筒的光学部份,仅就单筒(虽然筒是没有了,还是按传统称谓吧)来讲,光轴准直也是非常好的--安装后初步调整幅度(目测决断)为数毫米级别;在此基础(单筒分别准直)上,双筒为达成同步,所需调整幅度可以少于1-2毫米,单筒有高精度牛反成像打底子,双筒协同工作又带来可观的加成,整个双筒的能力不言而喻!         转像原理下图中有提示,简洁明快可靠,怎么旋转都成同一实像(不改变上下方向,不改变中心点,成像不变动),不仅能实现最为人性化的面向目标直视观察的模式,也找准了瞳距调节的突破口,避免了传统DlY大双系统中调焦调曈连锁互扰的情况,在扼制系统松散趋势的用时,顺带优化了结构件的展宽展长与展高,实现了高密集度一体式打包与转场的可能性。下图分别为转像原理图,第三版八寸双筒实物图,以及模拟打包的第一版(太LOW害羞)。高密集度打包,一般的DⅠY爱好者往往重视不够。谢谢你的回复
to3464384836.png
SDIM0295.JPG
SDIM0126.JPG
mmexport1562927416058.jpg
IMG_20170420_23173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吸积盘 发表于 2019-7-25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移动
我还比较好奇这个双筒是怎么调节瞳距的,从图上看似乎是旋转固定目镜与副镜的那个杆来调节,但是这样一来,副镜不就移动了吗?或者主镜也可以跟着移动??
希望拍一张瞳距调节装置清晰的照片,最好加个调节的视频

点评

旋转转像组调整瞳距时,当然也包括这个连杆。而事实是转像组与副镜,连杆第三镜,调焦座的相对位置都有严格限定,不可调整。其中副镜光学中心(已考虑OFFSET)了人其表面朝向是需要严格确认的重中之重;第三镜及其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7-25 16: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比目牛 发表于 2019-7-25 16: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湖北省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本帖最后由 比目牛 于 2019-7-25 16:56 编辑
吸积盘 发表于 2019-7-25 14:32
我还比较好奇这个双筒是怎么调节瞳距的,从图上看似乎是旋转固定目镜与副镜的那个杆来调节,但是这样一来, ...

旋转转像组调整瞳距时,当然也包括这个连杆。而事实是转像组内副镜、连杆、第三镜、调焦座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都已作严格限定,不可调整。其中副镜光学中心(已考虑OFFSET)与其表面朝向,第三镜及其壳体位置,是重中之重!根据观察模式可相应选择第三镜,但与副镜一样,毫无调整余地,全靠精度说话了。转像组通过一弧形面悬挂在主梁的前面板上方另一弧形面(靠两弧面定中心+悬挂),并被一枚穿过前面板的手拧螺丝锁紧在前面板前方(靠两平面定垂直+锁定)。整个转像组不作调整。目镜及其固定组件并不归属于转像组,双筒的光轴调整,由且仅由主镜决定。
希望附图能让你明白转像组的安装与调整原理
SDIM029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