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3 國際太空站
20081113 國際太空站 拍过的就知道这个ISS太强了。 还是接摄像头拍的吗?摄像头的快门好像不够快啊,1/25秒的速度怎么没明显拖线? 想拍,但看不懂预报网!最好开个专蓝,转发预报,这样好多人都能拍 世界各地的預報都不相同, 所以最好上 calsky.com 自己查查.快門是 1/1000s 看不明白,麻烦解释下::42:: 1/1000s!
我这口径的镜子估计望尘莫及,还得继续用单反拍了。
请问你捕捉ISS是盯着寻星镜找的还是?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怎么把ISS导入视野的,我用150马卡+2x巴罗(合成焦距相当于3.6米),通过指星笔固定在镜桶上的寻星方式,但几次都没能把ISS导入视野。
[ 本帖最后由 goodman 于 2008-11-13 11:48 编辑 ] 另外,我觉得拍ISS最好能有个地平式支架,赤道仪要快速对准移动物体真不方便,尤其是在焦距很长、视场很小的情况下,另外,用单反的话要是有新出的D700,弄个ISO25600+1/2000s快门,那真是又亮又不晃了。 6楼的附图说明这次ISS过境:
4点51分出现于方位角167度、地平高度6度的地方,亮度-0.7等,一分钟后消失于方位角158度的地平线,消失前亮度0.2等。
这次过境你几乎看不到,看到也毫无意义。找最大亮度-4等以上的。 原帖由 goodman 于 2008-11-13 11:29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1/1000s!
我这口径的镜子估计望尘莫及,还得继续用单反拍了。
请问你捕捉ISS是盯着寻星镜找的还是?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怎么把ISS导入视野的,我用150马卡+2x巴罗(合成焦距相当于3.6米),通过指星笔固定在镜桶上的寻星方式,但几次都 ...
越長焦, 影像越暗, 曝光時間越長, 所以不能太貪心地加大合成焦距, 否則影像會模糊.
加長焦距也會造成視場減少, 失敗率提高. 越来越清晰了,不过这几天深圳的空气的确不错,相信你那边的也不差,这东西的跟踪是个大学问,
不知道用视频拍摄叠加会不会有更多的细节? 好强!.....::070821_15.jpg:: 原帖由 Wah! 于 2008-11-13 12:07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越長焦, 影像越暗, 曝光時間越長, 所以不能太貪心地加大合成焦距, 否則影像會模糊.
加長焦距也會造成視場減少, 失敗率提高.
是啊,我就是太贪心了。
单用150马卡的1.8米焦距我已经拍过几次还凑合的ISS了,所以才想把ISS拍大些,但屡试屡败,不知道你是怎么让ISS进视场的? 原帖由 goodman 于 2008-11-13 12:41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是啊,我就是太贪心了。
单用150马卡的1.8米焦距我已经拍过几次还凑合的ISS了,所以才想把ISS拍大些,但屡试屡败,不知道你是怎么让ISS进视场的? ...
尋星鏡的倍率比目視高, 所以準確性也較高, 可以提高成功率 ::070821_19.jpg:: 原帖由 crddcrdd 于 2008-11-13 11:26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看不明白,麻烦解释下::42::
出现的时间:4h51m08s亮度:-0.7等方位:167.3度 东南偏南 高度:6.4度
消失的时间:4h52m40s亮度:0.2等 方位:158.2度 东南偏南
按第二列的 "Star 图" 可以看到過境時的星空和衛星的位置, 非常方便. 這是自拍動畫 ::42:: ::42:: ::42::
http://www.hkastroforum.net/files/fisheyeiss_animation_138.gif
[ 本帖最后由 Wah! 于 2008-11-13 22:09 编辑 ] 空间站真的是楼主拍的吗?太爽了~~~~~~~~~~~ Meade 8" SCT, ToUCam SC3, AR mount
曝光 1/1000s
下個星期, 穿梭機會與ISS會合, 到時候要是能拍到就更精彩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