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非追踪摄影的最大曝光时间
同题。《剑桥天文爱好者指南》中给出的公式是,最大曝光时间=1000/f(cosd)其中f=焦距mm,cosd=天体的赤纬度
拍摄星座天体的赤纬度取何值。
另,我数学不好yct54.gifcos值记不住啊::070821_14.jpg::难道要查表,带计算器(还必须科学型)?请教各位前辈给个经验公式有吗?谢谢先yct42.gifyct42.gif 1分钟就有拖线了,以上的话就非常明显了 2楼很快额!呵呵。
我感觉根本坚持不了1分钟,我尝试在27MM下拍摄基本20s就出现拖线(很小),27s明显拖线啊,为啥? 我用手端,人肉 几秒都拖尾::42:: ::42:: 补充一句,我在北京,当然也和天体位置有关。
60s的拖线情况 原帖由 zhangqicd 于 2008-11-17 21:32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拍摄星座天体的赤纬度取何值。
就是看星图上的坐标架,你拍什么就看什么的赤纬啊。
比如猎户座基本上在天赤道上,赤纬可以认为是0,那么cos就是1,就只能曝光很短的时间。
但是小熊座在北天极附近,赤纬接近90度,那么cos很小,曝光时间就可以稍长一些。
另外那个公式是针对全幅胶片机、放大到普通大小的经验公式。
如果你使用非全幅数码相机,就要除个系数(比如1.6),曝光时间就更短了。
如果你要把照片放大看,那么,就继续缩小曝光时间吧,否则拖线就看出来了。
说了这么多都是废话,总之,最正确的方法是:试一下看看多长时间拉线。 先感谢7楼的”熊猫“兄!
的确接近天北极的单位时间的运动轨迹小,呵呵!
在问下——”非全幅数码相机,就要除个系数(比如1.6)“ 先换算成等效135焦距可以吧,如18×1.5=27MM,我原来是这样算的。
[ 本帖最后由 zhangqicd 于 2008-11-17 22:18 编辑 ]
回复 8# zhangqicd 的帖子
ok,是一样的。 感谢6楼的兄弟给出”验证片“根据公式,要是拍北斗,焦距27mm曝光最长也就约60s了。 我感觉高度角比较低的星野30S就不太行了~ 非全幅数码相机不用除以1.6吧,只是视场等效焦距X1.6的镜头 原帖由 yjc0 于 2008-11-18 10:00 发表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非全幅数码相机不用除以1.6吧,只是视场等效焦距X1.6的镜头
是啊,我就是这么算的。应该一样的!
另一个问题——据说等效焦距并不等同于全画幅的视场,不过这个好像和曝光时间关系不大吧::070821_02.jpg::具体我搞不清楚。 本帖最后由 井蛙 于 2009-1-13 13:06 编辑
学习中,昨晚刚用450D+普通三角架拍猎户,不理想::070821_17.jpg::
55mm=88mm(135),最大曝光时间=1000/f(cosd)约等于11s,我的8s就拖线::070821_07.jpg::
试了8~2s,只有2s的还能将就,郁闷。
都是用的10s延迟5张连拍,iso1600 F5.6(最大了:dizzy: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