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本天文科普名著
前几年,湖南教育出版社推出了《中国科普佳作精选》丛书,都是曾经很有影响的经典科普名著,作者也都是科普大家,文笔都非常好。其中天文内容的有以下一些,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购买(这些书现在在网上还可以买到,比如卓越),尤其适合怀旧。1.《天象的启示》,作者李启斌,曾任北京天文台台长
书的目录
第一部 天体是怎样演化的
为什么要研究在在体的演化
太阳系的发现
太阳系的演化
恒星世界
恒星的历史
更广阔的空间
向深度进军
第二部 天象的启示
七十六年一见的哈雷彗星
苏梅克-利9号彗星撞击木星事件的预测
小天体撞击地球的一次预警——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监测的背景
撞击之前话木星
彗撞木事态日历
今天彗星撞木星
来自我国天文台的最新报告
彗星撞击木星的观测研究
从镜子里看彗星撞击木星
天文奇观——三集天象连续剧一年上演
“世纪之星”——海尔-波普彗星
漠河归来
中国的新年钟声并未晚一秒
2028年遭遇小行星有惊无险
“大十字”不过是“戏说”
附录
[ 本帖最后由 冥古宙 于 2008-11-20 17:29 编辑 ] 2.《天体的演化》,作者戴文赛,不用说了,大师级人物,中国天文事业的拓荒者之一。 3.《梦天集》,作者卞毓麟,天体物理学家,著名科普作家,我小时候没少读他的文章。
目录
第一编 星星离我们多远
序曲
大地的尺寸
明月何处有
太阳离我们多远
间奏:关于两大宇宙体系
测定进行距离的艰难历程
通向遥远恒星的第一级阶梯
再来一段插曲——银河系和“岛宇宙”
通向遥远恒星的第二级阶梯
欲穷亿年目 更上几层楼
尾声
第二编 大众天文
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大行星命脉名趣谈
毅力·小行星·火卫的发现
寻找火星上的生命
想起了勒威耶和亚当斯——纪年海王星发现150周年
朦胧的世界——冥王星
彗星真谛
太阳系的边界在哪里?
祸兮?闰八月
日食的悲剧与喜剧
中微子与天文学
黑洞的“解剖学”
消色差透镜的教益
宇航员太空访“哈勃”
……
第三编 科学交融
哥伦布和新大陆
哥白尼
伽利略
米开朗琪罗的《夜》、牛顿和伏尔泰
济慈的新行星和太平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科学注——甲戌中秋偶成
端午漫思莎士比亚外篇
数字杂说
忆阿西莫夫
附录
后记 4.《第十大行星之谜》,作者卞德培,著名科普作家,北京天文馆的元老。
虽然冥王星已经被开除出大行星行列,但是这本书作为经典科普著作还是依然闪烁着光辉。
总序
写在前面的话
一、故事从这里开始
二、有趣的数列
三、笔尖上“发现”的行星
四、太阳系的哨兵
五、未知行星“迷宫”
六、哈雷彗星的暗示
七、冥外行星知多少
八、一个插曲——“木王星”
九、寄希望于探测器
十、存在冥外行星吗
十一、第十大行星的“画像 ” 多谢楼主的介绍,这几位作者都是名家,书也是好书。 目前正在看《天文咖啡馆》和《重返天文咖啡馆》,借楼主的贴也来推荐一下。
作者奥登瓦尔德是哈佛毕业的天文学博士,美国国家宇航局专业天文学家,知名天文科普作家。
(http://www.astronomycafe.net/vita.html)
重返天文咖啡馆 目录
前言
1.备受瞩目的重大问题
2.地球和月亮——我们的宇宙家园
3.太阳——我们白天的恒星
4.太阳系——篷罩中的生存
5.恒星——明亮的天体城邦
6.宇宙——现在、过去或将来之一切
7.宇宙——一种极端引力的物质
8.不可见物质——黑暗和宇宙的归宿
9.令人无法想像的事——从末有人想到要提的问题
10.螺帽和螺栓——空间旅行和基本物理学
小辞典
附表
李元写的《重返天文咖啡馆》的推荐文章:
咖啡馆中谈天文
文:李 元
出处:中国图书商报 2006年8月
谈天在生活中是最有趣最普遍的活动。如果在咖啡馆中一边品尝浓香的咖啡,一边又和三五好友谈天说地,那又是多么地富有情趣和诗意?当我刚刚看到这本《重返天文咖啡馆》时,我立刻就被它吸引,这原本也是我早就想过的一个选题,而这本书已经呈现在你的面前,正可谓先奈我心了。
天文学有它大众化、趣味化的一面,同时他也有艰深的专业的一面,我们一般读者当然愿意用喝咖啡来谈天文了。
这虽然也是问答式的科普读物,但和我们已经见过的同类读物还有相当的差别。这本书是通过问答的形式和你谈天,比较活泼生动,而且有一定的深度,并不是那种单纯问答式的、比较生硬的方式。更重要的一点是本书作者不但是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而且是和广大群众有来往有互动的,正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说他在5年中进行天文问答活动,“恰如一次激动人心的过山车式的天文学旅游”。
这是一本诞生在21世纪的书,它既覆盖了最新的天文学的成就(也包括一部分空间科技的成就和进展),也充分地反映了时代的特色,因为我们是处在互联网的时代。人们热衷在网上聊天的时候,真正聊天文的也不乏其人(虽然比重很小),而本书作者所主持的“询问天文学家”(Ask the Astronomer)正是专门聊天文知识的著名网站之一。作者说:“《天文咖啡馆》探索了大量简短的问题,天文学家对这类问题会设计一项研究计划,以寻求其明确的答案。大多数公众所能理解的正是这一层的科学研究,这也正是我的‘询问天文学家’网站在这几年中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原因。”作者还说:“最重要的一点,我要感谢所有访问过我网站资源的同仁,访问者多达几十万人,正是他们找到并发现了在若干年内都会非常有意义的问题和答案。对我来说,天文咖啡馆网站(www.astronomycafe'.net)一直是一种极好的机会,使我能会晤一些宇宙爱好者同伴。我唯一的希望是能为我的这些访问者提供真正的咖啡!”
从1997年“天文咖啡馆”网站开张之日起,上百万的访问者通过这一渠道,为他们急切想知道的天文学问题,寻找简要的回答。在以后的6年中,几千个经常被提及和解答的问题成为最受公众欢迎的宠儿。作者把这些问题汇总在一起,做了必要的修改,以书的形式奉献给更广大的读者。读者们会发现书中的问题因简单明了让人钟爱不已,又以它们的广泛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问答诙谐幽默,而另一些则艰深专业。有一些是老生常谈,有一些则新颖独特,阅读本书让人感觉犹如漫步于现代博物馆中,这些天文问答是我们刚刚进入21世纪时所思考问题的完美再现。作者的电子计数器显示,从“天文咖啡馆”开张起,每一问题的提问人数都超过3万人!书中共有365个问答(每日一问),提问人数就有千万人次左右!这就是本书最可珍贵的群众互动基础!这可以说本书作者可能是当今世上被提问最多的天文学家。经过互动和精选提炼,本书可谓是天文问答读物的精品书。作者是知名的熟练的天文科普作家,经常为著名的天文科普月刊《天空和望远镜》(Sky and Telescope)、《天文学》Astrronomy撰稿,因而具有丰富的科普经验与深厚的天文学功底,为本书的通俗性打下了坚实基础。书中有许多问题很有趣或很少见,例如“一天只有23小时56分钟,额外的4分钟哪里去了?”;“大爆炸前是什么?”;“能对小行星撞地球做出一些预告吗?”;“引力传播的速度有多快?”;“到半人马座α星那里去看,我们的太阳在星空中什么方向?”……书后附有12个附表,都是值得参考的有用资料,也使本书成了一本小手册。其中表8宇宙时间序列很有趣,时间从大爆炸之后算起一直到未来1.5万亿年……其中有许多年代的预见是用英文排列的。据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副总编潘涛博士告诉我说,之所以没有把这些部分译成中文,主要是因为它们多为科幻预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这也是本书的特色之一。本书的译者都是我国天文界的行家里手,又使本书的中译本得到可靠、可读的保证。
[ 本帖最后由 deepgreen 于 2008-11-20 18:46 编辑 ] 这几本都是好书,以前也读过几位先生其它的作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