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巡天 发表于 2008-12-25 00:13

关于镜头的镀膜

本帖最后由 北京巡天 于 2008-12-25 10:36 编辑

    不镀膜的镜头,其镜片的透光率比较低,镜片表面的反光比较严重,称为“白头”,对光谱中的各种光线都有较强的反射,因此反光的综合颜色发白; 单层镀膜的镜头,其镜片表面的反光较弱,它能大大增加光谱中部的黄绿光透过率,只有光谱两端的红光和蓝光才被反射,因此反光一般呈淡蓝紫色,拍出的照片也偏黄; 多层镀膜的镜头,其镜头的透光率极高,镜片表面的直接反光很弱,盖上镜头后盖,正对着镜片玻璃逆光观看,只见镜头内“很黑”,只有从镜片的侧面观察才可以看到彩色的反光,这种反光多为深红(大幅增透蓝光)、深蓝(大幅增透红光)、深黄(大幅增透蓝绿光)和深绿色。其中深绿色的镀膜可以同时增加光谱两端的蓝光和红光的透过率,只有光谱中部的部分黄绿色光才被反射回来,因为这种增透膜的透过率曲线有红、蓝两个增透峰值,就像两个驼峰一样,故又称为“双峰膜”。多层镀膜的镜头,其各个镜片不可能都镀上同一种增透膜,否则这个镜头就会发生偏色。因此,每一个镜头的不同镜片,要根据镜片所用的材质及其对不同色光的吸收程度,分别镀上不同特性的增透膜,相互搭配起来,既能使镜头总的透光率增加,又能使镜头对色光的透过率达到平衡,做到既不偏蓝也不偏红。因此,不同材质的镜片就要镀上不同特性的增透膜,所以其镜片反光的颜色也不可能相同。
    不镀膜镜片界面的平均反光率能达到4%,所以某些多镜片的“白头”总体透光率不足90%;如果采用氟化镁单层镀膜的镜片,界面的平均反光率大约在1%左右(与镀膜厚度也有关系)。假如镜头共有3枚镜片,空气与镜片界面就有6个。再假如界面反射率为0.8%,那么镜头的总透光率为95%;多层镀膜镜片界面的平均反光率不足0.2%。同样是3枚镜片的镜头,总的透光率就能达到98.8%以上。现在最高级的多层镀膜镜片界面的平均反光率能达到0.1%,那么3枚镜片的镜头的总透光率就能达到99.2%。如果镜头有15个独立的镜片(没有胶合镜片),再假如每个镜片的界面平均反光率为0.2%,那么镜头总体的透光率能达到94%。所以在现在多层镀膜工艺下,我们根本就无法用肉眼感觉到因镜片的增加而导致的镜头总的透光率的减少。

astronomyfan 发表于 2008-12-25 00:18

学习了{:3_212:}

wangyang39 发表于 2008-12-30 21:12

我也学习学习

北京巡天 发表于 2009-1-4 01:51

:shutup:镜头上千万别用国产UV................

北京巡天 发表于 2009-1-8 17:27

使用海鸥不镀膜的UV镜与不使用Uv镜的拍摄比较.......

Lian 发表于 2009-1-9 13:11

外行,看不出来有什么差别,楼上给指点一下。::070821_11.jpg::

北京巡天 发表于 2009-1-9 17:46

上张衣服暗面的亮斑............

十方子 发表于 2009-1-9 23:53

学习!!!精辟::42::

dormitory 发表于 2009-5-17 20:42

尽管才看到 但还是得顶一下 学习了

shunter 发表于 2009-5-17 20:45

不是千万别用国产UV镜.我觉得是千万别用UV镜.

learnoo1236 发表于 2009-5-18 12:31

yangjj76 发表于 2009-5-18 12:38

skyczheng 发表于 2009-5-18 12:54

读过了,谢谢楼主的文章。VU镜确实起到副作用,我是深有体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镜头的镀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