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准备观测今晚九点的象限仪座流星雨啊?
本帖最后由 村夫 于 2009-1-3 19:42 编辑http://www.astronomy.com.cn/ucenterhome/attachment/200901/3/55682_1230982744Ybev.jpg
以下为转载:
伴随着新一年的开始,象限仪座流星雨又作为每年天象的开篇之作,前来报到了。笔者对象限仪流星雨可谓又爱又恨。之所以爱,是因为该流星雨流量很大,常年ZHR都可达到100以上,并且北方冬季的天气经常有利于观测,大气透明度很高。而很主要也是因为天气,严冬的夜晚实在太过寒冷,象限仪流星雨的辐射点又要在午夜以后才能升到比较理想的高度,如果想进行目视观测,就要禁得起严寒的考验。2007年的象限仪流星雨,笔者是在北京郊区的一所农家院观测的,当时被冻得很惨。大家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出了带足保暖衣物外,最好还能确认观测地的休息房间备有暖气。
2009年的象限仪流星雨,观测条件还是不错的。从1月1日至5日,都是它的活跃期,其中极大值出现在北京时间3日晚21时左右。其中在北美洲和俄罗斯极东部的观测条件最好。对于我国北方地区来说,象限仪流星雨的辐射点基本位于拱极区内,但由于地平高度的原因,前半夜的观测意义也不大。虽然预报的极大我国很难看到,但后半夜的观测条件还是很不错的。当日是我国农历腊月初八,月相为上弦,午夜月亮才会落下。而在上半夜辐射点较低时,也可能有速度较慢、轨迹很长的掠地流星出现。
分辨象限仪的群内流星并不难,它的颜色多有些发红。而它的另一特点就是极大时间很短,因此虽然流量不小但检测到它却并不容易。本次国际流行组织的预报是基于1992年以来的观测数据得出。因为极大很容易被漏过,每年观测到的ZHR值都相差不小,在60到200之间变化。此外预报的极大时间上也往往有所偏差。例如2008年的极大就比理论分析得出的时间晚了3到4个小时,且通过无线电观测发现,在6个小时之前还有一个极大。有专家认为,2009年的极大有可能比预报的时间拖后9至12个小时到来,要真是这样的话,从亚洲到东欧,都有观测到它的机会了。
类似象限仪这种严冬时期的流星雨,在观测方法上最好以照相和摄像为主。如果你手中缺乏设备,只能做目视观测报表的话,可以采取几人轮换的方式,每小时换一次,就可以将0点至6点完全覆盖,又能保证休息。如果你只是想去欣赏壮观的流星雨,那笔者认为该流星雨或许不大合适。 我看了星图....我这里貌似看不到...被山和楼挡住了..... Time (UT) Solarlon nINT nQUA ZHR
2008-12-26 11:37 274.954 6 0 0 ±0
2008-12-27 22:19 276.428 22 6 2 ±1
2008-12-28 17:07 277.227 16 4 1 ±0
2008-12-29 19:33 278.350 8 1 1 ±1
2008-12-30 19:43 279.376 15 7 3 ±1
2008-12-31 15:05 280.199 7 8 5 ±2
2009-01-01 17:55 281.339 3 5 10 ±4
2009-01-02 21:33 282.512 9 38 31 ±5
2009-01-03 01:45 282.690 7 44 45 ±7
2009-01-03 02:32 282.724 7 45 43 ±6
2009-01-03 03:35 282.769 6 76 63 ±7
2009-01-03 04:41 282.815 15 202 95 ±7
2009-01-03 05:25 282.847 5 60 101 ±13
极大提早到来了,安心睡觉把 ::070821_02.jpg::不太好观测吧 是不是很靠北啊?江南看得到不? http://www.imo.net/live/quadrantids2009/out/qua2009peak.png?time=1231071302
现在无语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