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侠客
发表于 2009-2-20 10:16
2009年2月20日清晨
单位楼顶。
昨日沈阳再飘大雪,短短的一周之内一次暴雪一次大雪,气温降得比三九天还要寒冷。大雪直到昨天晚间才停,一直等着天晴好观测鹿林彗星,夜里0点天没晴,凌晨2点天仍没转晴,到了今晨4点,天终于放晴了。这一宿几乎没怎么睡,今晨第一次踩着积雪观测,昨晚好不容易清理出来的一小块观测场地经过一夜的风雪又给抹平了。清晨气温下降得很快,GotoStar很快就因为低温罢工了,来回折腾,唉!
由于开始拍摄观测时已接近5点,鹿林彗星已经跑到了西南方天空,西南方的强光害和雪地反光使得这一次的观测效果很差,曝光30秒的照片有些发白,最后选定了25秒曝光,处理后的图像经过仔细分辨好像彗星的左上方有所拉长,不知道是不是彗尾所在位置,另外从叠加后的拉线来看,彗星移动速度越来越快,正在加速接近地球,最好的观测时间即将到来!沈阳的星友初定28日到野外观测鹿林彗星,希望那时能抓住鹿林彗星的尾巴!
拍摄器材C80ED+0.63x+Canon400D+LXD75,3888x2592像素,连拍后叠加处理。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2-20 15:18
LZ辛苦了!建议今后再观测时最好估计下星等。。。
皮侠客
发表于 2009-2-21 12:40
LZ辛苦了!建议今后再观测时最好估计下星等。。。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2-20 15:18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照相观测受大气的影响大,估计星等比较困难,我一直没找到有效的方法,之前做过一些星等的估计,但是受其他观测报告的影响很大。
现在鹿林彗星绝对是亮于6等的,我在单位目视已经观测到了,去年初的8P塔图尔彗星也是5等多的亮度,但是目视没有看到。
Capella星痕
发表于 2009-2-21 17:10
灵闪
发表于 2009-2-21 21:17
可惜我上学阿~~~~
多好的机会..
xdl3040
发表于 2009-2-22 15:25
看来不会很亮了,期待期待~~
健行
发表于 2009-2-25 12:40
皮侠客
发表于 2009-2-26 09:41
我昨晚也看到了彗星,感觉彗星没那么亮吧。周围光污染比较严重,双筒里最暗也只能看见六等星,我费了老大劲才发现彗星,很暗淡感觉还没六等星亮~ ...
健行 发表于 2009-2-25 12:40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视面积大,表面亮度低,造成总体亮度虽然可观但是观测比较难。
kson
发表于 2009-2-26 13:23
yct52.gif::003::yct58.gifyct38.gif
流星绚尾
发表于 2009-2-26 13:37
既有数据,又有这么好的照片!::070821_09.jpg::
皮侠客
发表于 2009-2-27 08:23
2009年2月26日
单位楼顶。
前两天沈阳再降中到大雪,2月份的3场雪已经创造了百年来的2月降水记录,这给我观测鹿林彗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今天晚上沈阳的天气不是特别好,能见度稍差,使得雪地反光比较大。不过鹿林彗星正值风光之时,我也第一次拍到了它的尾巴,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是明天沈阳星友将到郊区去集体抓它完整的尾巴!
拍摄器材C80ED+0.63x+Canon40D+LXD75,3888x2592像素,连拍后叠加处理。
ISO3200下,30秒曝光背景虽然发白,但是经过叠加处理彗尾居然显露出来,看来鹿林彗星的整体亮度高于5等。
15秒的曝光,叠加后简单处理,彗核很清楚
jls
发表于 2009-2-27 23:59
没这个条件,只能羡慕了。
拍得真好!
皮侠客
发表于 2009-2-28 03:03
2009年2月27日
棋盘山风景区。
今天终于和沈阳众星友杀到了梦寐以求的棋盘山观测点!老天也格外给面子,碧空万里如洗!
虽然这里还不是沈阳最黑暗的地方,但是鹿林彗星已经展现出了与城里完全不一样的魅力风姿
!尽管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是在小双筒里面,在寻星镜里、在相机的取景器里都很容易看
到她,一位星友还说在双筒里面就看到了她的尾巴!
今天的观测对象只有一个鹿林彗星,我原计划观测的其他几个彗星都放弃了,拍摄时用了好几
种相机和镜头,第一次感受到了佳能5DII无敌兔在ISO12800下的巨大威力!使用的镜头有佳能
小白70-200/F2.8,24-105/F4和我的C80EDx0.63,不同的镜头下展现了鹿林彗星的百变身
姿......总的来说还是80ED组合最强,70-200/F2.8拍摄的鹿林彗星颜色有点怪,但是那张照
片上正好有一颗人造卫星紧贴着彗星经过,放大图片就可以看到了。今天晚上鹿林彗星到了我
所说的第三个时间窗口,距离轩辕十四非常近,前两张彗星照片的左上方亮星就是轩辕十四了
。鹿林彗星的彗尾大概有2度长。
回家以后叠加时,尝试了DeepSkyStacker叠加软件,但是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无法正确识
别佳能5DII的RAW文件,只能显示左边一条。其次是使用彗星和恒星都呈点状的功能没弄出来
,请教高人啊!
PS:今天有一个重要的收获,出门时我居然忘记了带重锤,把我难坏了,重锤虽然不起眼,但
却格外重要,怎么办呢,翻遍了车里的所有东西找到了架车用的千斤顶,把它夹到了赤道仪的
重锤杆上,居然刚刚好!看看下图,所有的照片都它的功劳,哈哈!意外的收获!!
夜的眼睛
发表于 2009-2-28 15:55
好图……虽然冷也值得了
皮侠客
发表于 2009-3-4 00:59
2009年3月3日
单位楼顶。
今晚的能见度不是很好,还有月光影响,鹿林彗星的观测效果与27日在棋盘山相比有如天上地下。鹿林彗星正在远离我们奔向太阳系的深处,今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更好的彗星观测目标,有些怀念啊!
从今天处理后的图象看,还是能依稀感觉到鹿林彗星尾巴,对我来说恐怕是最后一次了。
今晚有一个意外收获,本来27日在棋盘山就想尝试观测的怀尔德彗星(116P Wild)由于当时所有精力都在鹿林彗星上而没能观测,今晚天气虽然不是很好,但是居然观测到了。怀尔德彗星今天离鹿林彗星很近,只有6度左右,当然不能再放过,只是很小、很暗。相隔半个小时拍摄了两组,看出了它的位移。这颗彗星很稀松平常,目前几乎就是它的最大亮度了,国外的报道是11.7等,我看差不多。这是我观测到的第21颗彗星。
拍摄器材C80ED+0.63x+Canon40D+LXD75,3888x2592像素,连拍后叠加处理。
woxihalo3
发表于 2009-3-6 23:13
皮侠客
发表于 2009-3-11 23:12
2009年3月11日
单位楼顶。
要变天了,趁着天气还算可以,满月刚刚升起,今晚19时许就开始了观测,由于此时对面工厂灯光影响较大,只能用15秒曝光,短短半个月,鹿林彗星已经今非昔比,亮度下降到接近7等。我还没掌握用DSS叠加彗星的方法,依然用RegiStax叠加,经过处理后似乎还能感觉到彗尾的存在。两幅图像一张是基于彗星叠加,一张是恒星叠加。
拍摄器材C80EDx0.63x+Canon400D+LXD75,3888x2592像素,连拍后叠加处理。
kate1101
发表于 2009-3-14 12:26
感觉好专业哦
皮侠客
发表于 2009-3-15 21:57
2009年3月15日
单位楼顶。
虽然沈阳距离真正的春天到来还有一个月,不过现在已经进入了早春,北方春天的气候特征逐渐显露,今天就是这样,空气中灰尘增多,这是沙尘天气即将到来的征兆。晚上的天气能见度较差,鹿林彗星的观测需在天黑后立即开始,但是今天的观测晚了一些,受到了较大的光害影响,15秒曝光居然比11日观测时的背景更红。
鹿林彗星亮度减弱得太快了,今天单张照片几乎看不到,叠加处理后也很黯淡,我不太相信国外关于鹿林彗星目前还有6等多的报告,从处理后的图像看,鹿林彗星差不多已经降到8等左右了,当然这也和观测条件有关系。今天的鹿林彗星正经过爱斯基摩星云,照片中左上角的小亮斑就是爱斯基摩星云,右下是鹿林彗星,爱斯基摩星云的亮度是9等,可想而知现在观测鹿林彗星的难度。
要变天了,趁着天气还算可以,满月刚刚升起,今晚19时许就开始了观测,由于此时对面工厂灯光影响较大,只能用15秒曝光,短短半个月,鹿林彗星已经今非昔比,亮度下降到接近7等。我还没掌握用DSS叠加彗星的方法,依然用RegiStax叠加,经过处理后似乎还能感觉到彗尾的存在。两幅图像一张是基于彗星叠加,一张是恒星叠加。
拍摄器材C80EDx0.63x+Canon400D+LXD75,3888x2592像素,连拍后叠加处理。
皮侠客
发表于 2009-3-20 00:32
2009年3月19日
单位楼顶。
今天是沈阳进入早春以来天气最好的一天,天空很通透,只是风稍稍大。为了充分利用好天气,又借来了40D相机,并且搬出了多日不用的C6,接上0.63减焦镜,来轰炸鹿林彗星。
果然,今晚的观测效果比15日那天强了不知多少倍,仔细观察还能感觉到鹿林彗星向上的彗尾形态。
另外今晚又观测了怀尔德彗星(116P Wild),11.6等的彗星比上次观测时清楚多了,不过这主要是来自天气和器材的变化,呵呵。
拍摄器材C6x0.63x+Canon40D+LXD75,3888x2592像素,连拍后叠加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