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称星系由大量低温气流碰撞融合而成
2009年02月05日 13:02科技日报本报讯(记者 张梦然) 关于宇宙星系数十亿年来的形成演变理论,近日出现了一个全新说法。据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宇宙学家研究得出,星系事实上是由大量的低温气流相互碰撞融合而成的,这一观点与此前学界的主流观点大相径庭。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
以往公认的理论模式认为,星系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需借助更为古老的恒星团相互碰撞、混合、吞噬。冷暗物质能吸引足够的尘埃和气体,使自身结构依层级增长,而在连续和逐级增长的过程中,少量的物质先塌缩和合并在一起,再通过吞并附近的星系不断演变,融合成越来越巨大的结构,形成宇宙中的大型星系。根据该理论,这种融合演化的过程在初始时非常缓慢,但在体积增大之后,其速度会剧增。
然而一些最新取得的科学证据并不符合这一传统观点。在一些百亿年前的古老天体中,大型星系的新恒星产生数量与速度非常惊人,这种产生却与碰撞、混合、吞噬模式并无直接联系。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雷卡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利用一种以往没有使用过的系统对该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检验,包括以法国超级计算机为平台的计算机模型和新近返回的天文观测数据。最终计算机模型显示出了星系演化的新理论:宇宙中较大型的天体物质形成了一张“宇宙蛛网”,将恒星等天体定位其中。低温气体沿着“蛛网”的纹路采用分流成股的方式渗进星系范围内。低温气体可穿透星系的暗物质洞,高温气体随即填充而入到达星系中央,辅之以重力的作用,气体就被撕裂成几大块进而转换成星体。研究人员表示,这一过程的效率相当高。 原来是这样
::070821_04.jpg:: ~~~一百多亿年前,低温气体是怎么变成低温的呢?::001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