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特云有多远?从鹿林展开的思考。
几个媒体上说,鹿林再次回归是2580万年后,也就是说单程是1300万年左右,按照通常的说法,一个天体用1300万年走完1光年,那它的速度应该是94600亿公里/1300万年/365天/24小时/60分/60秒~=0.023公里,每秒23米,和83公里/小时。是我什么地方有没有考虑的地方?比如说会不会它一开始是慢慢加速的?那也不对呀?有距离和速度才能推算时间,不知道天文界对于彗星的行进速度是如何定义的。
以下为百度搜索。
奥尔特云 (Oort cloud)
奥尔特云又译欧特云,是一个假设包围著太阳系的球体云团,布满着不少不活跃的彗星,距离太阳约50,000至100,000个天文单位,差不多等于一光年,即太阳与比邻星距离的四分一。
虽然人们未曾对奥尔特星云作直接的观测,但从观测得彗星的椭圆轨道,认为不少彗星皆是从奥尔特星云进入内太阳系的,一些短周期的彗星可能来自柯依伯带。
1932年,爱沙尼亚的天文学家 Ernst Öpik 提出彗星是来自太阳系的外层边缘的云团。但1950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 (Jan Hendrick Oort) 便指出 Öpik 推论有矛盾的地方,一个彗星不停来回太阳系内部与外部,终会被多种因素所摧毁,其生命周期决不会如太阳系的年龄长。该云团所受的太阳辐射较弱,非常稳定,存在数百万颗以上的彗星核,可以不停产生新彗星,去取代被摧毁的。另外人们相信,所有奥尔特云彗星的总质量,会是地球的5至100倍。
奥尔特云是50亿年前形成太阳及其行星的星云之残余物质,并包围着太阳系。而最广为人们接受的假设,是奥尔特云天体在较接近太阳的地方形成,与其他行星及小行星相似,及后给仍年轻的大型气体行星,诸如木星等天体的强大引力将之逐出太阳系内部,使它们拥有极为椭圆或抛物线状的轨道。同时,这个过程也把它们的轨道偏离黄道面,并形成奥尔特云呈球状的形态。一些在远处的天体之轨道又被附近的恒星摄动,使之变为圆浑,并能长期处于太阳的远方。
人们认为太阳外其他恒星也会有自己的奥尔特星云存在,又如果两颗距离近的恒星,其奥尔特云会出现重叠,导致彗星走进另一恒星的太阳系内部。预计在1000万年以内,最有可能摄动奥尔特云的恒星是Gliese 710。 自己顶,希望能和大家探讨。 额~~话说,鹿林应该是一去不回的吧~~~不知道到底哪个说得对~~~ 额~~话说,鹿林应该是一去不回的吧~~~不知道到底哪个说得对~~~
一分半 发表于 2009-2-25 13:53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哈哈,都对,反正下次我是见不到了。::42:: ::42:: 现在的问题是2580万年后还有没有人还不一定呢::070821_13.jpg:: 学习了,看来和这个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因为它的椭圆周长,把一光年的路线距离变成了数百光年,因此,速度也就变大了数百倍了。 所以,我觉得这个速度慢的可以,就算有速度差,也不大会出现每小时上万公里和每小时200多公里的差距吧。 鹿林不是非周期彗星么,这次不是它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光顾太阳系么,上面的信息又是怎么来的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