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观星 发表于 2009-4-21 15:31

适应天文观测双望的新思考

最近,发现使用天文专用双望的代表,大保罗7x50,观看星空的时候,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突然意识到自己老了。
一般来说,人的瞳孔最大是7mm(虽然每一个人都有所不同),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瞳孔会慢慢缩小。40岁的人比20岁的人,瞳孔的直径会缩小1mm(平均值),所以老年人在昏暗的地方会看不清物体。
前几天,在做天望新产品的测试时(天文摄影),由于是自动跟踪,所以有时间用双望来仰视天空游览星河。我用的是一具日本生产的大保罗防水双望,7x50,目视视场角49度。个人感觉如下。
1〉倍率太低,M1很难观测。
2〉视场角太狭窄,有点压迫感。
3〉开散星团,散光星云看起来,有种“也就那么回事”的感觉。
我取出常备的车载观鸟专用直筒防水双望,H10x42,目视视场60度。这具比7x50的瞳径要小3mm的双望,反而觉得星云看起来更加清晰漂亮。
1〉倍率高,M1的存在立刻就凸现出来。
2〉目视视场大,有一种开放感。
3〉特别是散光星云M42,淡蓝色的云翅也可以分辨出来,很过瘾!
最近,感觉到星星越来越看不清的朋友,特别是40岁以上的观星爱好者,可能是受到了“天文专用双望750”这个魔咒的影响吧?目前,本人正在考虑购入宽视场角的10x50大保罗,用来做观星专用的双望,代替目前的7x50。
可能有的朋友会问,为什么不用10倍的直筒双望,而偏偏要选择大保罗呢?原因就在棱镜的镀膜上。直筒双望的膜层,只有很高档的机种,才会镀相位膜。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压抑住星光的散射光芒。
下面是两张照片,一张是用镀了相位膜的直筒双望拍摄的,另外一张没有。两具直筒双望的参数都是H10x42,。但是,对灯光光芒散射的压抑效果,可以说是一目了然的。
通过对这两张照片的比较,希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释相位膜的必要性。

赏月观星 发表于 2009-4-21 15:32

镀了相位膜的产品

赏月观星 发表于 2009-4-21 15:33

没有镀相位膜的直筒双望

赏月观星 发表于 2009-4-21 15:34

而保罗型的双望,就不会有这种剧烈的光芒散射的情况。价格也比高档的直筒防水双望要便宜很多。在黑暗冰冷的观星的环境中,随手摆放,有点小的磕磕碰碰也不心疼。
这就是我准备选择大保罗10x50来做天文专用的原因了。

爱牧夫技术 发表于 2009-4-21 15:57

非常同感楼主的观点,虽然我还没到那个年龄,但我也比较赞成用高一点倍数的双筒,我用我的12X50就感觉很舒服,视场也还可以接受,就是麻烦一点,要搞一个小三角架,要不就在户外铺个垫,躺在地上看,真的是一种享受::070821_19.jpg::

赏月观星 发表于 2009-4-21 16:07

5# 爱牧夫技术

如果可能的话,还是上三脚架比较稳固可靠一些。最好搬个小板凳,坐稳了慢慢看。::42::

wolfbeard 发表于 2009-4-21 16:46

本帖最后由 wolfbeard 于 2009-4-21 16:49 编辑

这里面我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空背景亮度的问题(光污染),背景亮度高的时候,7*50要比10*50反差显得小,星点被湮没了,也许选用什么规格的镜子和环境的关系更大而不是和年岁。再有上面两张照片中,前一张显得昏暗混浊,恐怕起了反作用,是对焦不准的缘故?

赏月观星 发表于 2009-4-21 16:52

7# wolfbeard

个人体会,瞳孔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变小的。
那张照片是为了说明相位膜对光芒散射的抑制作用。

wolfbeard 发表于 2009-4-21 17:01

基于上面所说的种种现象,在城市里观星,更大的放大倍率和更长的焦比对观测深空目标来说也许是更好的选择。这是我的一点点体会,没有什么理论根据,纯从实际观测来的。

赏月观星 发表于 2009-4-21 17:06

9# wolfbeard

如果不摄影,纯粹观测的话,我也宁愿选大一点的倍率和长焦比的镜子。

爱牧夫技术 发表于 2009-4-21 17:33

基于上面所说的种种现象,在城市里观星,更大的放大倍率和更长的焦比对观测深空目标来说也许是更好的选择。这是我的一点点体会,没有什么理论根据,纯从实际观测来的。 ...
wolfbeard 发表于 2009-4-21 17:01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以我个人的经验,更大的放大倍率和更长的焦比在乡村那种黑暗的环境观测深空目标同样也是很不错的,而不仅仅在城市。我也是个实际主义者,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一下双筒观星的经验,::070821_18.jpg::

fhyzhl 发表于 2009-4-21 19:54

我也用不了7*50的双望,感觉像是从筒子里往外看,太难受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适应天文观测双望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