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chiirpg
呵呵,你知道这个漏洞是怎么来的吗? 主要是还没考虑到天王星离地球和太阳的距离都约是土星的两倍。要我来计算的话,由于土星的平均直径约是天王星的2.3倍,所以他们的反射面积比约为2.3^2=5.3倍。由于天王星离太阳的距离约是土星的两倍,所以太阳光在土星轨道处的亮度约为天王星处的2^2=4倍(球面的面积比),同理,即使是相同能量的阳光经行星反射到达地球,在地球上看,土星也要比天王星亮4倍(天王星离地球的距离约是土星的两倍),现在设它们的反照度相同(实际上也非常接近),将这三个因素一起考虑,则土星视亮度约为天王星的5.3x4x4=85倍。你看,是不是很接近实际情况了?实际上还要加上土星光环反射的阳光,所以这个倍数还要稍大一些。
其实影响地面上观测分辨率的最主要因素还是视宁度,南极的冰穹C(可能是地球上视宁度最好的地方)是0.27角秒,Mauna Kea大概是0.43角秒,加上光学自适应系统和现有大小的望远镜,理论上最好也只能达到0.03角秒左右。而业余爱好者的器材及观测所在地点加起来最好就是1个角秒上下(天王星的视直径最大时才只有3.7个角秒,相比之下土星是20角秒左右)。所以理论分辨率可以随镜子直径的增加而提高,但在地面上观测还是有极限的。相反太空望远镜就不受视宁度影响,所以哈勃(不加任何高级的光学修正系统,其理论分辨率是0.05角秒)能拍到海王星的一些表面细节,证明旅行者2号拍到的大黑斑已经消失了。
分析得有道理.但我觉得你的分析稍微有一个漏洞! 现在的土星星等为0.9等,而天王星为5.8.然后计算一下他们的亮度差(2.512)^(5.8-0.9)===>约为91倍.
按我得分析.如果要达到100MM镜看土星的效果看天王星. 起码要 ...
chiirpg 发表于 2009-6-7 01:50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当天王星冲日时,亮度相对较高,是有机会肉眼可观看到的,但我觉得有点怪的就是:
在望远镜发明之前,古代的天文学家似乎都没“观看到”天王星。真的替古人可惜啊,错过了发现天王星的机会。
也许古代的天文学家看到了天王星,但没把它与普通的恒星区别开来吧。毕竟它不是全年都有5.8这个亮度的。不能持续观测,无法判断它是一颗什么星。 2# guozijian8
期待呀期待,我连蓝绿的点都看不到! 长了不少知识 用望远镜想看到天王星和海王星不难,难在观测到较大的视圆面。
观测效果好的施卡价格都不便宜!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