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722食甚時可能出現的Kreutz族彗星的預測
本帖最后由 Archimedes 于 2009-7-14 03:41 编辑本次日蝕時太陽附近或許有Kreutz族彗星造訪。7月底至8月初因軌道投影原因地面上觀測到的K族彗星為數不多,但全食階段間的觀測亦不可完全忽略了,例如在去年8月1日時就有C/2008 O1(SOHO)。去年嘗試目視搜索未遂,只因1)背景天光較亮,2)全食持續時間較短以至於眼睛未來得及適應黑暗。此次全食持續時間較長,可有利於搜索。
所用軌道:
Comet T q e Peri. Node Incl
CK09O010 2009 Jul. 22.0210.0050 1.0 77.00357.00 144.00
CK09O020 2009 Jul. 22.0210.0070 1.0 57.00 5.00 136.00
CK09O030 2009 Jul. 22.0210.0040 1.0 57.00 13.00 145.00
CK09O040 2009 Jul. 22.0210.0070 1.0 90.00 10.00 136.00
亮度近似公式:m1 = 12.0 + 5lgd + 4.0lgr [-inf, inf]
其中C/2009 O1為K組彗星的平均值:L = longitude of ascending node + arctan(tan(argument of perihelion) * cos(inclination)) ≈ 282°,B = arcsin(sin(argument of perihelion) * sin(inclination)) ≈ 35°。剩餘幾顆為稍微極端點的情況,但真正最極端的分佈須計算得出。
注意:以上編號為虛擬的。
當是時K族彗星靠太陽部分軌道投影附近無較亮的已知彗星(最亮的有C/2009 F6 (Yi-SWAN),預報亮度10.4等,食甚時近似位置J2000 RA:7h10m05s,DE:+16°18'57")、星雲、星團和星系,後三者皆至少暗於9等。如果食甚時在附近區域發現類彗天體(務必要排除幻象或光學效應如鬼影等),則可基本斷定是新彗星。也可以由照相法事後處理。
::070821_01.jpg::太专业了,我看不懂啊 奶奶的,已经八天没出一颗克族彗星了 ::070821_02.jpg::好專業~~~嗯,要多加學習才行!! ::070821_13.jpg::相当期待 請問“722食甚時可能出現的Kreutz族彗星”如果真的有的話,是否肉眼就可以看到?? 额,...比较期待... 那要看彗星的个头,以及当天的天空条件了 学术级别的专业啊! 請問“722食甚時可能出現的Kreutz族彗星”如果真的有的話,是否肉眼就可以看到??
藍天 发表于 2009-7-14 10:01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這個並不肯定。原因有:
1)亮的K族彗星非佔多數,即便附近有K族彗星其目視總亮度可能很低,屬於望遠鏡型彗星;
2)全食期間背景天空依然很亮,從去年的觀測結果上看比滿月時還亮!加之今次食帶所經過地區多為人口稠密區,空氣污染嚴重,空氣中塵埃多,光的散射厲害,故食甚前後天空背景很有可能較去年亮得多。對於比較有經驗的彗星觀測者,在這種觀測條件下,裸眼(naked eye)目視一顆4等以上、彗髪凝聚度中等及偏上的彗星應不成問題,而照相法可以記錄更暗的彗星;
據我所知近代以來在地面上於日全食時目視觀測到K族彗星的僅有一次:1882年5月17日,X/1882 K1 (Eclipse Comet或"Tewfik"),目視總亮度未查得。而去年(C/2008 O1 (SOHO))則是目視法失敗而照相法觀測到的。 本帖最后由 星辉 于 2009-7-18 20:47 编辑
全食时LM不可能暗于6等,但一颗亮于6等的彗星没被发现可能性非常小。如果真有未知彗星,那拍摄时间不够,数据量也不够,测量是个问题,验证也得等上半月,难度很大,数据能不能被接受是大问题,最好的办法只有等它走出太阳的光芒。如果是K族,还是SOHO的数据好,全食时彗星只能看个稀奇。 本帖最后由 Archimedes 于 2009-7-18 23:50 编辑
全食时LM不可能暗于6等,但一颗亮于6等的彗星没被发现可能性非常小。如果真有未知彗星,那拍摄时间不够,数据量也不够,测量是个问题,验证也得等上半月,难度很大,数据能不能被接受是大问题,最好的办法只有等它走 ...
星辉 发表于 2009-7-18 20:42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在太陽附近的彗星是難以預測的,SOHO覆蓋的視場有限(30 solar radii),而在SWAN中太陽附近區域是被occulter遮掩的,雖然在此範圍內亮於6等的彗星稀少,但若有未被發現的可能性會相對大很多,這塊區域正是所謂的「盲區」。如果在全食期間發現新的掠日彗星,CBAT有特殊的處理方法,與普通的巡天抑或目視發現報告的處理方式相異。一般的掠日彗星在沒到近日點前便已完全蒸發殆盡,由於觀測的arc很小,算出的軌道根數自然誤差較大,這是無法避免的。倘若SOHO已發現了某顆K族彗星,再在全食期間從地面上觀測對提高該彗星的軌道根數大有幫助,畢竟1)SOHO的觀測數據精度并不高,2)同一時刻在不同地點觀測到的視位置可以完全確定該彗星的空間位置(兩觀測點的位置是已知的)。單單由SOHO觀測數據算出的軌道根數十分粗略,差異很大的兩種軌道都可以很好地與觀測數據相擬合。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你有興趣可以參考R. Kracht網站的相關內容。這也就是當某些SOHO彗星也出現在STEREO的視場中時,K. Battams不遺餘力地量取彗星在STEREO視場中的視坐標的原因。所以「只能看稀奇」的想法並不正確。 我的老帖:
8月1日日全食最精彩的合成照片+日全食彗星2008O1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viewthread.php?tid=97149&highlight=%2Bsuhuasky 本帖最后由 星辉 于 2009-7-19 23:05 编辑
Kracht的网站我没有去过,我一直以为KB能很准确地测量SOHO彗星,我也一直纳闷KB是怎么测量的。现在看来KB的工作量也不小。国内有同好也曾想方设法测量STEREO中天体的坐标,看来这是很难完成的事情。 全食时LM不可能暗于6等,但一颗亮于6等的彗星没被发现可能性非常小。如果真有未知彗星,那拍摄时间不够,数据量也不够,测量是个问题,验证也得等上半月,难度很大,数据能不能被接受是大问题,最好的办法只有等它走 ...
星辉 发表于 2009-7-18 20:42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怀念1997年的日全食-海尔波普彗星同现苍穹奇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