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日全食全过程 日珥 贝利珠 日冕
本帖最后由 shangql 于 2012-10-24 16:11 编辑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发生了一场从1991-2132年全食时间最长的日全食。
跟大多数追日者不同的是 我开车前往 目的是机动性能更大些!(因为7月长江流域的天气变化无常)为确保观测成功 决定驾车前往。回复查看jpg原图(百度网盘)
**** Hidden Message *****
东经111.3131度北纬 30.7052度
地磁偏角-3.590209
然后按照上面数据查询了日全食发生的时刻。
初亏
8:12:12.6
食既
9:19:31.1
食甚
9:22:9.2
生光
9:24:48.4
复园
10:40:04.6
调好极轴 架设好望远镜 连接好相机 盖好巴德膜 对好焦距 等待初亏的来临。
然后发生的 看图片吧!
最后感谢安华商务宾馆的大力支持 提供了矿泉水 电源(用于连接笔记本) 商庆龙 2009.7.27拍摄地点360度全景。
结合SOHO 卫星LASCO C2在同一天相近时间的图像资料(http://sohowww.nascom.nasa.gov/data/realtimeimages.html),
第24 个太阳活动周期刚开始不久. SOHO 网的图像资料表明, 日全食前后虽然没有大的黑子群, 但已出现较多的小黑子, 而日珥活动, 尤其是爆发日珥很显著.
日全食的日冕总形态似蝶状, 其赤道区比两极区亮得多, 也相当不对称, 东侧略亮于西侧, 北极方向略亮于南极方向. 东侧有赤道南北两组大的冕流, 至少有7支以上, 有的是宽冕流下部盔状的侧分支, 而SOHO 卫星的外冕像表明宽冕流外部延展到6R⊙以上, 尤其赤道北的大冕流很显著; 西侧也有两组宽冕流, 下部的多个分支交叠; 冕流底部的复杂结构与日珥和磁场活动相关,有的盔状顶部升高, 甚至冕环(磁力线)打开而冕流因物质外流变暗. 日冕的南北极区有“极射线”组成的“冕羽”,南冕羽至少可见10 多条极射线, 北冕羽约有6 条极射线, SOHO 卫星也摄到一些极射线的外部延展到5R⊙以外.SOHO 卫星拍摄的紫外像显示南北极区是冕洞.
测定太阳赤道东西两侧和南北极方向的日冕相对亮度径向分布以及日面减光像的平均相对亮度, 归算出以日面平均绝对亮度表示的日冕绝对亮度. 平滑后汇总, 得到用日面平均绝对亮度(H⊙)表示的日冕赤道区和极区的径向亮度平滑分布(图4),
图4资料引于2009 年7 月22 日日全食的日冕结构 科学通报 2010年 第55卷 14期
不错,挺好! ::070821_13.jpg::相当漂亮,超级羡慕 挺一下,挺不错的 真羡慕你啊-楼主!!! 谢谢各位同好!昨天平安回到沈阳!没怎么处理 先发几张图,以后继续上图! 很不错,帮顶了! 太强了。赞一个。 很好,很强大! 我21日傍晚从上海做动车组赶到武汉时,在汉口火车站还特意询问了去宜昌的长途车。当时由于同行的另两位天津同好貌似不想再转移了,就在火车站附近休息了。。。。
失之交臂啊。。。 多谢楼主!让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遗憾 10# 张帆 是啊 现在看来晚上就对好极轴就好了!21号那天晚上天气不错 凌晨北天就上云了!对了极轴还得看着赤道仪 一想站一晚上 我就想 明天早上对算了 谁知道凌晨上云了 和晴天钟预报差了几个小时 遗憾 最大失误啊! 呵呵 有没有人拍了5点钟方向那个日珥细节的? 15# shiaki 太漂亮,::070821_09.jpg:: 再到牧夫来BS你一下::070821_07.jpg:: 17# Orion23rdy 于哥都知道我开车去南方看日食,徐姝宇也知道!怎么你怎么不知道呢?我知道你不是去找DC吗?找到了没? 请教大侠 如何拍摄平场 暗场!? 有什么用处 是不是为了除去CCD上的一些畸变! 增加了 结合SOHO LASCOS2卫星处理的图片 引用文献 分析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