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高明观测到的流星应该属英仙座流星雨
本帖最后由 wouky 于 2009-8-6 19:16 编辑今日和老大谈起8月1日我们在高明观测的时候看到比较多的流星,根据早上阿耀和伟祺早上所总结的当晚差不多有100颗(具体我不敢肯定,因为我和沙头阿华上车睡了1个多小时错过了!!!)。而老大听完我既汇报后大概确认部分系英仙座为辐射点。还有当时流星雨主要发生在东北方向,那个时候那个方向正好系英仙座所处方向。
今晚我在论坛搜索了一下,终于让我找到了一篇09年7月14日开始的英仙座流星雨的观测资料,然而他们的观测得出的数值(如下图),虽然不敢肯定,当我相信那天会是相对较大的流星雨爆发。
英仙座流星雨爆发极盛期估计在8月13。0时40分左右,假设那天我们高明分队所观测60-90颗之间的话,当8月13日那天爆发可能会相当大。
下面提供以下牧夫同好数据:
提供者(牧夫ID:948221078 )
网址:http://www.astronomy.com.cn/bbs/thread-116907-1-2.html
国际流星组织对2009年英仙座流星雨预报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thread-116987-1-1.html
数据来源 http://www.imo.net/live/perseids2009/
Time (UT) Solarlon nINT nPER ZHR
2009-07-14 10:04 111.972 11 8 8 ±3
2009-07-15 06:47 112.795 3 5 6 ±2
2009-07-17 01:30 114.493 8 15 5 ±1
2009-07-18 10:07 115.790 2 1 5 ±4
2009-07-19 15:14 116.948 7 9 4 ±1
2009-07-20 08:34 117.638 15 37 6 ±1
2009-07-21 15:24 118.865 16 30 6 ±1
2009-07-22 07:35 119.509 3 6 5 ±2
2009-07-23 14:12 120.727 5 17 7 ±2
2009-07-24 20:24 121.929 8 15 5 ±1
2009-07-25 22:27 122.967 25 58 7 ±1
2009-07-26 17:07 123.710 18 56 7 ±1
2009-07-27 05:23 124.198 14 56 8 ±1
2009-07-27 22:06 124.864 25 57 8 ±1
2009-07-28 14:59 125.537 37 57 7 ±1
2009-07-29 04:13 126.064 18 58 9 ±1
2009-07-29 22:32 126.794 14 55 11 ±1
2009-07-30 01:13 126.900 10 55 11 ±1
2009-07-30 20:47 127.680 34 58 6 ±1
2009-07-31 20:01 128.606 15 57 10 ±1
2009-08-01 17:14 129.451 9 63 17 ±2
2009-08-02 19:35 130.502 27 58 11 ±1
2009-08-03 04:03 130.839 12 40 12 ±2
2009-08-04 04:35 131.817 3 16 13 ±3
2009-08-05 04:56 132.789 2 9 14 ±4
英仙座流星雨资料:
(以下文章转自百度百科)
英仙座流星雨最早的历史记录出现在公元 36 年的中国史籍中,记录了超过一百颗流星,日本与韩国也分别在八至十一世纪有详细的记载,但十二至十九世纪则只有零星记录。1911年更降到只有四颗,1912 年也只有 12 颗。正当人们怀疑英仙座流星雨是否已经「寿终正寝」时,接下来的几年它却又恢复正常,并在 1920 年意外地发生大爆发,达到每小时两百颗以上。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389aa8fdc375e60b09244d15.jpg 英仙座流星雨
虽然这些流星体都非常小,但是由于其速度惊人,每秒可达60公里,所以对于宇宙飞船或卫星仍有潜在的危险性。1993 年欧洲一架宇宙飞船失控相信就是英仙座流星体惹的祸。但是流星雨对地面上的人或物则不具危险,因为在 100~160 公里的高空中,这些流星体便已燃烧殆尽。
母星体
母天体是周期为133年的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此彗星于1862年被路易斯·斯威夫特和塔特尔发现,之后意大利天文学家乔万尼·施亚帕雷利(Giovanni Schiaparelli)提出它可能是英仙座流星雨的母天体。这也是彗星首次被认定为流星雨的母天体。当时预测1982年左右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被周期回归,但却没有被观测到。1991年和1992年英仙座流星雨以往年2倍以上的规模爆发,因此推测母彗星也将回归,当年9月27日日本彗星专家木内鹤彦再次发现了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为纪念他的功绩,也将彗星名称改为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木内彗星。
http://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b94f65ec3d0d34cc2e2e212c.jpg
斯威夫特-塔特尔(Swift-Tuttle)彗星1992年回归,英仙座流星雨在1991年和1992年曾爆发过,达到每小时400颗。之后每年流量递减。它发生的时间在夏天,往往难得有好的天气,大家可要把握机会。
2007年8月13日,英仙座流星雨达到最盛。
活动 在高潮时平均一小时可以出现30-60个流星,是一年中最大的活跃期。高潮的前后数日,每小时也可以出现10个以上。由于正值暑假,夜间气温也比较高,被称为最为容易观测的流星雨之一。
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速度快,而且可能在流逝中途越发明亮。而且明亮的流星和火球也较多,容易形成流星痕。这是因为其对地速度为59 km/s,在流星雨中属于速度比较快的。因为相对明亮,所以在少云的时候也可以被观测到。
。。。。。。
据专家预测,2009年8月12日会出现极大的英仙座流星雨,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已经来临,地球从今年7月17日至8月24日穿越英仙座流星群的轨道
建议下次带个装鱼眼的相机或者摄像机,把流星拍摄下来,这样就好找辐射点了.也许你们发现一个新的流星群呢.我还是很期待今年的英仙. ::070821_13.jpg::木图 本帖最后由 948221078 于 2009-8-6 09:21 编辑
楼主IMO上写的 nPER 63是表示所有上报数据的观测者所观测到的英仙座群内流星总数,不是指一个人所观测到的
附近日各流星群辐射点坐标,第一列是ANT(反太阳源) 楼主IMO上写的 nPER 63是表示所有上报数据的观测者所观测到的英仙座群内流星总数,不是指一个人所观测到的
附近日各流星群辐射点坐标,第一列是ANT(反太阳源) ...
948221078 发表于 2009-8-6 09:19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你的提醒,其实上面提到我们看到的“差不多100颗”都是我们当晚所有人看到的总数。可能我上面写的不够清楚,我修改一下。 对今年的Per保持关注,不过到时候我可能去天津了.如果可能我会去蓟县带鱼眼+DV的. 估计极大时会更壮观呢 12号晚约好再去看. 8# CH964
叫老大组织一下再去看,或者到时候观测得到英仙座世纪最大流星雨都不一定::070821_13.jpg:: 没图片?!拍这个东西最好鱼眼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