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ED玻璃--shunter著
著作:shunter (牧夫ID)今年各家望远镜厂都在推ED玻璃,但是对ED玻璃都语焉不详,只有少数厂家公开了自己使用的是某某型号的ED玻璃,比如SYNTA在其PRO系列中使用的是FPL53玻璃。那么,为什么各厂家对具体品种讳莫如深?各种ED玻璃都存在那些区别呢?使用ED玻璃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是不是使用了ED玻璃的镜头就一定很好呢?下面我就说说我个人理解的ED玻璃。大家都在说ED玻璃,那么什么是ED玻璃呢?市场上还有SD和LD玻璃,和ED玻璃有区别吗?在这里,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如果有厂家宣传他们使用的SD玻璃或LD玻璃比ED玻璃好,那你可以把这个厂家忽略掉,一个不诚实的商家是不值得信任的。所谓的SD、LD、ED,只是各厂家的叫法不一样而已,东西一样。
那么什么是ED玻璃呢?从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玻璃品种看,对ED玻璃的界定基本是看一个指标,该玻璃的色散系数μd,这个μd不是vd,前面是希腊字母μ(读音和英语new基本一样)。如果一个玻璃的色散系数到了80,就可以称为是ED。计算色散系数,需要知道三条光谱线的折射率,d线(578.56nm)、F线(486.13nm)、C线(656.27nm),计算方法如下:μd=(nd-1)/(nF-nC),可以大致分析下,如果nF-nC比较小的话,色散系数就比较大,nF-nC小,表现到具体镜片上就是F线和C线聚焦的焦点距离比较接近,从我们看的角度来说,就是色差比较小了。
由于各种玻璃熔炼工艺和配方的不一样,同一个厂家的各种ED玻璃的价格差别很大。总体趋势是,色散系数小的就便宜,色散系数越大价格就越贵。所以厂家也许使用的是最便宜的ED玻璃,就说ED玻璃,反正你也不知道是什么玻璃。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厂家不说,就可以理解成使用的最便宜的ED玻璃,也就是色散系数最小的ED玻璃。因为如果是用的是色散系数最高的ED玻璃的话,他肯定要说的。
从ED玻璃约定俗成的标准看,ED玻璃有很多种,但从目前市场上能买到的ED玻璃的技术数据看,只有4种,同时生产3种ED玻璃的只有OHARA公司(SCHOTT也有色散系数95的,但是提供的是萤石)。下面用几张表格列举一下。OHARA公司
从表格上看,各家的ED都不大一样,但是目前使用的最多的是497816和438950,就是大家最熟悉的FPL51和FPL53。因为中间的FPL52性能上不上,下不下,用的人反而不多。FPL51这个型号,因为目前国内有H-FK61可以代用,我想用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国内的价格比所谓进口的便宜不少。
下面的一些ED镜子是我知道ED材料的:
晶华(MEADE)80ED(3片式)
英田(BOSMA)80ED(3片式)
SKYWATCHERPRO 80ED(2片式)
CELESTRON 80ED(2片式)
高桥TSA-102(3片式)
其中,晶华,英田用的是FPL51材料或相当,SKYWATCHER和高桥用的是FPL53材料。
还有国内同好余刚设计的80ED镜子,没有公开,但是猜测应该是FPL51,可能实际使用的是成都光明的H-FK61材料。
从市场价格看,同样是80口径,FPL51虽然是3片式,价格还没有2片式FPL53的高。而且从厂家角度来说,镜头组成当然是越少越好了,说明FPL51在实际设计和生产中,作用确实和FPL53差不少。
以上为本人引用 论坛 资深同好 shunter 的文章 本帖最后由 木习习 于 2009-8-13 20:36 编辑
即将出炉的 NSC 80ED 焦距 500 两片式
其中一片为 日本小原厂53玻璃 阅了!又增加知识了! 原来门道这么多::070821_04.jpg:: 扫盲贴,顶一个! 还有这么多说道,略有了解了 余刚的镜子,以前有人放过照片,效果确实不太好,雾蒙蒙的,说难听点还不如普消。 余刚的镜子,以前有人放过照片,效果确实不太好,雾蒙蒙的,说难听点还不如普消。
gslkg 发表于 2009-8-13 19:34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灰蒙蒙的标准是什么?是反差,还是球差?还是拍摄时候环境影响?同焦段不如普消就是乱说了,其实那组镜片理论设计(用ZEMAX设计)是还很好的,问题出在光学冷加工以及胶合上边,那个时期国内能很好做ED这种材质的冷加工的光学厂都不多,就像现在能很好做FPL53冷加工的厂依然很少。因为这玩意儿实在是软(相对而言)。后期胶合用的UV胶,一出错三片都毁掉了,基本上UV胶很少有人去脱胶的~不过以一个爱好者的能力,开发这样的镜头已经值得肯定了,更何况本身就不是搞光学的。记得香港那边有测试土星照片来着,算起来,不算差的。看看时间表吧,那个时候国内除此,还有哪家直接出ED镜头呢?(信达那个时候也在做ED,但是那款经典具体80的镜片是在哪儿生产的,至少有两种說法了)
至于余刚那个材料,试验打样的时候记得好像是从hoyo还是小原进口的,”量产”的时候用的是不是成都这条生产线的东西,就不知道了。
镜片的材质并非是决定象质的最关键因素,但是也起很大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好的材质可以给设计师更大的优化空间。
p.s.光学冷加工打样的费用是相当惊人,所以沒有足够资金就不要玩光学产品开发了,不然基本就是一条死路,毕竟已经有同好的先例了~ 其实习习可以发个设计时候的各类像差图,要不直接拍个深空好了……
这样对销售更有利一点。 帮助大家理解ED。网上的资料都比较少啊。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明白了一点……
建议把字体编大一点,看的有点吃力…… 其实习习可以发个设计时候的各类像差图,要不直接拍个深空好了……
这样对销售更有利一点。
成都巽风 发表于 2009-8-14 01:02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成都兄 高抬我了
我可设计不出来这个镜子
我只是镜子外观尺寸弄下
定制的我们NSC 的镜子
第一批只有10套
会员优先
测试深空是必然的
等完全样品好了 就会弄出来的
也并非批量销售 必须订的 我可没钱先垫着啊 ::hairsmile::
何况不以此为生 不以盈利为主
只为大家能用用我们南巡会的镜子
成都兄 高抬我了
我可设计不出来这个镜子
我只是镜子外观尺寸弄下
定制的我们NSC 的镜子
第一批只有10套
会员优先
测试深空是必然的
等完全样品好了 就会弄出来的
也并非批量销售 必须订的 我可没钱先垫着啊 :: ...
木习习 发表于 2009-8-14 13:21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俺么有说你是设计并开发的…… 我是为了说明做一个光学镜组,需要的投入是非常大的,相对而言金工部分,只要能到价格适合的厂家,对工艺沒有偷工的话,一般情况的还是够用了。
因为现在能选择的ED或者入门APO的余地很大,不像早些年,ED和APO那么神话了,所以镜头理论参数跟实拍图,一起上,无论于评测还是销售都是有好处的。 要是给我搞镜片设计 你还是杀了我吧 要是给我搞镜片设计 你还是杀了我吧
木习习 发表于 2009-8-14 13:29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不考虑实际生产因素,做设计还是很简单的…… 毕竟这是一个计算机时代,大部分成功模型都是有现成的,替代法是很容易做出类似效果的镜子的。当然还得对软件有一定熟悉~~
我很邪恶挖~ 非常感谢LZ,这东西很有用 所谓ED玻璃,其实就是阳痿玻璃的英文称呼……::42:: 所谓ED玻璃,其实就是阳痿玻璃的英文称呼……::42::
arr10 发表于 2009-8-14 17:11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ED玻璃软啊。。。::hairsmile::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