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卫二极地大幅偏转或有液态水
来源: 科学网发布时间: 2008-05-27点击数: 22 据报道,近期,科学家们发现木卫二的极地旋转轴偏移了近90度,像这样的极端变化表明在木星冰壳表面之下蕴藏着液态海洋,这将进一步说明木卫二很可能孕育着地外生命体。这项研究是由卡内基研究所、月球和行星研究协会和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科学家联合负责的,该研究报告发表在5月15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卡内基研究所地磁部的伊萨姆-马特苏亚马是该联合研究小组成员之一,他使用“航行者”号、“伽利略”号和“新地平线”号宇宙飞船拍摄的图片绘制了木卫二表面上直径超过500公里的大型弧状盆地。据悉,木卫二的半径为1500公里,略微地比月球要小一些。通过对比木卫二极地旋转轴偏移施压形成的盆地断裂地形特征,研究人员测量极地旋转轴偏移了80多度,之前旋转轴位于当前赤道旁10度左右位置。木卫二极地旋转轴猛烈的偏移很可能是由于极地表面以下存在着厚厚的冰层。马特苏亚马说,“旋转体需要在最大程度的旋转轴变化基础上寻求稳定平衡。对于木卫二而言,其外壳的厚度不一致将导致很大程度上的不平衡,因此木卫二在运行中必须改变旋转轴寻求新的稳定状态。”像这样的变化被称为“真实极地偏移”,并不像由于板地筑造学上的视觉漂移。在地球、火星和土星的土卫二上也存在着真实极地偏移。马特苏亚马称,目前我们的研究也将木卫二列入其中,这说明我们需要对这颗行星进行更多的重新定位研究。同时这项研究暗示着木卫二内部有液态水存在,科学家基于宇宙飞船拍摄的照片曾猜测这颗行星有广阔的地下海洋,这些照片揭示木卫二表面以下有断裂的冰表面。木卫二重力作用形成的潮汐力可将地下冰壳海洋加热成为热态水,即使地下海洋切断了太阳能来源,但是热量和液态水也有可以孕育生命。马特苏亚马说,“在解释圆形盆地的这项对木卫二重新定位认识的研究中,暗示着木卫二外层冰壳是其内核液态层的缓冲区域。因此,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对内部液态层的独立性测试。” (2008/05/19 “科学网”)<转常先生的帖子>木卫二的极轴偏转现象就是地球翻转的科学证据! 笔者自2004年开始,在科学上发现地球除了具有自转、绕日公转运动之外,还存在被科学界长期忽视的第三种大运动现象——地球自转轴突发性快速翻转运动现象(简称地球翻转),并撰写了几十篇有关地球翻转运动的大小论文。由于观点过于接近异端邪说,长期被主流学界排斥。自然科学方面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相关文章,虽然多次向学术期刊投稿,可是一直被主流学界把持的学术期刊以退稿或者不予理睬的方式进行处置。虽然偶尔参加了一些学术会议,媒体和主流学者依然从未予以应有的关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笔者只好借用互联网的平台,把一篇又一篇的呕心沥血的创新的文章,发布在山风工作室(http://www.sea3000.net/changjianmin/)和光明网(http://blog.gmw.cn/u/1760/index.html)的网站上。传统学者们固守着已经掌握的知识,对敢于向传统科学观念挑战的、基础性创新的地球翻转运动,一直采取置若罔闻的态度。尽管笔者已经就地球翻转的力学机制、地理现象、古籍记载、“神话”传说解读、地质学证据进行了可靠论述,能够相信和醒悟的学者依然寥寥无几。 不相信地球翻转现象的学者和朋友们请注意,笔者继续增加一篇作为地球翻转运动现象的资料证据。2008年5月15日的“自然”杂志,登载了一篇文章“木卫二极地大幅偏转或有液态水”(True polar wander on Europa from global-scale small-circle depressions)。通过对比木卫二极地旋转轴偏移施压形成的盆地断裂地形特征,原文作者测量极地旋转轴偏移了80多度,之前旋转轴位于当前赤道旁10度左右位置。这种被论证的翻转现象被作者用以解释木卫二的液态水和原始生命,而笔者认为,木卫二的极轴偏转现象就是地球翻转的科学证据!那么,看看笔者在早已发到论坛中的文章里面是如何叙述的: “用地球翻转的新观点解读科学难题之十三——承认‘天倾西北’的天翻地复变化之后”一文中说到,……我们先把现在地球状态以球体、自转轴、自转方向标定出来,以时间坐标的西延作为通向远古的表示,那么“天倾西北”的变化就可以用图示的方式表现出来。(图1)。换句话说,在木卫二上实际等于发生了一次“天倾西北”的极轴偏移运动。笔者还有文章“论地球翻转—在80-100度之间翻转,不是180度翻转”,力排古地磁极180度倒向的学术界主流认识的错误,是准确论述地球翻转角度的大实话啊!权威学者们,请你们重视一下地球翻转运动现象吧!继续延误的话,地球翻转运动现象这项令世界震惊的自然科学发现,没准会花落旁人家啊! http://www.sea3000.net/changjianmin/2008061602.files/image001.jpg 参考文献 Paul Schenk, Isamu Matsuyama & Francis Nimmo 《自然》(Nature),15 May 2008 453, 368-371 摘 要
人造地球卫星是围绕地球、在太空轨道上运行的物体,它们的运行状态与地球围绕太阳在太空轨道上的运行是相似的。现实中的人造地球卫星曾经发生过自转轴的意外翻转运动。借用人造地球卫星的翻转运动与在太空轨道上运转的地球行星的类比,接受失重状态的新思维,笔者简单叙述了地球翻转运动的动力学机制,并指出地球翻转运动是航天动力学专家失之交臂的科学发现。
关键词 人造地球卫星 失重 卫星翻滚 地球翻转
笔者已经叙述了一些与地球翻转有关的现象,不论学者和读者信不信,都会存在一个最大的疑问:地球翻转运动的动力学原因何在?坦率地说,笔者除了看见过在太空轨道运行的太空舱里面,航天员和用品的失重飘飞状态以外,根本就没有比大多数学者和读者更多的知道航天的其他知识。笔者在地球翻转现象发现的初期,曾经与朋友们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有搞物理的朋友说,万有引力没有促使地球翻转的分力,所以你的观点在力学上站不住脚。无可奈何之际,笔者被逼上梁山,只好向从前没有涉足的航天动力学方向去开始学习。
人造地球卫星是围绕地球、在太空轨道上运行的物体,它们的运行状态与地球围绕太阳在太空轨道上的运行是相似的。它们所处的状态与我们在地球表面生活的状态,最大的不同就是失重!航天理论知识说:失重是“物体在引力场中自由运动时,有质量而不表现重量的一种状态,又称零重力。失重有时泛指零重力和微重力环境。”“航天器在环绕地球运行或在行星际空间航行中,处于持续的失重状态。在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实际上只有航天器的质心处于零重力,其他部分由于它们的向心力与地球引力不完全相等,而获得相对于质心的微加速度,这称为微重力状态。航天器上轨道控制推进器点火、航天员的运动、电机的转动、微小的气动阻力等,都会使航天器产生微加速度。因此,航天器所处的失重状态,严格说是微重力状态。航天器旋转会破坏这种状态 。”人们在电视里看到了在空间站中宇航员的自由飘浮,应该想到空间站同样处于失重状态。同样的道理再扩展一下,在空间轨道上运转的地球,也同样处于失重状态!“在失重状态下,人体和其他物体受到很小的力就能飘浮起来 。”如果航天动力学专家们在这段话的后面再加上一句:在失重条件下,地球只要受到很小的力的影响,同样可以发生飘浮状态下的翻转运动现象。那么我们可以更早一点认识到,地球自转轴会发生调适性翻转这个自然现象了。而现在我们只能带有遗憾的说:地球翻转运动是航天动力学专家失之交臂的科学发现。
在地球上生活的人们,无论哪一天,无时无刻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人无论在东半球,也无论在西半球,无论在北半球,也无论在南半球都是脚朝向地心,而向上站立着。正因为如此,人们在考虑许多事情的时候,总是离不开物体有重量的特定思维。可是,空间科学范畴的轨道卫星的运动,其运动的力学状态和机制,不能够仅仅用万有引力的知识去思考,还必须加上用失重状态下的航天动力学知识才能够解释清楚。许多学者不能够接受地球翻转的新发现,就是因为总是习惯用万有引力和重力状态去思考问题。要创新,就必须有全新的思考方式和全新的思路。
在轨道上运转的卫星,无论他们的原始重量如何,其实都象气球一样在太空轨道上漂浮着运转。正因为是一种失重状态,所以在运转过程中,常常出现非自转运动以外的意想不到的翻滚。例如 1958年美国第一颗卫星“探险者1号”,由于其四根鞭状天线的振动耗散了很多能量,在正常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卫星翻滚现象,导致任务失败。1973年4月3日苏联发射礼炮 2号空间站。空间站入轨不久,姿态控制系统发生故障,发生空间站翻滚,最后爆炸成25块碎片。1998年5月19日,位于北美西经 99度赤道上空的银河-4通信卫星突然发生严重故障,星上姿控系统控制处理器失效,导致卫星翻滚,卫星停止工作 。对于“美国‘探险者’1号卫星在飞行中出现的事先没有预计到的翻滚运动,后来的分析结果表明,问题出在卫星内活动部件的运动上。只要放弃理想刚体的假设,代之以准刚体,即内部有能量耗散的近似刚体模型,就能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地球作为在绕日轨道上运转的行星,它类似于没有姿态控制器的轨道卫星,它的自转轴是否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突发性自然翻滚现象呢?学者和读者们都可以自己掩卷思考一下。笔者只是在极力收集地球翻转现象留存下来的,各种可以作为证据的现象和资料,并不是一定利用公式来推演自然界实际存在的变化现象。
对于轨道卫星自转轴的翻转现象,航天动力学专家们是这样说的。刚体动力学证明:“当刚体绕最大主惯量轴或最小主惯量轴自旋时,都具有陀螺定轴性。但是,实际的卫星不是刚体。卫星包含弹性部件,并装有姿态控制和轨道控制所需要的液体燃料。这会引起卫星中弹性部件振动和液体燃料在燃料箱内晃动,这些运动都要消耗卫星的转动动能,卫星的运动终将趋于最小动能状态。在角动量守衡的情况下,最小动能状态就是卫星绕最大主惯量轴旋转的状态。也就是说,当卫星绕最小主惯量轴自旋,且有内部机械能耗散时,标称自旋轴将在空间翻转 。”象地球这种有气圈、水圈和液态外核的天然卫星,由于地球内核的异常运动、两极冰盖的不均匀扩大和缩小、海水频繁的潮起潮落、地球自己的不均匀地膨胀和收缩、人们从地下深处大量采挖矿产品和不均衡的运输集中、地外物体的撞击等等地内、地外的因素影响,必然有内部机械能的耗散。其动能状态会发生变化,转动惯量也同样会表现在最大主惯量轴、中间主惯量轴、最小主惯量轴三个轴的积累性变化上。从而在到达某一个关键时刻,发生标称自转轴的空间翻转,就会成为不可避免的运动现象了。
借用航天动力学的理论,地球一方面要保持最小动能状态,也就是它绕最大主惯量轴旋转的状态,可是自转等运动又在逐渐破坏着它希望保持的最小动能状态。这一对矛盾的更迭和转化,造就了地球自转轴必然在空间发生调适性翻转运动。这种翻转运动在理论上应该是90度,实际上还会有一个较小数量级别的加减。这种翻转运动发生的周期是或长或短的、但是又确实是经常发生的运动现象。应该说地球自转轴发生翻转,是天然卫星在自然运动状态中的一种正常的调适变动,也是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被科学界忽视的一个“漏洞”。当然,地球能否确实发生自转轴的突发性快速翻转?每一次翻转多少角度?翻转速度是多少?应该由航天动力学专家来详细论证。本文只是从现象出发,对地球翻转现象提出一种新的思考。而这种思考不是漫无目标的胡思乱想,是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基础,有坚实的地质学资料积累,也有从全新角度解析的、历史古籍记载的多种综合证据的。
笔者的摘录和解释,能够在哪种程度上让学者和读者们接受地球翻转运动的新观点呢?笔者虽然心中充满自信,但是现实却要由朋友们和专家、学者们说了才算数啊!
参考文献
《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12. P433
石卫平 1998年卫星在轨故障频生,通信卫星商业化在前进中遇到挫折 航天国际动态与研究 1999年第3期
《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12. P247
《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12. P423 摘 要
九大行星看似不Hexie的自转轴与北天极的夹角变化,作为天文学工具之一的星表,以及计算天体相互影响的摄动函数公式等现存的天文学知识,虽然正在传统科学界使用着,却没有任何人对其存在着的错误和荒谬提出过质疑。当运用地球翻转观点解读清楚了太阳系九大行星的Hexie运动以后,相关联地出现了对星表使用的时间段限制,也相形见绌地揭露了天文学上计算天体相互影响的摄动函数公式的不准确性。地球翻转运动的发现和叙述,无可奈何地给天文学界增添了新的麻烦和尴尬。
关键词 九大行星 夹角变化 地球翻转 星表 摄动函数公式
地球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太阳是恒星,处在太阳系的中心位置。向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九大行星(笔者注:本人不同意取缔冥王星的行星资格)。经过上百年的观察和科学测定,获得了大量科学数据。本文选取了一组有关数据组成表 1。
http://www.sea3000.net/changjianmin/070912_04.files/image001.jpg
(注:数据摘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分册 行星)
“天王星的自转轴几乎倒在它的轨道平面上,因此它的四季、昼夜同地球上的大不相同。在一个半球的夏季,它的极点几乎直对着太阳,而另一个半球则完全处于黑暗的冬季之中。这里所说的‘夏’季和‘冬’季,仅仅是用来区别它受到阳光照射,还是背着阳光。上述自转轴这种奇特的倾倒是太阳系起源学说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不仅仅是天王星的异常现象成为了太阳系起源学说的力学障碍,金星的自转也是一个令科学界头疼的力学问题。“关于金星的自转,过去争论很大,现在知道,它是太阳系内唯一的逆向自转的大行星。因此,金星上看到的太阳是西升东落的 。”
如果把表1的数据从小到大地排列起来,可以看到,自转轴与北天极的交角变化,即行星自转轴与北天极的交角状态,从近于直立的极小交角( 3 o ),变化到小角度倾斜(23-29 o ) ,变化到大角度倾斜(60 o ) ,再变化到近于平卧(98 o ) ,最后变化到倒转状态(177 o ) 。这种变化与地质学中褶皱分类的轴面倾角变化何其相似!科学界可以接受水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等自转轴的 3度到20多度的倾斜,甚至冥王星的大于60度的倾斜也可以接受,就是接受不了天王星的 98度的倾斜和金星的倒立,也就是由东向西的自转。天然的东西总是非常Hexie的,可是摆在人们面前的数据资料,学者们又无法正确解读。确实,用传统的科学知识没有办法说清楚,为什么九大行星的自转轴与北天极的夹角变化那么大?怎么能够把它们Hexie统一在一种模式里面?笔者可以介绍一个极其简单的动作,就可以把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运行状态全部Hexie地统一起来。我们把地球仪由西向东的转动起来,再把地球仪提起来,将自转轴现在的北极直立,就是金星的状态;继续把现在的北极向右侧倾斜,达到地球自转轴的北极与北天极交角 20多度时,也就是基座水平放置时,就是水星、地球、火星、土星、海王星的状态;达到60度左右时,就是冥王星的状态;继续把现在的北极向右侧倾斜到 98度时,就是天王星的状态,请注意此时自转轴是近于横躺着的;再继续倾斜下去到交角177度就是金星的状态,也就是现在的北极处于南极位置的时候,自然出现了由东向西逆向自转的现象。多么简单的一个连续变化啊!一个成功的科学新发现,当回想起来的时候,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关键的关键就是:行星自转轴必须发生天然的、调适性翻转运动!学者和读者们可以想一想嘛,既然行星的自转轴可以直立,可以倾斜,为什么不可以平卧?为什么不可以倒置呢?大自然可是没有规定这种不可以啊!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你对世界会有新的悟解。
如果象地球那样的行星,能够确认发生过自转轴的突发性快速翻转运动。推而广之思考,其余的八大行星,最近 300年的时间段里,科学界对他们的观察,只是太阳系历史上的一个瞬间定格。在人们不知道的地质时代里,无论是属于类地行星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或者是属于类木行星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它们在太空轨道上,肯定进行过数不清的翻转调适运动。很显然,有了行星自转轴可以发生突发性调适翻转的新观念,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运动就完全是十分Hexie的了。科学界到目前为止都承认,天王星的平卧状态、金星的逆向自转问题,曾经长时间困扰着科学家,总是不能够用万有引力的力学机制,来圆满解释太阳系的起源。而如果接受在空间轨道运行的行星能够在失重状态下,发生调适性的自转轴翻转运动的观点,太阳系起源假说中原来所谓的力学难题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是地球翻转运动新观念在天文学上的基础性影响吧。
作为天文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有一个学者们辛苦编制的“星表”。据说可以上推万年以上,而且可以予见千年万年以后的天空星星的分布位置。笔者不否定星表背后的学者们的劳动,也不怀疑它的正确性。笔者只是提醒天文学家们注意,往远古推演的时候,不要超过最近一次发生地球翻转的时间(笔者推荐数值为 6570 ±110年);往未来推演的时候,不要超过将可能发生的那次地球翻转的时间(待定)。因为在那两次地球翻转运动之外,天空都发生了不同于现在天空的大倾斜变化啊!
据说,近年来德普里特、亨拉德、罗姆利用电子计算机编制了一个分析月球的历表。单就计算太阳主要摄动项而言,摄动函数就有近 3000项,并通过李变换得到了近50000项月球坐标表示式。可惜了!实在太可惜了!那么精确的计算,没有考虑地球自转轴翻转的影响,就是错误的,铁定是错误的!实在对不起,请重新开始计算吧!拥有庞大的经费、人力、物力,没有正确的思维指导,那就是白忙乎。看看东方智慧应该价值几何?如果我们放弃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爬行的状态,挺直腰板奋起创新,又能够落后他人几何?权威的学者们啊!早日清醒过来吧!
不是笔者狂妄地要否定原有的传统科学知识,再说明一下,仅仅是为了指出传统科学知识中存在的错误和荒谬,才动手写出了“ 用地球翻转的新观点解读科学难题” 系列的36篇短文。地球翻转运动的新发现,作为地球具有的第三种大运动方式,它必然应该在破除传统科学知识的错误和荒谬的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正确性,以赢得学者和读者们的接受和认可。地球翻转运动的新发现,终究会在中国大地上从涓涓溪流转变成学术界的主流,从萌芽状态到成为参天大树的。笔者顽强地挣扎着,也满怀希望的等待着。
笔者把特立独行的创新思维和成果——地球翻转运动的叙述,一一展现在学者和读者们面前,任意去进行评头品足吧!新发现具有的真理性会在激烈的暴风骤雨的摧残下,屹立着并健康成长着!
参考文献
《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分册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0.12. P399
《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分册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0.12. P176 摘 要
把中国古籍《淮南子·天文训》里面记载的“天倾西北,日月星辰移也”的记录读成“神话”是学者们的错误。承认“天倾西北”的天翻地复变化之后,天空变化了,气候变化了,一些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得到了解释。列举了几个方面的现象说明地球翻转运动确实发生过。
关键词 天倾西北 神话 自然界大灾变 世界的定向
把中国古籍《淮南子·天文训》里面记载的“天倾西北,日月星辰移也”的记录读成“神话”,一方面是学者们自己知识面狭窄而出现的无知,另一方面是某些学者为了掩盖自己保守思维定势的“遁词”。如果把“天倾西北”的天翻地复变化,看成是古代先民对于自然界大灾变的记录,我们把现在的北极向西北方向搬回 90度左右,看看可以出现什么情景吧!
我们先把现在地球状态以球体、自转轴、自转方向标定出来,以时间坐标的西延作为通向远古的表示,那么“天倾西北”的变化就可以用图示的方式表现出来。(图 1)
http://www.sea3000.net/changjianmin/070912_05.files/image001.gif
图 1 最近一次地球翻转运动前后的状态对比示意图
对于发生最近一次地球翻转运动以前的状态,任何人从来没有设想过,更没有人能够表达和叙述出来。笔者借用上面的示意图简单描述一下,会有助于学者和读者们考虑和接受地球翻转运动的新发现。
1 、现在的北极恢复成处于北纬20度左右位置,当北极处于太阳直接照射的极昼时期,阳光普照 24小时,气候温暖湿润。完全可以生长出森林和草地。海洋里面也应该存在温暖水域生长的多种生物,这种现象俄罗斯的学者们早已经研究并发现了 。只是限于当时的科学知识的局限,他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 、有了绿色的草地,食草动物必然汇聚北极和附近地区,猛犸象不会饿死吧?当食草动物已经迁徙到北极地区了,以捕猎它们为食的肉食动物自然会跟踪而至。环北极地区在地球翻转运动发生以后,为什么能够发现那么多种、现在根本不可能生活在极区气候条件下的动物遗骨的科学难题,顺手就可以得解了。很自然也很容易的事情嘛!
3 、北极极昼时期,现在堆积的冰山还能够存在吗?它们会在短期内迅速融化。提请诸位学者注意,作为大家经常当成经典资料引用的格陵兰冰芯的连续性,在地球翻转运动面前可能会遇到质疑了啊!原来总是认为“地球平稳运转,生物渐进演化”,而且地球自转轴被错误理解为恒定不变的、公认的正确观念,不得不拿到桌面上来仔细推敲推敲了。
4 、当北极极夜来临时,考虑到地球的自转运动,至少有三个月见不到一点太阳,那时候南极洲是温暖的极昼。北极处于极夜时,由于存在大量的水汽,北半球的冰冻现象向南可以达到大约北纬 30度以南的位置吧?那种把频繁发生的、若干次地球翻转运动积累起来的冰冻现象,归结为冰期和间冰期的认识,是不是一种原始性的错误呢?笔者只在这里提出自己的怀疑:第四纪冰期可能搞错了!
5 、典型的极昼和极夜现象的交替,促进并锻炼了候鸟的两极迁飞!非飞不可。也促进了猛犸象等动物的季节性迁徙。在印度的古老经文中也可以查阅到印度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记录(系列文章的后面叙述)。
6 、按照现代科学知识看,此时整个世界的定向是上东、下西、左北、右南的。在学术界流传的、保留在手稿著作中的许多 T—O地图,它们就是按照上东、下西、左北、右南的状态定向的 。西藏保存的古书图件中,也发现有上东、下西、左北、右南定向的。这种定向习惯被某些现代学者讥笑为“不科学”,然而正是这些人类文明的古籍,正确解读的话,应该是当时的那一期文明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啊!刚愎自用的学者在笑话古人的时候,恰好暴露了自己的浅薄和无知!可是我们现在居然还把那些个学者捧为学术权威。唉!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啊!
7 、发生地球翻转运动以后,当经历过灾难的人类遗孤重新观察并记录天空的星星时,与先民的天文图仔细对比以后,发现了 “天倾西北,日月星辰移也”的现象。笔者按照古人记录的是自然现象的认识出发,准确解读出了“天倾西北”其实就是地球自转轴向东的 90度翻转现象。地球翻转运动是应该被学术界承认的新发现,还是以“神话”蒙蔽读者们的“学术权威”的认识正确呢?有目共睹!人微言轻加上良言微音,在错误和荒谬颇多的传统学术界中,一项创新的基础性科学发现,得罪和冒犯了诸多的学术权威们,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啊!在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过程中,就没有能够早一点清醒的学者吗?
参考文献
C. H.Hapgood,Path of the Pole,Chilton Books,New Y0rk, 1970,p66
龚缨晏邬银兰T-O地图中的东方 《地图》2003年第 3期 摘 要
看惯了太阳“东升西落”的全人类,谁都不会相信“太阳从西边出来”的现象,是地球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事实。所以古籍中记录的“太阳从现在下落的地方升起的”资料,被后来的学者给贴上了“神话和荒诞无稽”的封条,即掩盖了学者们自己的无知,又加重了对珍贵历史资料的尘封。笔者运用地球翻转的观点,正确解读了古籍中记录的是自然界的实际现象,并合理地给出了出现“太阳从西边出来”现象的运动机制和答案。
关键词 太阳从西边出来 地球翻转 哥德堡反向 地图定向
如果一件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那么平常我们最喜欢说的就是: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说明太阳从西边出来的现象,是极其荒诞的妄说。同时也说明太阳东升西落的常规现象,真的是十分深入人心的。学者们尊称为“历史学之父”的 早期希腊历史学家 希罗多德,对于自己的著作《历史》一书的说明是:“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容易轻信的人的话。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那个总的原则,就是把各国的传说按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我的职责是记录人们讲的一切,但我绝无义务相信它们,这适用于整个这部书。”
在 希罗多德的《历史》上卷第二册第142小节记录说:“ (142)埃及人和他们的祭司所告诉我的事情就是这些了。他们跟我说,从第一个国王到最后的那个海帕伊司托斯的祭司,中间总计是三百四十一世,而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们也就有相同数目的国王和祭司长。三百世是一万年,三世等于一百年。不把三百世计算在内,剩下的四十一世则是一千三百四十年。这样算来,全部时间就是一万一千三百四十年;他们说,在这全部时期当中,他们没有一个国王是人形的神,而在这段时期之前或之后的其他埃及国王当中,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因此他们告诉我说,在这一段时期里,太阳逆、反常规地升起了四次;两次它是在它现在下落的地方升起的,两次是在它现在上升的地方下落的。” 对于这样的记述,没有地球翻转的观点之前,任何人都会非常坚决地认为是荒诞的神话。可是记录者却明确记载着说:“没有一个国王是人形的神,而在这段时期之前或之后的其他埃及国王当中,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当事者没有承认是神,记录者也没有说是神,偏偏被后来的历史学家们和人们一起认为是神话。这难道不是传统学术界里存在的可悲的学术研究水平吗?不敢正面指出这种错误和荒谬,岂不是让我们都成为“皇帝的新衣”故事里的当面说谎的大臣吗?
因为谁都没有考虑和设想,太阳“在它现在下落的地方升起的”现象是真实的自然现象。那么把这些珍贵的历史传说和记录,封闭在“神话和荒诞无稽”的评价声音里面,就是学者们告诉我们的“科学知识”吗?既错误又荒谬的东西,居然能够大言不惭地在书本上喋喋不休地向学者、学生和平民百姓灌输。打着“科学”旗号推销错误和荒谬,其精神毒害应该如何计算啊!
还是用图示的方式把地球翻转的运动再进行一次表达和演示。借用地质学中的许多资料,我们可以得到又一张图示(图 1)。由于是按照笔者的地球翻转新观点推演出来的示意图,所以有必要进行简单的解释性的说明。
http://www.sea3000.net/changjianmin/070912_06.files/image001.gif
图1 最近两次发生地球翻转运动前后地球状态示意图
1 、可以鉴别出来的、最近一次地球翻转运动发生的时间是距今 6750±110年。向远古上推的第二次地球翻转运动发生的时间是距今 11500年。这个11500年的数值是最近国际地质学界建议采用的、全新世底界的同位素年龄值。它恰好又是古地磁年表中,所谓的布容正向期里面的、哥德堡反向亚时段的结束时期。不要小看了这个数值!它代表的物理意义就是:现在的北极正式离开南极区域的时间。古地磁学的哪位专业院士,可以象笔者这样斩钉截铁地宣告古地磁极倒向的物理学意义呢?
2 、那么在这次翻转运动以前的时间段里,现在的北极至少在哥德堡反向亚时段的延续期间内,是稳定在现在的南极区域的。这依然是有科学依据的、无可辩驳的推演啊!既然在地球翻转运动之后,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遭遇地球翻转运动灾难以后的人类遗孤,必然会在自然灾难的废墟上重建社会文明。前一期文明的许多物质成果被海浪席卷,而前一期文明的智慧成果,却能够在后人的抢救和继承中被延续下来。全人类的文明就是在这样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中,艰难而坎坷地向着未来进发的。
3 、为了正确表述由于地球翻转大灾变给全人类文明历史带来的影响,笔者把本期文明称为现代期文明,这就是现在历史学家告诉我们的所谓上下 5000年的文明。那么前一期文明应该怎么称呼呢?暂时叫做古1期吧!再往远古推定的文明期次,可以依次叫做古 2期、古3期、古4期……。为什么要这样划分人类的文明历史呢?因为传统历史学界所运用的什么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铜石并用时期、青铜时期、铁器时期,在划分依据上不科学,在全球性使用和对比中游移而且模糊,根本无法进行严谨的科学对比。笔者就这个问题在后面的系列文章中还会详细论述。
4 、在示意图上,从现在向远古审视可以看到,就是地球翻转运动以每次 90度左右的幅度发生翻转,出现了地球自转方向上的变化。请仔细观察最左边的示意图,其实就接近现在金星的运转状态。如果你承认哥白尼的“日心说”,那么你看到的就是“太阳从现在下落的地方升起”的现象,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笔者说的是地球自转轴的 90度左右的翻转运动,简称为地球翻转。请不要在学术界里面讨论的时候,胡乱搞成什么“反转”、“倒转”、“两极翻转”、“翻转地球”、“玩转地球”等等谬论啊!
5 、现代所谓的文明,多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这是一种显然的糊涂认识。因为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很可能不是以文字,而是以结绳记事、甚至就是口头相传而延续的。这种情况在现代相对荒僻或者交通不便的闭塞地区依然可以遇到。很多没有自己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难道就不存在自己的文明吗?整个社会群体在继承和发展先人的智慧和经验的时候,人类传承下来的知识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惯性和惰性。所以,笔者选择了古籍资料中不同期次文明社会对于世界定向认识的习惯,把地球自转轴现在北极的运动轨迹,以地图定向和图形定向的证据摆在学者和读者面前。承认与否,自由选择决定!
6 、中国考古发现的早期古地图的定向,依然保持着与易经八卦里面一样的认识习惯上南下北
。
7 、笔者在示意图上叙述地球自转方向时,使用的是加有引号的“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由西向东”描述。其中的方向是完全按照现在的定向习惯称呼的,所以特别加以说明。
参考文献
喻沧 古地图上的方向 《地图》2003年第3期 摘 要
现在的地图定向是上北下南的。远古的地图,有上东下西的,有上南下北的。本文运用地球翻转的观点解读了其中的玄机。有关远古南极洲的地图问题,在世界上争论得沸沸扬扬。运用地球翻转的观点,可以在不经意间获得前一期文明的古人,可以绘制无冰南极洲地图的答案。
关键词 远古地图 玄机 上北下南 上东下西 地球翻转
古地图是一个对于非现代地图的泛称。笔者本文中所说的古地图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近代或者历史朝代的地图,而是遥远的古代的地图,甚至可能是前一期文明遗留的地图,所以为了以示区别,文章里面加上了“远”字去标注古地图,成了远古地图。
现代要制作一幅好地图,至少必须具备三个要件:亲临实地的观察测量、高超的数学计算和投影绘图技能、精良的经纬度观测仪器。因为地图的测绘,首先要亲自到达目的地(现代的遥感遥测可以不必如此了);其次需要有经纬概念确定方向、定位,要测量距离、高程,要依照比例进行复杂的计算,还要有总体的大投影方式等等,必须要有较高深的数学理论为基础;第三是需要有精良的观测仪器。
现代的人们都知道,地图本来就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一种文明成果。地图上的定向并不是随意而为的,是制图当时社会科技知识的一种结晶表现。远古地图仅仅只是作为成果,象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一样,在向我们昭示前一期文明的发达程度。偶然发现的古老地图,表示在古老时代曾经有大量的航海和测量活动,而大量航海和测量活动的背后,支撑它的应该是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社会。可是在有关古地图研究工作中,偏偏遇到了“反伪科学”斗士挥舞的大棒子,笔者只能惴惴不安而又提心吊胆地,进行抢救那些凤毛麟角般宝贵的、能够显示前一期文明成果的文献。
渝沧先生在“古地图的方向”一文 中谈到:地图上的方向,人们一般都熟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现代地图的方位一般遵循这一规律,但古代地图上的方向并不这么固定。地图上的方向是方位,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种后天的、人为的规定,其实并没有固定的东西南北之方……。到目前为止 ,考古发掘出来的中国最古老的地图是《兆域图》,战国中山王修建陵园的规划图,于公元前323~ 315年制作,1977年在河北平山出土,该图方向为上南下北;……三是 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等 3幅帛地图,经考古鉴定,该图是西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 168年)下葬,地图的方向为上南下北。上述二种古地图中的方向是上南下北的,而后世制作的古地图的方向大多也是上南下北的,如南宋程大昌《雍录十卷》有地图 32幅,其中29幅的方向为上南下北。元代李好文绘制的《长安志图》有地图 22幅,其中上南下北的有6幅仅占27%,上北下南的有 16幅占73%。但也有许多古地图的方向上西下东的。可见,古地图方向上南下北也不一定是固定的模式。
有人问到,地图的方向上北下南始于何时?这是很难判定的,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交叉的,对此只能作一些猜想或推论。东汉张衡 (公元78~139年 )集《浑天说》之大成,应看作是一个起点,这一点可以从东汉的《市井图》等城市图上可以看出;西晋裴秀 (公元223~271年 )创“制图六体”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起点,裴秀制《禹贡地域图》18篇和唐代贾耽据裴秀“六体”理论所 作《海内华夷图》虽已失传,但宋代石刻《华夷图》是以唐代贾耽《海内华夷图》为蓝本制作的;明末利玛窦传入西法制图也可以算是一个起点,其所绘《坤舆万国全图》的方向是上北下南的,其对大洋洲的表示不够确切,证明了当时对南半球尚缺少认识;清代康熙 (公元1654~1772年 )实测《皇域全览图》也可以算是一个起点,这是中国人自己组织用新法在全国范围内测西图之始,康熙还组织进行子午线长度测量和统一长度单位,并创造性地把长度单位与地球经线每度弧长联系起来,还首先发现地球是扁圆形的实证。
有趣的是,14世纪的欧洲人和阿拉伯人在地图上总是把非洲的尖端指向东方;但是有证据表明,元朝的地理学家朱思本已经知道非洲的形状象个三角形,而且尖端指向南方(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
笔者用较长的篇幅节录引用了渝沧先生的原文,可以借用其文章内容推导出:①在元代李好文绘制《长安志图》时,中国的古人已经从原先继承的制图定向(上南下北)开始转变到现代定向(上北下南)了;②当“ 14世纪的欧洲人和阿拉伯人在地图上总是把非洲的尖端指向东方”时,北方在哪里?根据非洲的尖端指向东方,那时候地图的北方应该在现在的西方位置,图件的应该是上东下西的表达;③渝沧先生没有弄清楚地图上的定向并不是随意而为的,应该是制图当时社会科技知识的一种结晶表现。所以他看见了不同于常态的地图定向时,没有能够提取出更多的有用信息;④把渝沧先生叙述的地图定向变化情况,与笔者在系列文章第十四节“请接受曾经有过‘太阳从西 边升起’的历史真实现象”一文的北极变动过程进行对比,笔者所绘制的图示方位显然不是臆造的,而是有依据的。
龚缨晏和邬银兰先生在“T-O地图中的东方” 一文 中,谈到对中世纪T-O地图的解释和判读。在所谓的 T-O地图上,一般是东方朝上,西方朝下, 右边为南,左边为北;整个世界就像一个盘子一样(或者说像字母 O一样),四周被大海洋所包围;世界中间的大地被三大水系分为亚、非、欧三大洲,其中顿河(古人称之为 Tanais河)把欧洲与亚洲分开,尼罗河把非洲与亚洲分开,地中海把欧洲与非洲分开;顿河、尼罗河在地图上成一条横线,而地中海则呈一条竖线,这一横一竖两条线组合起来就像字母 T一样。所以现代学者把这样的地图称为T-O地图。 T-O地图又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类型是图表式的,上面只有简单的几根线条及一些文字,没有什么图案。另一类是非图表式的,上面用各种图案表示出城市、历史、传说以及基督教故事等。
两位学者运用“科学”知识,详细解释了“为什么在中世纪以前的T-O地图上会把东方放在图件的上方”的问题。笔者不愿意去评价他们的认识正确与否。只是从他们文章的叙述中,确认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在 T-O地图上,上东下西、左北右南。其他的什么基督教问题等等,让其他人去争辩吧。它表现出来的定向方位,与笔者 90度反向翻转地球自转轴以后出现的全球性定向是一致的。笔者没有加入任何个人的臆造,证明了当时的(前一期)文明对全球性定向问题的认识,是合乎自然现象的。历史如果依照后人的胡乱编造,会被后来的学者导入歧路;而能够以自然状态去解读,才可能是真正的继承。
流传的有关南极大陆的远古地图的消息非常多。有画在羚羊皮上的 皮瑞·雷斯地图;有 1532 年由奥伦提乌斯·费纳乌斯根据史料绘制的世界地图,在地图上注明了南极上的各个河床;还有 麦卡脱地图和布雅舍地图……。即使有可能部分地图欠真实,但是那么些远古地图的存在,令我们不得不考虑,在好几千年前的一段时间中,南极洲可能一再被人类的先民勘探测绘过。笔者在论述猛犸象在北极温暖草地上生活的情景时,就是把现在的北极反向搬转到“天倾西北”之前的状态。如果北极处于极夜,那么南极自然就应该处于 24小时阳光直接照射的极昼嘛。请考虑前一期文明已经达到可以在大海上驾船劈波斩浪的可能,那么绘制南极洲的地图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现在南极洲复盖的几千米厚的冰川,是地球翻转运动把猛犸象送入“冰柜”长眠的一种正相关结果。常言天不变,道也不变。笔者认可天改变,道也改变。究竟是地球自转轴恒定不变的、天根本不变的机械的固定论合乎科学,还是地球自转轴间歇性发生 90度左右翻转,从而导致“天倾”变化现象合乎科学辨证法呢?学者和读者们可以思考、评判。
参考文献
喻沧 古地图上的方向 《地图》2003年第 3期 ?
龚缨晏 邬银兰T-O地图中的东方 《地图》2003年第 3期 關注中......... 關注中.........
edward0102 发表于 2009-10-4 01:30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很感谢你对本帖的看法。我也是这样的态度,希望大家多给些专业的看法!
千万不要向这位:“新会员buffettlamb于今日(10月4日)凌晨零点至一点之间,曾经在知识版发过非主流无证据观点内容的帖子,被版主删除,又在咖啡版继续发;建议有时间的斑斑们劝导一下哈::070821_01.jpg::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thread-121064-1-1.html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thread-97601-1-1.html二楼到四楼” 管理员好!那两贴不是我的观点,是常建民先生的观点。
正如N年前的日心说,我们不是教会,没必要诛杀常先生的观点吧!
不过,我确实发错地方了,发在天文知识确实不妥,会影响大家对主流观点的学习,就这向管理员表示道歉。
但管理员也不应移到回收站并扣我20分,建议您们把我的帖子发到别处。
一种新观点,值得大家去讨论的。
说不定,n年之后如同日心说那样被大家所接受,您们说是吧。谢谢! 希望管理员不要因为“非主流无证据观点内容的帖子而删除!”
日心说刚提出的时候,超出我们认知的证据放在我们面前,大家扪心自问,我们会支持日心说吗?
我看更多的人是,看都不看,说:“非主流无证据观点内容的帖子,建议删除!”
呜呼,哀哉!千百年来的创新为什么这么难!都是因为有这样的“好建议”啊!
为什么不让大家来共讨论之呢?
相信管理员会作出正确的判断! 您需要用大量的现代研究证据 和您的观测证据 来进行演示..... 您需要用大量的现代研究证据 和您的观测证据 来进行演示.....
poweru235 发表于 2009-10-4 11:54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常先生文中说,这个是证明他观点的科学证据。不知这里的高手,是否赞同这个科学证据。 对有些事实,让我奇怪:太阳系中为什么存在逆转的行星和自转轴横卧的行星?锅里的汤圆,除了自转、公转,为什么还有突然的翻滚?翻滚运动是否就是特例,好多好多年才出现一次的周期运动?
木卫二极地自转轴翻滚了80度,这说明卫星存在翻滚的运动。是否可推论到绕太阳运行的行星?
希望大家能讨论之,而不是看也不看就彻底的否定。 13# buffettlamb
以常健民的水平而言,《True polar wander on Europa from global-scale small-circle depressions》这篇原文他根本读不懂,或者没看过,你找他要译文,问他有没有
源链接: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53/n7193/pdf/nature06911.pdf
这篇文章除去古文 除去神话 剩下的那部分才有用
而且你不能用一个在大质量行星附近的卫星 和地球做比较(至少我这么认为) 这篇文章除去古文 除去神话 剩下的那部分才有用
而且你不能用一个在大质量行星附近的卫星 和地球做比较(至少我这么认为)
poweru235 发表于 2009-10-4 17:19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您!
坛内的高手们能否计算下,木星对木卫二的影响有多大,太阳对我们地球的影响有多大。 13# buffettlamb
以常健民的水平而言,《True polar wander on Europa from global-scale small-circle depressions》这篇原文他根本读不懂,或者没看过,你找他要译文,问他有没有
源链接:
http://www.natur ...
worren 发表于 2009-10-4 13:00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常先生的介绍:常健民 1944年11月生,1962年进入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地质测量及找矿系地质测量及找矿专业学习。先后在内蒙、川北和西昌等地从事野外地质技术工作。1980年调入西南石油大学地质系任教,到2004年退休。
我拟把本帖地址发给常先生的公开EMAIL地址了。谢谢你的资料! 常健民后面几楼的观点基本上属于典型的贬义“民科”,尤其是第4楼的观点,完全是违反基本的牛顿运动定律的(他的那些观点还扯不到相对论上去),楼主如果认真的看,应该能看出明显的破绽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