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0-29 18:53

美国战神1-X火箭发射升空(高清组图)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09-10-29 18:54 编辑

2009年10月28日 23:37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8日23时30分,美国宇航局“战神1-X”火箭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B发射台点火升空,进行其首次测试飞行。


此系列火箭是为替代即将退役的航天飞机开发的新型运载火箭,将成美国重返月球航天器之一。




 “战神1-X”火箭原定于美国东部时间27日早上发射,但因天气条件不佳,不得不推迟到今天发射。
  
“战神1-X”火箭高约100米,超过了美国自由女神像,是为了代替航天飞机而开发的新一代载人火箭“战神1(Ares 1)”的实验火箭。此次试射主要任务是收集飞行数据。
 
 按照预定程序,在升空后“战神1-X”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将会落入大西洋,随后美宇航局会将其打捞出来进行分析。火箭剩余部分只是为了增加重量的模型,它们也将坠入大西洋。为了收集“战神1-X”火箭的飞行数据,美国宇航局还为其安装了700多个高清晰传感器。
 
 “战神”系列火箭、“奥赖恩”载人航天器及“牵牛星”月球登陆器是美国“新太空探索计划”的三大支柱。根据布什政 府时期制定的“新太空探索计划”,美国现有的航天飞机将于2010年全部退役,“奥赖恩”以及“战神”火箭最早将于2015年接棒进行载人航天活动。但奥巴马政 府上台后,对这一计划进行重新审查,“奥赖恩”及“战神”的前途仍存变数。 (唐宁)

众多美国民众到现场观看发射
http://www.nasa.gov/images/content/397601main_launch4_full.jpg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0-29 18:54

战神1-X火箭喷射出壮观的火焰特写

http://www.nasa.gov/images/content/397589main_launch%203_full.jpg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0-29 18:55

直刺云霄的战神1-X火箭

http://www.nasa.gov/images/content/397571main_launch2_full.jpg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0-29 19:01

摄影师捕捉到战神1-X火箭突破音障瞬间

2009年10月29日 11:33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9日消息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北京时间28日23时30分,发射数度推迟的美国宇航局“战神I-X”火箭终于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台点火升空。在强大的推力作用下,腾空而起“战神1-X”火箭速度很快就超过了音速,而摄影师也捕捉到“战神1-X”火箭突破音障的瞬间。火箭上部仿佛套上了一个样子怪怪的罩子。在美国宇航局“战神1-X”火箭发射录像中也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现象。

 其实这个样子怪怪的罩子是一个蒸汽锥,类似于人造云。当纤细修长的“战神1-X”火箭速度达到1马赫,突破音障时就产生了这种现象。音障是一种物理现象,当物体(通常是航空器)的速度接近音速时,将会逐渐追上自己发出的声波。声波叠合累积的结果,会造成震波(Shock Wave)的产生,进而对飞行器的加速产生障碍,而这种因为音速造成提升速度的障碍称为音障。

  摄影师斯科特-安德鲁斯在“战神1-X”火箭点火升空39秒钟后,捕捉到火箭突破音障瞬间的照片。由于在物体的速度快要接近音速时,周边的空气受到声波叠合而呈现非常高压的状态,因此一旦物体穿越音障后,周围压力将会陡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因压力陡降所造成的瞬间低温可能会让气温低于它的露点温度,使得水汽凝结变成微小的水珠,肉眼看来就像是云雾般的状态。但由于这个低压带会随着空气离机身的距离增加而恢复到常压,因此整体看来形状像是一个以物体为中心轴、向四周均匀扩散的圆锥状云团。

  这一现象并没有得到很好地研究,而且这一现象的成因还有争论。不过在喷气式飞机和航天器突破音障时一般都能观测到,比如美国宇航局的航天飞机或者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发射升空时。蒸汽锥又被称为“冲击项圈”。科学家认为这一现象的产生和普朗特-格劳尔奇点效应有关。不过航天器或飞机突破音障时不一定会发生这种现象,还同空气湿度有关。

当1969年美国宇航局用高达110米的土星5号火箭运载阿波罗11号飞船实施首次载人登月行动时,摄影师也拍摄到土星5号火箭被套上了“冲击项圈”。美国宇航局摄像机还不时捕捉到这一现象,比如在2000年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执行STS-106航天任务时。

  战神1-X”火箭是为了代替航天飞机而开发的新一代载人火箭“战神I(Ares I)”的实验火箭。火箭重约810吨,全长近100米。它是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土星5号”型大型登月火箭后登上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台的最大运载火箭。“战神I—X”通体白色,分两级,上粗下细,宇航员舱和试飞载具位于顶部。“战神1-X”第一级为一个单体4级可再度使用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器,而“战神I”第一级采用5级推进器,动力更大。由于这次发射旨在收集数据,“战神I—X”第二级推进器只相当于一个“空壳”,火箭不进入外空轨道。但经工程人员处理,火箭第二级重量和飞行轨道将与“战神I”相似,因此可以模拟“战神I”将来正式发射时进入近地轨道前的状况。

  火箭升空时最大速度可达4.7倍音速,发射两分钟后,第一级推进器分离并借助降落伞落至海中以供回收。火箭第一级将会在降落伞的作用下减速,最终落入大西洋中,被回收船收回。而火箭第二级将会在更远的海域落水,美国宇航局不会对其进行回收。

  任务经理表示,试射是为了检验战神I号火箭的可行性。美国宇航局用战神I号火箭和“奥赖恩”载人航天器取代航天飞机并在2020年前重返月球的计划正在受到白宫独立委员会审查。(唐宁)


战神突破音障

http://i1.sinaimg.cn/IT/2009/1029/20091029112757.jpg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0-29 19:01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09-10-29 19:03 编辑

战神突破音障时的局部特写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0-29 19:03

2000年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升空时突破音障瞬间

http://i3.sinaimg.cn/IT/2009/1029/2009102911326.jpg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0-29 19:04

1969年,土星5号升空飞往月球突破音障瞬间

http://i0.sinaimg.cn/IT/2009/1029/20091029113634.jpg

新地平线号 发表于 2009-10-29 19:11

哦 原来如此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10-29 19:32

本帖最后由 gohomeman1 于 2009-10-29 19:35 编辑

好图啊,话说第一张图所在机位是卡纳维娜角官方摄像点,每次航天飞机升空都是这个角度拍摄的。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10-29 19:39

不过我还是怀念航天飞机,它的运载能力、机动能力、太空运作能力,都比火箭强大多了。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0-29 20:28

但是自打航天飞机服役后每次发射的预算都已经严重超过了设计时的预计。。。

skyczheng 发表于 2009-10-29 20:29

好图,看的过瘾!

meteorobs 发表于 2009-10-29 20:29

呵呵,能让LS说出过瘾的图看来真不是一般的不错了。。。

SDRC43 发表于 2009-10-29 21:07

skyczheng 发表于 2009-10-29 21:36

来,在帮你补一张!

skyczheng 发表于 2009-10-29 21:39

不好意思,还有几张!

yugang 发表于 2009-10-29 22:29

这个马赫锥明显!::070821_09.jpg::

gohomeman1 发表于 2009-10-29 23:10

对比一下,航天飞机的载运效率还是很高的,当然成本也不菲,现在还有一个泡沫脱落的问题。

poweru235 发表于 2009-10-30 00:53

这个火箭感觉真得很苗条...没有捆绑怎么去月球....

philip425 发表于 2009-10-30 01:08

怎麼 “獵戶座”载人航天器譯成了“奥赖恩”载人航天器 ::42::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战神1-X火箭发射升空(高清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