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ward0102
发表于 2009-12-13 02:17
现在对EM-200很感兴趣。有机会的话就选他了!
skyczheng 发表于 2009-12-12 12:08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記得在別的帖子曾講到, 買 P-2 系列及 EM-200 的, 還沒聽說有誰會後悔的~
這意思就是 EM-200 它的優點主要在夠精準又載荷不小...很多很多, 一言難盡...
至於 EQ-6... 雖然也很優秀, 但若搭載名牌鏡如: 高橋/ Pentax/ AP/ VIXEN...等等時, 就有點顯的不夠 PRO, 就是那種 "門不當戶不對" 的感覺...
::070821_14.jpg::
skyczheng
发表于 2009-12-14 07:33
是的,版主说的很对!
edward0102
发表于 2009-12-15 01:53
本帖最后由 edward0102 于 2010-3-8 13:38 编辑
是的,版主说的很对!
skyczheng 发表于 2009-12-14 07:33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當然國內評價甚高的 NEQ-5/ EQ6-PRO 也可以先載個像: 信達 80ED/ 100ED... 高橋 SKY-90/ TSA-102...之類的, 日後酌情再升大口徑如: FSQ-106/ TSA-120/ TOA-130/ TOA-150...及升大赤道儀載重像: EM-200/ EM-400/ EM-500...
玩天文器材進階一段時間後, 慢慢升級為發燒/ 終極...這很自然~
::070821_14.jpg::
edward0102
发表于 2010-3-8 13:43
HEQ-5/ EQ-6 PRO 的載重及精度皆已屬上乘... 用來搭載高橋中/ 大號折射鏡 (TSA-102/ 120, FSQ-106, TOA-130), 不失為入高橋的捷徑... ::hairsmile::
::070821_09.jpg:: ::070821_14.jpg::
skyczheng
发表于 2010-3-12 11:09
看后,留贴!
edward0102
发表于 2010-3-13 00:13
看后,留贴!
skyczheng 发表于 2010-3-12 11:09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hairsmile::
skyczheng
发表于 2010-3-13 17:57
作业还是要写的的!高桥板块每日是必须要看的::070821_01.jpg::
yrdxx123
发表于 2010-3-13 18:05
拍摄必须CCD吗?EMOS单反可以吗?
edward0102
发表于 2010-3-14 02:55
作业还是要写的的!高桥板块每日是必须要看的::070821_01.jpg::
skyczheng 发表于 2010-3-13 17:57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感恩啊~ ::070821_09.jpg::
::070821_14.jpg::
edward0102
发表于 2010-3-14 03:26
拍摄必须CCD吗?EMOS单反可以吗?
yrdxx123 发表于 2010-3-13 18:05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本人雖是膠片時代的 "古人", 但有和一些 "現代攝手" 取經... 他們一致表示 CMOS 的靈敏度不如 CCD;
若用在深空攝影... 還是 "冷凍" CCD 最好~ 奈何價格昂貴, 就別說頂級的 SBIG, 就連國產基本款還可以的 QHY 也是數數數千元... 要是不冷凍可長時曝光的 CCD 如 DMK/ FMK 之流... 也要接近這個數字... 若用一般 CMOS 單反, 時間一久 "腦人" 的噪點會嚇死人... 不然就得單反改制冷~ 不過國內好像很少人這樣做... 不過還好, 現代 "後期疊加" 技術瀰補了這個缺憾, "短時/ 多張" 成為多數深空攝手的主流拍法... 其作品雖不敵冷凍 CCD, 但效果也屬中上水平...
至於行星/ 月面攝影... 國內很喜歡用飛利浦及羅技這二牌的某型 CCD... 經驗證~ 其效果還是勝過所有用 CMOS 的單反...
::070821_14.jpg::
stamps365
发表于 2010-3-15 01:14
我确定是150ED 的 ::070821_21.jpg::
edward0102
发表于 2010-3-16 01:32
本帖最后由 edward0102 于 2010-3-16 01:43 编辑
我确定是150ED 的 ::070821_21.jpg::
stamps365 发表于 2010-3-15 01:14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喔~ TOA-150 鏡後段多拴有 "提把" 的, 而且標準 鏡筒箍是 "双箍連結式" 非 "日字式"... (那二張圖, 是使用 "非原廠" 鏡筒箍的); TOA-150 千萬別架在 EQ-6 上, 否則齒輪/ 蝸桿磨損會很大, 三二下游隙就出來了...
::070821_14.jpg::
附一張原廠標配圖, 前為 TSA-102, 中為 TOA-150, 後為 TOA-130... 供比對~
skyczheng
发表于 2010-3-16 07:55
30楼的回复说的很明白。这也应该是众多国内爱好者心中的疑问!
edward0102
发表于 2010-3-17 00:53
30楼的回复说的很明白。这也应该是众多国内爱好者心中的疑问!
skyczheng 发表于 2010-3-16 07:55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數碼雖有噪點, 但畢竟優點多於缺點;
膠片雖顆粒細緻, 但還是被後浪推而死在沙灘上...
制冷 CCD 效果針對深空, 目前無人能敵... 但 "貴" 及 "重" 是其致命傷;
單反雖不敵 CCD, 但普遍/ 通用性廣是其優勢...
若能發明個: 輕巧/ 高靈敏度/ 高像素/ 無噪點/ 後期處理簡易/ 價廉... 的新感光元件, 相信可以發財...
::hairsmile:: ::hairsmile::
skyczheng
发表于 2010-3-19 07:27
是的,但是现在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少了!
skyczheng
发表于 2010-3-20 09:16
當然國內評價甚高的 NEQ-5/ EQ6-PRO 也可以先載個像: 信達 80ED/ 100ED... 高橋 SKY-90/ TSA-102...之類的, 日後酌情再升大口徑如: FSQ-106/ TSA-120/ TOA-130/ TOA-150...及升大赤道儀載重像: EM-200/ EM-400/ EM- ...
edward0102 发表于 2009-12-15 01:53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版主现在是属于哪个级别的!
edward0102
发表于 2010-3-20 13:53
是的,但是现在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少了!
skyczheng 发表于 2010-3-19 07:27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這是有原因的~
這類年輕的 "優秀開發人才", 多停留在 美國... 不願意回國...
::070821_05.jpg::
skyczheng
发表于 2010-3-24 12:16
這是有原因的~
這類年輕的 "優秀開發人才", 多停留在 美國... 不願意回國...
...
edward0102 发表于 2010-3-20 13:53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确实代表着一大部分这些人!
edward0102
发表于 2010-3-25 01:22
版主现在是属于哪个级别的!
skyczheng 发表于 2010-3-20 09:16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六天望/ 三赤道儀/ 一經緯台/ 四双筒及一大批配件... 屬進階尾級~
::070821_05.jpg::
edward0102
发表于 2010-3-25 01:25
确实代表着一大部分这些人!
skyczheng 发表于 2010-3-24 12:16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主要原因: 還是在工資差距太大... ::070821_1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