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在南开大学的关于民科的故事
物理学院楼内有一间办公室,有两个搞理论物理的老师.一个是我们的理论力学老师,另一个老先生是做粒子物理的.临近暑假的一天,两个老师在办公室工作.前面那个老师因为有事临时外出了一下.等回到办公室的时候,看到屋子里多了一个年轻人,正在和研究粒子物理那位老师面红耳赤地争论着什么."你凭什么说万有引力是M乘以m,不是M加上m?" "你先回去看一看大学物理再说嘛,这个公式也不是无缘无故就来的..." "凭什么你们说的就是对的,我说的就不对?" "你还是先学学,弄明白再说吧."(老先生脾气挺好的) "我不学,我就是想问一下,为什么不是M+m?凭什么就要乘起来?".... 躲在门外的那位老师想进去解围,但是一看这年轻人也不好对付,只好在门外静候.争论大半天后,年轻人悻悻地走掉了.门外的老师冲进去,紧紧握着里面那位被折腾得晕头转向的老先生,满脸无可奈何地说"哎呀李老师,真对不起啊,让您受苦了..." 人虽然是mk,但这样的问题还是不错的,,只是时代搞错了,,,可能是伽利略到牛顿之间某个时期很好的问题,或者更早 ,, 其实说实话,即便是读过物理的人,也未必能说清楚这个问题. 因为现在一般课堂上讲的都不是为什么,而是怎样,,,, 其实就算现在已知为什么的一些问题把为什么再说一遍也不是一两句话的事情。老教授遇到的这位年轻人问的问题,要么很简单,教科书里都说清了,懒得讲;要么就是很复杂,讲起来他也未必听得懂。
有一段时间在北京总喜欢去人大的教室里看书,不止一次看到一个年轻人上进屋就开始讲他的“理论”,好像是关于数学方面的,可惜我听不懂。 恩,按照历史过程讲授知识可能会需要非常非常长的时间,,,所以,两种方法就合体吧,,, 1# shiaki
原因其实很简单,理论上:相乘可以得到自洽的、逻辑的体系,而相加不能;实验上:相乘算的结果和实验、观测数据吻合,而相加不能。
不过,对MK而已,上面的答案他们不会接受的。 5# phenix 还真是,我也碰见过 说实在的,我现在住的是楼房,但是我还真不知道楼房是怎样起起来的。
我现在用的是电脑,但是我不知道CPU是怎样做出来的。
社会发展了,必然有分工,我们现在只需要用结论就可以了,不需要对所有知识都从根本上一,研究一次。当然如果发现现在的理论有问题了,一步步推理,直到发现理论的源头有问题。
对于那个人的问题,我只能回答:用乘能够符合所有观测数据,用加不可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乘经得起实践考验,而加不行。 如果是M+m
有两个苹果质量各为1,那么相互间引力为2
如果把其中一个切开再拼起来,每部分对另一个苹果的引力为1.5,合力为3
矛盾,反证完毕 如果是M+m
有两个苹果质量各为1,那么相互间引力为2
如果把其中一个切开再拼起来,每部分对另一个苹果的引力为1.5,合力为3
矛盾,反证完毕
家猫战斗力 发表于 2009-11-30 20:39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有理,,,,,, 仿伽利略那个落体假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