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广州的朋友在吗?我有些问题问?
有广州的朋友在吗?我有些问题问?
在天文上我是一个菜鸟。最近想买一台天文望远镜,在广州我知道“将军东电器城“那边有几家买天文望远镜的。其中有一家是专卖的。
我在哪里那种了一个150×1400的(TOWA),那人所是江西出的凤凰牌;其中还有一个203×750的,牌子一样。
我不知这两个怎么样,麻烦大家多给意见!!!
谢谢!!! 在其它地方的朋友一样也可以提意见。
我还想知道在除此之外,广州其它地方哪里还有天文望远镜买? 在解放中路的新陶街电子城的一楼有bosma博冠的专卖店。 谢谢!
150×1400和203×750这两款镜子在最佳的环境下,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也就是所可以看到多远的星星。在太阳系中,可以看见那些行星,那些可以清晰的看见,可以达到什么效果?有图片吗???
谢谢!!! 在你的观测地点,除了冥王星之外都可以用望远镜看到,其中木星,土星,火星可以看到表面细节,效果达不到照片水平。金星可以看到相位。其他三颗行星只能看到一个亮点。最远可以看到的目标是河外星系,M31是比较容易看到的,距离地球200万光年。 谢谢斑竹!
我顺便问一下,你指的是那一款镜子看的效果呢?
另外,TOWA的150×1400和203×750这两款镜子除了口径和焦距的区别外,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呢?
谢谢!!! 我也去过,广州的话觉得还是双筒镜更加实用。
似乎都是二手的:(
而且不好试镜吧。
这两款价格你砍到多少? 这两款反射望远镜的焦比都太短,适合在郊外低倍看星云。如果调整好光轴,也可以中等倍率看疏散星团,月亮。尺寸和重量偏大,影响携带性能。
不过可以肯定
TOWA的望远镜的确是江西凤凰光学的产品,但1400/150不建议购买:D 1、1400/150这一款我去看了两次,第一次他开价2300,第二次去,他觉得我有点诚意,说:“可以降到1000元以下。”但我还是没买,我想900元左右应该可以拿下,不知这个价位如何???2、750/203的那个由于太大,我没有主要去问,只是随便问了一下,他说:大概2000元左右吧。
3、请问“沈阳-陈博丹”:为什么1400/150不建议购买?
4、请问“emper”:你觉得什么样的镜子好?就是:可以看高、中、低倍。是不是可以看高倍的就一定可以看中、低倍的呢?那么按照公式来算的话虽是不是要焦比都太长的好呢? 最后一句话打错了,应该是:那么按照公式来算的话,是不是要焦比长(大)点的好呢? “这两款反射望远镜的焦比都太短”
但我算了一下:1400/150=9.33;750/203=3.69
而我看了一些资料说,焦比一般是F/2.5-F/11之间,那么这两款怎么都会短(小)呢? 我问老板这些反射镜要半年镀一次膜,很麻烦,他说:“这个不用镀膜的,这是镀水银的,……”
我看资料上说反射镜一般是镀铝或是镀银的,那么镀水银的反射镜好吗?会不会是节省成本的原因之一呢? 那款150F1400实际上是150F750加内置巴罗镜实现1400焦距的,主镜焦比短,表面曲率大,像质比较难保证。153反射价格好像可以压到8XX圆。关于反射镜的镀膜老化问题,我觉得没有那么夸张。我的114反射镜已经有几年历史了。亮度比新的80折射镜还好。 emper(其他的朋友也行):你(们)可不可以推荐几款你认为好一点的镜子(反射)给我,大概1500元左右。
或者给出一个标准也行。
谢谢! 对了广州的光污染好像很严重的样子啊?还有气象的因素对天文观测影响什么样子?
我这里靠近海边天气早透了,阴天+大雾。只有春秋季节刮风天气才适合观测。
emper说的很对
1400/150使用内置的巴罗夫镜来延长焦距关于焦比我的观点是不要太教条,因为书上往往说的是范围,而实际上的天文望远镜和书上写的要差很多:D
一般值 最佳/最常用值
牛顿镜:F/3-F10 F/5
R-C(卡)镜:F/8-F15 F/9
普通折射镜:F/8-F20 F/11
关于镀膜
凤凰的望远镜用的是硬镀膜,在铝膜外有一氧化硅保护膜,一般能用4年,如果保存的好的话也能用6年
如果要我推荐镜子,需要你先告诉我你的观测课题,这样才能对症下药:D 首先我非常感激各位对我的帮助!
广州这里的状况的确很糟糕,你们其实可以从我的签名中看到。要观测的话要去白云山或是外语学院那边。或者是我回到我家那里,也就是“西樵”,那里的确是个好地方。由于我是菜鸟,所以也不知如何形容。应该和乡下差不多吧。
由于我重来也没用过天文望远镜,所以也不知道什么“观测课题”,只是有一种好奇,什么好看的都象看。但我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我是搞IT的,所以也知道买镜子就和买电脑差不多。很难一概而论的。就综合一点吧,大概1500元左右,可以清楚看见太阳系中的大多数行星,如果可以能看见一些星云就更好了。(还有一些行星的卫星应该可以看见吧。)
希望我的要求不会让你们难做。
谢谢!!! 你可到从化这边来啊,这里不错。保证让你看个够 太阳系中的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平时用肉眼就可以看到,用任何望远镜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好一点的就可以看到行星表面粗略结构(例如金星相位、火星极冠、木星条纹、土星光环),当然,清晰度是比不上经过处理的照片的。
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视直径太小,亮度也不够,一般的望远镜只能看到一个星点,如果勉强放大,就象将电脑屏幕的一个象素放大一样看到一个无意义的白斑。
各卫星中只有月球能用望远镜看到表面结构,其它只能看到一个点。
关于行星就说这么多,下面说说深空天体。
所谓深空天体,有时简称深空,是指太空深处的星云(通常指银河系内的,河外星云很难观测)、星系(有银河系内和系外的)和星团(通常指银河系内的,河外星云很难观测)。它们有一定的视面积,很难看到并不是因为太小,而是因为太暗,特别是在光污染地区例如灯火通明的大城市。
望远镜知识:
望远镜口径越大,能够看到越暗的天体,一寸长、一寸强!
望远镜能看多远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即使再远的天体,只要它足够亮,就能被望远镜甚至肉眼看到,不过因为视亮度和距离平方成反比,这样的足够亮的星体是不多的。
望远镜的倍数可以简单的用更换目镜的方法改变,但小双筒一般不能换目镜。
望远镜的物镜焦比主要是影响摄影的曝光时间和图像大小,对目视影响不大,因为可换目镜。
深空天体的观测也分几类:
1.视直径很大的,亮度也高,在光污染不严重的地方,肉眼就能看到一些概貌。
例如M31(仙女座河外星系),M42(猎户座大星云),用普通望远镜+低倍目镜是最好的选择,一般用双筒7x50、10x50、11x70之类的较多,我个人是用从云南厂家邮购的熊猫9x60。
2.视直径很大,亮度低。
要用低倍大口径(150mm以上就不错了)。
3.视直径很小,亮度高
用普通望远镜+高倍目镜
4.视直径很小,亮度低
要用大口径+高倍目镜
一般有一只小口径60-90的望远镜就可以入门了,或是用双筒,便携、视野大、亮度高,但倍率低。
想对自己好一点,就可以选100左右口径的折射、反射或是200口径的反射。
不过口径大了搬运会是一个问题。
广州光污染严重,只有到郊外象番禺、增城、从化、花都这样的地方才好一点。
有条件的话,可以坐火车北上清远、英德、韶关、河源。光污染是和GDP成平方反比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