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分离物镜和双胶合物镜的光学特性有什么不同吗?
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请哪位解答。:confused:简单说……
在相同条件下(同样的玻璃组合)双分离的球差和彗差小,色差较大
双胶合的色差小,而球差和彗差较大
同时,双胶合玻璃选择的幅度要小些,而且胶合8cm以上的透镜,难度较大。因为要控制其气泡数。 前年武汉的王老师来北京,我们看到了王老师自己设计的双分离物镜的设计程序,目前这个程序很早就在LAMOST的天文软件中呢,推荐大家去下载,多自己设计一些望远镜,也可以验证一下目前一些望远镜的性能,这的确是个非常适合爱好者的程序。也非常感谢王老师对我们的培育之心。 一般双分离用K9+F2,而双胶合用K9+ZF2或其他牌号玻璃,象质差不多。双分离的要镀4个面,装配要求高。双胶合的有一个胶合面,二个镀膜面,但胶合的口径不宜过大,热胶不大于80MM,紫外胶不大于150MM。
晕。。。。。
呵呵,真正都是高手啊。看样子我连菜鸟都算不上了。。。。。 我在博冠的广告上还看到特制双分离和三分离又有优缺点呢?
可以这样说……
因为我没有看过博冠的广告和实际的东西,只能说说自己的想法!特制的双分离,应该是采用了比较贵重的玻璃材料(应该不会是低档的ED即国产的QF一类材质,或者是采用的TF或者LAK一类的材质)。双分离的设计比较简单,关键是在于材质的选用和设计的优化,还有实际的使用领域。
三分离相对双分离而言,多了一片玻璃,典型结构类似于柯克结构,属于比较简单但有较好像质的光学结构。三片式结构,有3/3,3/2两种,3/2是将两片分离的胶合在一起,成为单双结构。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个结构,装配难度要小得多,同时光学质量也不错。三分离在校正色差方面要比双分离的设计难度相对小一点,但是要做一个三分离的设计,是不太容易的,要考虑的因素更多…… 受益了 王老师的软件,我弄过来。
呵呵……
比我原先手上那个版本好像要新哦!这里是一个早期一点的版本哈!
2001年的时候拿到的! 对望远镜的知识有多了解一些。最近我在做OSLO的汉化
OSLO的免费版本也给爱好者提供了十个面可设计,这样算来OSLO LT版最多可以让爱好者设计五片玻璃,对于普通望远镜的设计已经足够了!此外我还有计划做ZEMAX和CODE V的汉化包,这样,除了SIGMA以外,主流光学设计软件,我们都可以使用中文版的了……不过工程量巨大,还需时日! 汉化做的怎么样了?
王国胜老师程序的另一版本
去年底,见到王老师,把他的另一个版本程序拷了一份,现上传大家可共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