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飘渺 发表于 2010-4-15 10:50

从星特朗EQ130到SLT130再到SE6的选择过程

本帖最后由 夜色飘渺 于 2010-4-15 10:56 编辑

本人刚刚入门,进论坛之前想弄一个PowerSeeker 127 EQ就感到满足了,后来进了论坛看到不少关于AstroMaster 130EQ的讨论,慢慢地把方向瞄准了130EQ,没过多久听到了NexStar SLT系列,因为我是新手,对于调整镜子实在是一窍不通,相比起130EQ,星特朗的NexStar 130 SLT就更加智能化,于是打算入手130 SLT,正在筹划之中时,听到越来越多的入门选镜指点,口径是硬道理,又说牛反难操作和维护,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NexStar的SE6(我当初定下的口径标准是127或以上),这款镜子的光学系统是“施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很想查查更多的关于这个系统的评论,可是好像并不多),口径150mm,焦距1500mm,焦比是10(不知F10看深空是不是有点困难,因为另外的两个都是F5),寻星镜用的是星特朗的星点寻星镜(不知用过的人是否觉得方便),托架是单叉臂经纬仪(不能进行摄影,但是不知能不能进行拍摄),只有一个目镜(1.25寸天顶镜),光学镀膜是StarBright XLT(不知是不是比起铝镀膜要好?)线性视野(1000m)是13.35m(我一直不懂什么是线性视野,也不知是长好还是短好,请各位指教),另外为这款镜子还选配了4mm,6mm,9mm,15mm,25mm,32mm的目镜和一个2倍的巴罗镜,同时还有一个月滤镜和6个颜色的滤镜加上一个12伏的PowerTank。请各位帮忙指点一下这款镜子的优劣和使用经验!谢谢!























northwolfwu 发表于 2010-4-15 12:31

目视都不错,摄影的话,换好点的赤道仪了。

木习习 发表于 2010-4-15 12:48

弄个别好的赤道仪

Celestron中国 发表于 2010-4-15 12:57

入门建议还是买折射的好。

白羊星座 发表于 2010-4-15 13:11

这几台镜子,目视效果只能说尚可!摄影面谈!目镜后拿数码相机或者摄像头随便拍拍是可以的,但要是出不错的作品,就比较困难了,另外摄影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建议还是先从初级目视熟悉器材操作与熟悉天体位置开始吧

另外目镜配太多了,我们常用的焦段也就是 6mm,10mm,25mm,30至40mm,4mm目镜出瞳较小,不建议用,增倍镜一定要用好的,劣质的增倍镜对像质的不利影响是毁灭性的,国内的星云滤镜质量很次,用了还不如不用,不要浪费米了

xhlzwlbh 发表于 2010-4-15 21:58

liangruijian 发表于 2010-4-23 13:24

看深空还是短焦比的好,上面的朋友也说的对,初学者折射镜比较适合,弄懂了观测技巧后如果经常条件允许的话再换反射也不迟

九大行星 发表于 2010-4-23 15:32

口径是硬道理,是同类型主镜之间对比的格言。但反射与折射之间、及其与折返之间都是不好简单地用口径来比。甚至在折射里面,普消与复消之间也不好比。
有的DX说,有中心遮挡的反射、折返其口径要减去副镜直径才和相当的折射差不多。

诚诚 发表于 2010-4-25 11:26

shinobii 发表于 2010-4-26 11:49

我也只是来打酱油的。。。。

badream 发表于 2010-5-17 15:01

billhong 发表于 2010-8-12 12:07

Next Star 6 SE 我也非常感兴趣。施卡镜轻巧维护方便,1500mm的焦距可以直接摄影行星,短焦镜需要目镜后摄影。6SE 镜筒甚至可以直接接三脚架拍摄地面目标。总之6SE是性价比高,实用范围广的一款望远镜。
还从没看到谁扛个牛反拍地面照片的。

武松没长开 发表于 2010-8-12 16:29

这几台镜子,目视效果只能说尚可!摄影面谈!目镜后拿数码相机或者摄像头随便拍拍是可以的,但要是出不错的 ...
白羊星座 发表于 2010-4-15 13:11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 赞一个 白羊说的很实在。。。

billhong 发表于 2010-8-13 11:39

目镜宜精不宜多,建议配三只:低倍用于大视野搜索,中倍,高倍。另外还可配一个减焦镜,将f10减至f6.3.

zhlli 发表于 2010-8-13 11:51

现在买器材很是不爽 不知道哦选什么 呵呵

Dodo 发表于 2010-10-25 11:23

有一个打酱油的。刚买了一个EQ130,还没来得及感觉一下,就遭到打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星特朗EQ130到SLT130再到SE6的选择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