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还要受稳定度的限制。较细的轴和支架,载重过大弹性变形和震动会影响观察。
3。跟踪精度的限制。负载过重阻力增大,影响跟踪。
所以,为了保证性能,应该按照厂家规定负荷使用。 这个贴要是没有工厂的工程师来参与,估计最好的状态就是谁也答不了LZ的问题,不了了之,没了下文;最糟的状态可能是没有数据依据的争论不休,都没发精确量化,最后倒也是不了了之,没了下文。
看来是很可能是一个不了了知,没了下文。 这个初衷有几个很关键的词:
1、廉价。
2、广大。
3、自己动手。
所以不仅要材料成本低,还要易于自己改造加工,显然对核心的蜗杆齿轮等机械部分下手,不符合上述的理念原则。
对于EQ1赤道仪来讲,它的潜力也许就是自己在外围加一个廉价的马达,负载上超个一点重量,学会漂移对极轴的手法,用导星手段拍摄或目视跟踪,把手上的活交给电脑和马达来完成即可。 这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建议你看下机械基础和金属结构力学方面的书就明白了。 我觉得和材料,结构设计等有关,至于怎么算。应该先弄清楚结构的设计方案,再用结构力学的知识,在用材料力学的知识,总之,很复杂::070821_13.jpg:: 轴的弹性变形影响吧。轴弯曲:1、造成轴线画圈,2、造成涡轮和蜗杆啮合位置偏移。
而轴弯曲一定有个最低上限,载重超过这个上限则认为不精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