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32
1000公里
如果记得不错的话,地理课上教过,这是北美五大湖区中的密歇根湖,框住的城市是芝加哥。
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33
100公里
进入地球大气层鸟瞰芝加哥,并由此开始用人类所能够理解的数量级来观察我们熟悉的世界。
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34
10公里
这个差不多是现代喷气客机的巡航高度,已经可以看见地面密密麻麻的房屋了。
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34
1公里
这是一个标准的跳伞高度,下面是一处游船码头
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35
100米
这是一个30层楼房的高度,注意草地上的物体
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35
10米
原来是一傻哥们睡得正香呐
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36
1米
醒醒嘿,都被偷窥啦还不知道呐
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37
0.1米
一米的十分之一,也叫分米,我们手所能把握的尺度。相信人类所接触的大部分物体都是在这样一个数量级的。看看你的周围,键盘、鼠标、手机、杯子、碗……,仔细一看这哥们手上的毛还挺重的,纯爷们!
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37
1厘米
这是他手上的皱纹细部。兴许你放大了还没他细皮嫩肉呢。做好准备,我们即将进入另一个陌生的领域——微观世界。
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39
1毫米
手上的毛孔。可是,汗毛呢?晕!
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39
100微米
再放大十倍,依稀可见皮肤的组织结构。
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40
10微米
一个细胞的数量级就是10微米,当然这只是一般来说。世界上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它是一个单独的卵细胞,数量级是分米级的,厉害吧。
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41
1微米
疑似生物课上学过的细胞核膜细部
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41
0.1微米
一看这么高度螺旋的结构就知道是染色体了。底下的英文说:但凡人类的细胞,里面都会有23对染色体(46条)。
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42
100埃
埃是一种长度单位,指10的-10次方米。用字母“A”顶上加个小圆圈来表示。100埃的数量级就能度量某些有机大分子的物质了。看到这个规则的等距双螺旋结构,大家一定能够脱口而出: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常说的DNA。照片上DNA链分子结构清晰可见。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现代生物学史上一项划时代的杰出成就,正是这一杰出成就, 沃森、克里克共获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耸人听闻的是,现在有人类学家预言,未来几千年,人类Y染色体将会逐渐消失,人类将只有一种性别,当然未必是现在概念上的女性。
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43
1纳米
我们管10的-9次方米叫一纳米。现在为材料科学炒得火热的纳米技术就是说很多物质精细到纳米级后将表现出很多在常规数量级上所表现不出的性质来。在纳米这样的数量级下,我们连原子都可以数清了。因此,纳米级又叫原子级。下图是组成DNA分子的原子们,它们以共价键和氢键彼此结合成庞大的有机分子。生命就在这种复杂的结合中得以体现。敬礼!
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44
1埃
上过中学的就都应该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图中所表示的是密布的电子云,我们能看到靠近原子核周围的电子云比较浓。所谓电子云,其实并不是说一个原子拥有无数个电子,象云雾般的弥漫四围。每个原子拥有的电子数都是固定的,有数的,具体依元素种类而定。这些电子行踪飘忽不定,在原子核外部乱窜。一个电子,无数法身,就把这些电子“团团转”的特点用电子云来形容了。离核近的地方出现的几率大些,云就密;离核远的地方出现的几率小些,云就稀。
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44
10皮米
再放大十倍来看原子核近处的浓密电子云,我们仿佛又回到了浩瀚无边的宇宙。这样来看每个原子都似乎是个小宇宙,我们的世界是不是真的就这样周而复始着?
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45
1皮米
穿过最浓的电子云,发现更近核的地方反倒清净。原来离得远了要吸引,离得近了也会排斥呢,保持一个最佳的距离才好。
什么?你说电子阴性,原子核阳性,异性相吸,应该越近核越密才对?别逗了!真要那样越近越吸,越吸越近,电子还不都撞到核上去,最后谁也动弹不得!
下图框中的斑点就是原子核。
繁花落尽
发表于 2010-5-29 18:46
0.1皮米
走近点,这就是传说中的原子核了。10^-12米叫做一皮米。在0.1皮米的数量级下看原子核就可以看出很多个球球来,它们是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