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canon 发表于 2003-7-2 19:32

2003 年 7月2日的火星

這是到目前為止,我最滿意的一輯火星照片。但顏色方面仍有一些地方有待改進。
我還有一張用 C14 以 F 76.5 拍攝,你看火星會是甚麼樣子?

Celestron 发表于 2003-7-2 21:05

拍得不错,不过看上去有点色差:

pywmm999 发表于 2003-7-2 22:06

什么时候用直焦(或放大)用胶卷拍张给我们比较。

刘佳能先生,您好!什么时候用直焦用胶卷拍一张给我们比较一下,再用目镜放大用胶卷拍一张,让我们比较,会对我们很有帮助的。上面的照片中是有点色差,第二张的细节要好很多。

newcanon 发表于 2003-7-2 23:06

回复: 什么时候用直焦(或放大)用胶卷拍张给我们比较。

最初由 pywmm999 发表
刘佳能先生,您好!什么时候用直焦用胶卷拍一张给我们比较一下,再用目镜放大用胶卷拍一张,让我们比较,会对我们很有帮助的。上面的照片中是有点色差,第二张的细节要好很多。
我上一回以膠卷拍火星是 1999 年的事,再往前溯是 1988 年的火星大沖,當時火星只有 23 角秒,我用一枝 8" 折反射拍了一些照片,你可看一看。
用膠卷拍高倍行星照片,對個人技術和赤道儀精確度的要求都比數碼照片高,這條路不容易走。

newcanon 发表于 2003-7-2 23:08

還有一張

還有一張

lymex 发表于 2003-7-2 23:19

呵呵,看来还是数码CCD摄像头拍行星来的好。

Televue 2.5x Barlow,有这款吗,是不是2.5x Powermate?

newcanon 发表于 2003-7-2 23:31

不是Powermate,是另一個舊款。

最初由 lymex 发表
呵呵,看来还是数码CCD摄像头拍行星来的好。

Televue 2.5x Barlow,有这款吗,是不是2.5x Powermate?
不是Powermate,是另一個舊款。

苦难 发表于 2003-7-3 00:15

细节好象比前几天拍得好多了, 是设备不同了吗?

newcanon 发表于 2003-7-3 05:19

使用了紅外線濾鏡

最初由 苦难 发表
细节好象比前几天拍得好多了, 是设备不同了吗?
使用了紅外線濾鏡

tomsu 发表于 2003-7-3 11:25

也是7月2号的火星

80折射镜拍的
http://xdtw.lamost.org/bbs/upload/attachment.php?s=&postid=2312
http://xdtw.lamost.org/bbs/upload/attachment.php?s=&postid=2310

叶飞 发表于 2003-7-3 12:27

今天早上3点起来用FS102目视进行了观测,效果已经很棒了。本打算试用toucam影火星,但可惜在将ToUcam软件安装到手提上时,一直不能正常工作.video on时提示,另一软件正在使用。但我并未在使用啊!而image edit 和v record也不能用,奇怪的是video games 和webcam可以用,我不知道用spotlife中的record a video 和vrecord有和区别,成像质量是否相同?
谁能教教我有可能是何原因?谢了。

pywmm999 发表于 2003-7-3 13:34

介绍几款CCD。

刘佳能先生,您好!
   数码的优势很大。如果现在我要准备数码摄影,器材方面应准备什么?包括接口等。拍深空天体时数码的优势有这么大吗?您用的TOUCOM用在深空天体上会怎么样?SBIG的产品好象太贵了,能否介绍几款CCD?多谢!

wld_76 发表于 2003-7-4 20:35

NEWCANON:STACK后,影像没有太大变化,必须经过WAVELET layers 的Image Processing之后才有变化。
能说说Wavelet Layers 的6个Wavelet sliders 控制的作用吗?

newcanon 发表于 2003-7-15 00:29

回复: 介绍几款CCD。

最初由 pywmm999 发表
刘佳能先生,您好!
   数码的优势很大。如果现在我要准备数码摄影,器材方面应准备什么?包括接口等。拍深空天体时数码的优势有这么大吗?您用的TOUCOM用在深空天体上会怎么样?SBIG的产品好象太贵了,能否介绍几...
並非自謙之詞,冷凍 CCD 我是個門外漢。還記得 3 年前我曾用 starlight Xpress 一款 CCD 試試拍攝,但花了兩個晚上,連怎樣對焦我也弄不懂!
按難度區分,數碼相機最容易,其次 webcam,最難掌握是冷凍 CCD 。
現時除了大面積的星野照片仍以底片佔優外,不論深空天體、月球、行星、太陽等均以 CCD 佔優。
月球、行星照片相信你亦看過不少,太陽照片你亦可看看本論壇 GY 的照片,這裏提供幾個連結,全是以 8 " 折反射 ( C8 ) + HX916 冷凍 CCD 拍攝的深空天體照片,底片的效果遠遠不如!遠遠不如!

至於 ToUcam,原來的操作介面最長只可曝光 1/25 秒,根本不適合(甚至不能)拍攝暗至 3、4 等的物體,而且訊號 / 噪音 ( S/N  ratio) 比例太低,效遠遜冷凍 CCD 。

http://www.geocities.com/kf_tam/M2.htm
http://www.geocities.com/kf_tam/M57.htm
http://www.geocities.com/kf_tam/NGC7293.htm
http://www.geocities.com/kf_tam/M15.htm
http://www.geocities.com/kf_tam/M27.htm
http://www.geocities.com/kf_tam/M76.htm

wangtong 发表于 2003-7-15 10:07

刘佳能先生,您好:
     现在数码摄影技术发展很快,好象同好们都在用数码摄影器材拍摄天体,而我现在手里只有传统摄影器材,不知胶片摄影在天文摄影方面还能继续存在下去吗?我手里的器材会不会成为“鸡肋”!

newcanon 发表于 2003-7-16 13:34

to wld_76:有關wavelet

NEWCANON:STACK后,影像没有太大变化,必须经过WAVELET layers 的Image Processing之后才有变化。
能说说Wavelet Layers 的6个Wavelet sliders 控制的作用吗?

wld_76
其實 registax 內還有很多功能我仍未會使用,wavelet 是其中之一。
registax 內的 wavelet 有 6 層,由左向右推,第一層能帶出最細緻的效果,第 6 層最「粗」。大致上,如果經疊合的照片愈細緻,或使用較細焦比拍攝,便應使用較上層的 wavelet 處理,反之則使用較下層的 wavelet 處理。
舉例:月球、土星我會用上第一至五層處理,木星則多會採用 2 至 6 或 3 至 6。
注意,若不當使用第一或二層, 會出現很大的噪音。

newcanon 发表于 2003-7-16 23:02

最初由 wangtong 发表
刘佳能先生,您好:
     现在数码摄影技术发展很快,好象同好们都在用数码摄影器材拍摄天体,而我现在手里只有传统摄影器材,不知胶片摄影在天文摄影方面还能继续存在下去吗?我手里的器材会不会成为“鸡肋”!

用底片拍攝,不論拍攝月球、行星、星野,曝光時間都比 CCD 長,因此對儀器的精確度和個人技術的要求都比較高,因此你不要視此為「雞肋」。
未買攝影儀器的,選底片或 CCD 來學也可以,我向來主張有甚麼儀器,儘管用盡它好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3 年 7月2日的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