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wwww 发表于 2010-6-13 23:56

玩镜探究之“利与弊--谈平场的信息损失”

::42:: 做为光学观测工具的望远镜,要能通过目镜看到非常真实的观测目标,需要镜体内部的光具组对全部有效视场内的物平面上每个物点,都能够在眼中像平面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点。而这个点的准确性来自于像差的校正。
    最有效的影像是直接进入到人眼的现实存在,通过光学器具反映出的都是信息化的东西。对望远镜影像的感受,当然是越自然越好,由于像差的存在,实际上通过望远镜感受到的信息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损失。有关相差的分类,可以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b0dfd0100e2ol.html。
    通常的设计会首先满足人眼的习惯,也就是中心影响的真实还原性,做到这一点只需要采取消除与之有关的像差就可以,往往采用较少的镜片组就可以做到中心视场分辨率的细致和信息量的拥有。
    但由于望远镜使用者的目的不同,对影像效果就不能仅仅满足于中心视场的高分辨率,往往因为实际要求也非常需要中心视场以外大部分视场影像信息量的还原。也就是我们通常讲到的影像在整体视场的过度不能够退化太快,边缘的画质质量也要比较高。
    要使得影响整体视场信息量的还原完整,就需要光具组对更多的像差进行校正,也就是需要增加校正镜片。但镜片数量的加大,则势必容易减少中心视场光信息量的还原。我们对同档次望远镜的比对就能客观反映出这一点:追求平视场的校正,在同层次玻璃用料和镀膜设计的前提下,校正镜片的加入会使得中心分辨率信息有所丧失。但却同时得到的中心以外2/3视场影像分辨率的信息更多的还原。
    在控制成本的设计思路指导下,平场设计就是一个利与弊的选择。均衡信息量的最大化往往要比中心部分信息量的还原也许更是要追求的目标。

zhwwww 发表于 2010-6-14 09:59

赏月观星兄对于新EL的评述中,提到的鱼眼现象,就是平场校正设计在实际产品实现后,误差性带来的不理想状况之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玩镜探究之“利与弊--谈平场的信息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