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窄带 Veil Complex Wide Field
后院的半固定观测点快调试好了。要在全画幅+焦距 387mm+曝光20 分钟单张的情况下没有边角的场旋很难啊 。 对极轴精度的要求很高。 没有像PINPOINT之类的plate solve 软件只能靠漂移法了才能达到所需的精度了。调了两天了CGE的 Altitude 还是有点偏。看来盖个永久的观测站还是需要的,现在CGE还是长期搁置在后院,单靠一层铝质隔热套盖,心里还是不够踏实,晚上常常做突然雷阵雨的噩梦这次照的是Veil Nebula Complex
RGB=(SII:Ha:OIII)
SII:20min X 6
Ha: 20min X 3
OIII: 20min X 3
Veil 的OIII发射波段很强,呈现出很Ha波段看不到的丝状结构。 又坐沙发,继续顶了 ::070821_09.jpg::高手啊 高手啊!!::070821_09.jpg:: LZ拍个你的设备和工作环境照给我们看看吧,很是好奇啊。 lz能科普一下‘窄带’吗? 非常不错啊 LZ强人~~~~~~·· ::0015::颜色好 回复 8# maidong
窄带拍摄 (narrow band imaging) 在业余天文界其实历史不太长. 是在冷冻CCD开始普及欧美业余爱好者后变得流行. 一般的发射星云和超新星残骸的波段都集中在SII, Ha, OIII 这三个波段. 所以我们可以在CCD前加上窄带滤镜, 让CCD只记录这三个波段的信息. 之所以叫窄带是因为滤镜可以通过的频宽很窄, 一般有13nm, 9nm, 7nm 甚至 3nm 规格. 由于大部分的光 (包括光害) 被滤掉了, 在光污染严重的城市里也能拍, 而且出来的效果对比,高, 层次鲜明. 用SII, Ha, OIII 当 红 绿 蓝 合成的假色图叫Hubble Color Pelette. 顾名思义是哈勃望远镜首先采用的.
不过窄带也有目标限制:
能拍窄带的只有发射星云(emission nebula) - 例如 M16, M42, M8, M20, 玫瑰星云等, 或是行星状星云 例如 Ring Nebula, Helix Nebula 等
像星系例如M31,星团 (M3), 反射星云(例如M51), 暗星云等都不适合 回复 7# 地球火星
之前有贴过, 两套设备,
新居的后院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28980&highlight=
Tak 加砖头 加CGE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07023&highlight= 回复地球火星
之前有贴过, 两套设备,
新居的后院
Tak 加砖头 加CGE
...
UB0423 发表于 2010-8-2 14:50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嗯,的确看过的。
优良设备和灵巧技术才能造就优美作品。 回复 11# UB0423
理解了,非常感谢~ 太。。。太太太牛B了吧?可以做桌面了!::070821_06.jpg:: 霸气、、、、、、::070821_21.jpg:: UB0423 大哥你好,想请问你是用什么软件合成SII,Ha,OIII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