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楼主的拍摄方式,你就知道那些红、兰、绿的点是如何来的啦!
weiguo1688 发表于 2010-8-9 10:52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拜托说清楚嘛。
我知道楼主是RGBL各通道分别嚗光的,但是仍然不知道那些红绿蓝点是如何出现的。
可能的情况是,如果ccd上有若干亮点,减暗场的时候没有完全减掉;而且在拍RGB通道的过程中,赤道仪跟踪并不完全精确,导致三个通道成像稍微有点相对位移;然后再叠加的时候,亮点因为不动,所以相对星空反而移动了,就出现了RGB三色的亮点。但是这个解释有问题:为啥L通道没有这样的亮点呢?用的都是同样一块ccd,减暗场应该也是相同的步骤吧。是因为L通道的嚗光比较多,相对信噪比高些,亮点看不出来?
另外,楼主的ccd也算是爱好者级别的顶极设备了,仍然会有这么多亮点缺陷吗?
如果是快速移动的小行星,也会有类似的表现。不过,那么一块天区居然有那么多小行星,不太可能。
熊没玩过RGBL,大宝前辈经验丰富,能给解释一下吗? KAI-11000的CCD噪点本来就很大。 偶的还是Class 2 的CCD, 有一些dead pixels 和 dead columns 很正常。
Class 1 和 class 0 的CCD比Class 2 贵1000-2000美刀, 为了几个死点花那么多钱划不来。 回复 25# UB0423
这个片子的暗场是怎么拍的?
按理说,这样的亮点应该可以用暗场减掉吧? ::070821_09.jpg::牛图! 此星云被命名为熊掌星云::070821_19.jpg:: 回复 26# bearcat
暗场是重复使用的,可能有点不match. 回复bearcat
暗场是重复使用的,可能有点不match.
UB0423 发表于 2010-8-12 11:19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嗯,有可能是这样的问题。
你的暗场是10分钟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大概把那个暗场除以2再从rgb中减掉的话,也许会好点。虽然把bias场的贡献也减半了,其实是不对的……
或者直接拍张bias帧,很快的。这样就可以对付任何嚗光时间的片子了。
不过我没有这么玩过,纸上谈兵罢了,姑妄言之。 ::42::挠一挠::42::痒死它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