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内不要移民太空,人类可以开发广袤的海洋!!!
http://tech.sina.com.cn/d/2010-09-16/08024662126.shtml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破坏性影响越来越严重,人类已经意识到当前生存环境可能很快走向毁灭,并开始为未来的生存筹划。于是,许多人提出了五花八门的未来世界构想,而一些建筑设计师则着眼于未来人类失去陆地后的生存计划,设计出许多未来派水上城市方案。
在这些方案中,一座座城市完全建立于水面之上,其中包括住宅区、学校、医院、餐馆和商店等基础设施,能够完全实现自给自足。这些漂浮的水上城市或将成为人类未来在地球上的最后希望和最终归宿。以下就是15座最具特色的未来派水上城市:
1. 日本清水金字塔城市http://i0.sinaimg.cn/IT/2010/0916/20109167568.jpg
日本清水金字塔城市
如果你对未来建筑概念感兴趣的话,那么请看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公司清水公司所设计的金字塔城市。清水公司擅长大手笔设计,他们的设计项目包括月球电厂、金字塔城市等。所谓的金字塔城市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同时也是一座自给自足的城市,可以容纳100万居民。根据设计理念,这座建筑将建于一条河流的三角洲之上,高约1.25英里(约合2012米)。不过,没有人知道这种设计在技术上是否可以实施,因为也没有人知道什么材料可以支撑起如此大的重量。
2. 石油钻塔上重建的伦敦http://i1.sinaimg.cn/IT/2010/0916/201091675438.jpg
石油钻塔上重建的伦敦
如果伦敦也成为气候变化的牺牲者并沉入水下的话,那伦敦人该怎么安置?建筑师安东尼-劳认为,他们也许可以撤退到被遗弃的石油钻塔上或废旧船体上。劳解释说,“通过水上城市计划,可以建立起一个漂浮的城市,里面有海上社区、移动基础设施和水上运输系统,从而实现城市的重组和重建。海浪、潮汐和风能对于海上城市是非常重要的。”
3. 新奥尔良生态居住区http://i0.sinaimg.cn/IT/2010/0916/20109167551.jpg
新奥尔良生态居住区
五年过去了,美国新奥尔良终于开始重新回到“卡特里娜”飓风灾难之前的生活。但是,如果再有一场超强飓风来袭的话,那新奥尔良又将蒙受巨大灾难。也许当地人更应该寻找一个更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被动地一次次面对灾难无能为力。有人提出了一个“新奥尔良生态居住区”的设计理念。所谓的“新奥尔良生态居住区”就是一个漂浮于密西西比河上的大都市,其中包括住宅区、宾馆、文化设施、学校,甚至还有娱乐场所。它不仅仅是一个临时紧急避难所,还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区,适合长期日常居住。
4. 波士顿生态建筑http://i0.sinaimg.cn/IT/2010/0916/201091675523.jpg
波士顿生态建筑
波士顿也许并不像新奥尔良那样总是面临洪水的威胁,但是不断上升的海平面也许会淹没这个繁华的海岸城市。针对这个问题,设计师凯文-斯科普菲尔提出了“波士顿生态建筑”的方案。这个“波士顿生态建筑”建于港口之中,可以容纳1.5万名波士顿居民。这是一个浮动的水上建筑,其中包括一座城市中居民所希望拥有的所有设施。
5. 旧金山海上农场http://i0.sinaimg.cn/IT/2010/0916/201091675545.jpg
旧金山海上农场
对于一些自由主义者来说,无government就是最好的government。因此,他们更愿意生活于一个自给自足、设施齐全的海上浮动城市,这种海上城市最好是漂浮于国际公海海域。海上农场协会提出构想,在公海海域浮动的平台上建立起家园。该协会第一个设计项目可能是“俱乐部式建筑”,该建筑将建于旧金山湾中,可以常住200人。
6. 被淹没国家的大使馆http://i2.sinaimg.cn/IT/2010/0916/201091675350.jpg
被淹没国家的大使馆
随着海平面的上升,目前地球上的一些国家将不可避免地沉入水面之下,成千上万的居民将被迫转移。虽然我们希望这种大使馆永远不必真正投入使用,但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时间会告诉一切。这种人工岛由澳大利亚奥库鲁斯设计公司提出设计方案,将可用作气候难民的临时住所。
7. 绿色浮萍-荷叶摩天大楼城市http://i0.sinaimg.cn/IT/2010/0916/201091675631.jpg
绿色浮萍-荷叶摩天大楼城市
日本清水公司另一个大手笔设计作品就是“绿色浮萍”。这既是一个空中城市,又是一个漂浮的水上城市。住宅区位于摩天大楼之中,而摩天大楼则建立在荷叶式的平台之上。每一栋摩天大楼可高达1英里(约合1609米),可以容纳100万居民,而每一个塔的“茎部”则包含有垂直花园。
8. 未来海上城市http://i3.sinaimg.cn/IT/2010/0916/201091675652.jpg
未来海上城市
1984年,沃尔特-迪斯尼对2050年时近海农业的可能情形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他出版的《农业的未来世界》一书中,迪斯尼设计了这样一个未来海上城市。他介绍说,“在未来的一座海上城市周围,农作物生长于漂浮的平台之上,机器人负责收割。来自海洋的水经过脱盐淡化后,可以用来浇灌农作物。”
9. 1968年海上城市http://i1.sinaimg.cn/IT/2010/0916/201091675713.jpg
1968年海上城市
其实不仅仅日本清水公司擅长大手笔设计,英国皮尔金顿玻璃公司的建筑设计师豪尔-莫格里奇也对设计大型未来建筑充满兴趣。他所设计的“1968年海上城市”也属于此类建筑。尽管这项设计没有太多关于未来的信息,但其设计图确实是一张震撼的图片。图片中,灯火通明的建筑群形成了一个人造海港。
10. “自由舰”海上城市http://i1.sinaimg.cn/IT/2010/0916/201091675739.jpg
“自由舰”海上城市
从审美学的观点来看,“自由舰”海上城市的设计方案与其他水上漂浮城市设计方案无法相提并论。但是,这个方案却更容易实现。这艘巨船长度达到惊人的1英里(约合1609米),可以容纳5万人。船上包括居住舱、工作间、零售商店、教育场所和卫生机构。在船顶部,还建有一条全尺寸的飞机跑道。船上还有一个用于小型游艇和过往小船进出的舱门。
11. 上海世博会漂浮城市http://i2.sinaimg.cn/IT/2010/0916/20109167584.jpg
上海世博会漂浮城市
尽管这座漂浮城市设计方案并没有实物化,但是如果这座漂浮的城市真的建成,那它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具创新性、最吸引眼球的展示。荷兰设计师提出的设计思想是:在上海黄浦江江面上建起一系列半球形蜂巢状的生态友好型漂浮建筑,上面有3D影院、酒吧、购物广场和饭店等设施。
12. 方舟之城http://i1.sinaimg.cn/IT/2010/0916/201091675825.jpg
方舟之城
《边缘战士》游戏的设计灵感来自清水公司的金字塔城市设计方案和BLDGBlog创始人杰夫-马纳夫的设计方案。游戏开发者埃德-斯特恩介绍说,“尽管这种设计非常符合当前的时代精神,但玩家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它。”
13. 海神之城http://i0.sinaimg.cn/IT/2010/0916/201091675846.jpg
海神之城
未来学家、建设师和发明家巴克敏斯特-福勒尔在20世纪60年代所提出的“海神之城”设计方案很符合当今生态友好型漂浮城市的设计理念。不过,福勒尔的思想太超前了,以致于当时并不受欢迎。他提出,在东京湾中建立一个四面体结构的大都市。这个海上建筑可以容纳6000名居民。福勒尔还提出了海水淡化和循环利用的多种有效方式。
14. 漂浮的海洋摩天大楼http://i2.sinaimg.cn/IT/2010/0916/201091675925.jpg
漂浮的海洋摩天大楼
从技术上讲,这栋建筑并不像是一个漂浮的摩天大楼,它更像是一个海底大楼。这栋大楼的尖端向下延伸到海面之下400多米。四条巨型手臂为整栋建筑提供浮力,并为巨型船只提供避风港口。这栋建筑由太阳能、风能和波浪能提供动力,上面有一个研究站,还有商店、花园、饭店、停车场和娱乐场所等。
15. 海洋城市2000http://i1.sinaimg.cn/IT/2010/0916/201091675946.jpg
海洋城市2000
“海洋城市2000”的设计理念来自巴克敏斯特-福勒尔和保罗-索莱里。它是一个建于漂浮平台上的金字塔形建筑物,表面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在金字塔上,建有公寓、商店、花园、学校等设施。水下的设备则可以提供养鱼、海底采矿等功能。 这是显然的,相比于移民太空这种不靠谱的事情来说,当然是开发海洋现实得多。
问题是,我们开发可不能再重复这400年来的做法了,否则我们显然等不到移民太空的那一天了。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0-9-16 14:08 编辑
回复 5# 惠州仔
你的观点极其陈旧,海水比要江河湖里的淡水多1000倍,人类现今的环保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只是因成本较高未大规模使用。
海水淡化工程现在已经十分普及,不论是在夏威夷、还是在迪拜、沙特,都是做为自来水供给的。
当然海水淡化工程唯一的限制就是能源成本,一旦人类能源利用上一个台阶,海水淡化工程将会和打井一样普及。
有人会说现在都能源危机了,哪里有额外的能源,对此我想说的是地球每天接受太阳能辐射是人类每天使用能量的61000倍。
只要利用其中的一个零头1000倍,世界就将无比和 谐了,而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在收集太阳能方面显然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大开眼界,相比在海上我感觉还是在陆上踏实 不错 有新意 反对,可着陆地糟蹋吧,别下海了 大开眼界,相比在海上我感觉还是在陆上踏实
司徒烟 发表于 2010-9-16 18:25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是啊,脚踏实地嘛。
在水上漂啊漂,摇啊摇的。太危险了。
一个台风过来,海上的建筑物能否挡得住?还真难讲。
就算建筑物不倒,里面的家具等也会东倒西歪的吧?
可能有人会说把海上建筑物的地基打到海底,估计也只对近海岸的大陆架有效吧?如果是几百米深的大洋(甚至千米深的),打桩的费用也很高的。且也难保其强度足够高啊。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0-9-17 18:17 编辑
不管怎样,东京湾码头、上海洋山港。迪拜世界岛、棕榈岛、水下酒店等等,就是开发海洋的初步尝试。
我想应该先是近海填海造陆,然后才是远洋漂浮城市。
反正这个地球注定要被人类大规模改造的,有人说破环也可。 个人觉得还是陆地上安全些 回复 14# zylxp
毁灭与重生,是哲学意义上永恒的主线,互为因果。 向海底两万里进发~~~ 这样的话排水量该多大额。。 想起铳梦之类的漫画了
哈,哈,哈,
可劲儿造吧=。= 有没有人YY海底城... 糟蹋海底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