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可见宇宙和不可见宇宙的设想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0-9-21 20:11 编辑我们都知道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航行,最远只能看到地平线,假如船只不运动,地平线后面的东西我们永远无法看到,在我们东方的船一定能看到比我们更远的东方地平线。
同理,我们地球的运动速度相对于宇宙膨胀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是相对静止的,只能看到137亿年前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是我们的“视界”。
假如现在我们人类现在就在室女座星系团有个观测站,那么他们观测的宇宙在远离地球的方向上将比我们多看到6000万光年。
所以我想我们可见的宇宙仅是大爆炸后宇宙的一部分,暗能量很有可能是不可见宇宙部分的物质产生的引力作用,
引力是宇宙最弱又最强的力,他和距离无关,无论多远都能有作用,只不过相对很弱。
G版认为的宇宙930亿光年是可见宇宙的直径,而整个宇宙的半径可能不止这么长。
假如人类早诞生30亿年,我们的视界只有107亿光年,那我们很有可能认为可见宇宙的直径要小于930亿光年。
打个比方,在瘪的气球膜上画一个圆和圆心,再吹大气球,假设有个小蚂蚁在我开始吹气球时从圆上向圆心爬,我吹了13.7秒后它爬到了圆心。
圆心代表地球代表观测者,小蚂蚁代表光子它移动的速度代表光速,吹大气球代表宇宙膨胀,画的圆代表可见宇宙的边界。
一开始,虽然小蚂蚁离我们很近似乎一下就能爬到,但是膨胀速度快于光速,它无法到达,用了13.7秒才到达。
我们看到的最远宇宙在远古离我们很近,但是它发出的光辉我们现在才看到,他们现在也不在距离我们137亿光年的位置上。
如果我们刚好能看到全部宇宙,就像小蚂蚁一开始就从原点出发,随着气球膨胀爬了一圈回到原点,我们就应该能看到137亿年前的“自己”,虽然很可能看不出来。 回复 1# sonic5188
G版说的没错,我们能看到的可观测宇宙只是一部分,随着宇宙的膨胀,这个可观测范围的半径越来越大,也就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宇宙被观测到,如果人类早诞生几十亿年,那么可观测宇宙的范围就要小得多.
但是我们并非只能推知可观测宇宙之内的情况,如果我们往回看,是可以看到过去的可观测宇宙范围之外的情况的.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微波背景辐射,我们现在的可观测宇宙的范围,是由微波背景产生的时刻的一个很小区域膨胀而来的,如果人类是那个时刻诞生的,就只能看到那么小的范围,但是现在人类看微波背景却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范围,这么大范围的物质分布在当时相互之间是没有因果联系的, 但是它们的分布却差不多,所以这是暴涨理论诞生的动机. 我们现在的可观测宇宙之外的东西就是当时的微波背景对应的物质分布,我们可以合理推断其物质分布跟可观测宇宙之内类似,所以认为暗能量是之外的物质的作用产生的是不对的.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0-9-21 11:07 编辑
回复 4# voyagerbb
我没有说他错,930亿光年是可见宇宙的直径,不可见宇宙的直径呢?
我也知道暗能量是空间均质影响,只是突然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想法。 路过学习。。。。。。 本帖最后由 voyagerbb 于 2010-9-21 09:03 编辑
回复 5# sonic5188
哈哈,那个也是宇宙学家拼命想弄明白的问题,不过目前没人知道. 本帖最后由 gohomeman1 于 2010-9-21 10:15 编辑
关于宇宙,请楼主仔细读我发的那篇文章,注意这些内容不是我说的,是科普方面的专家说的。可以看出,作者对宇宙学有着相当透彻的理解,并且解说是相当浅显的。
对于科学,细究下去必然要使用高等数学,我们如果只是普通了解,能够理解那篇文章就够了。
不可见宇宙有多大,我们不知道。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就是我们的“视界”,但宇宙背景辐射的范围,是明显超过我们现在的视界的。当然,正如你所言,假如人类诞生早几十亿年,看见的宇宙会小得多。
最后说一下引力,撇开一些尚未被证明(但也没被证伪)的理论,引力就是宇宙中最弱的力。但它在天体运动中却占主导作用,道理很简单:宇宙是电中性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