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uelHan
发表于 2015-8-1 00:43
xphh 发表于 2015-7-31 21:47
数据看不懂,什么单位?地球的引力控制范围比金星还小?木星和土星的最小?想不通。
...
举例,地球27.2这个数:
地球轨道14960万km,金星轨道10820万km,轨道间距4140万km;
地球L1、L2点均约为150万km多,金星的L1、L2点低一点,金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的自由区间宽的3850万km,除以150万km,即27.2是也。
这个数字越大,说明轨道间距越大,或该行星引力范围越小。
反之,这个数字越小,比如木星,因为引力强大,与火星轨道之间的间隙虽然很大,但他可以影响到1/10以外那么远。
理论上,这个数除以2,是区间内可以存在同级别行星的极限数。
SamuelHan
发表于 2015-8-1 00:51
xphh 发表于 2015-7-31 21:47
数据看不懂,什么单位?地球的引力控制范围比金星还小?木星和土星的最小?想不通。
...
举例,地球27.2这个数:
地球轨道14960万km,金星轨道10820万km,轨道间距4140万km;
地球L1、L2点均约为150万km多,金星的L1、L2点低一点,金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的自由区间宽的3850万km,除以150万km,即27.2是也。
这个数字越大,说明轨道间距越大,或该行星引力范围越小。
反之,这个数字越小,比如木星,因为引力强大,与火星轨道之间的间隙虽然很大,但他可以影响到1/10以外那么远。
理论上,这个数除以2,是区间内可以存在同级别行星的极限数。
SamuelHan
发表于 2015-8-1 10:51
xphh 发表于 2015-7-31 21:47
数据看不懂,什么单位?地球的引力控制范围比金星还小?木星和土星的最小?想不通。
...
例:地球27.2即金星与地球间的不受控区间比地球引力圈(L1或L2的150万km)大27.2倍。
这个数字越大,说明行星间不受控区间越宽,或说明该行星的引力作用范围越小。
SamuelHan
发表于 2015-8-4 14:02
本帖最后由 SamuelHan 于 2015-8-4 14:27 编辑
zenghan 发表于 2015-7-31 11:54
但是我记得天文学期刊有人提出过这样一种观点:有热木星存在的恒星系统,存在地球类天体的概率几乎为零, ...
有关“弹射”出去或“挤压”进去的奇葩说法,我建议多看一些有关轨道力学的书,这里上传几个图玩玩:
这是拉格朗日点
这是马蹄形轨道
以上都是直接维基来的,加工一下画得细致一点:
可见所谓的“弹射”出去或“挤压”进去不外乎是第三天体在大行星的马蹄形轨道上穿插而行的描述。
因为主星引力很大,在主星L2_L3间都是主星的绝对引力范围,可以形成新的行星或伴星;
而行星引力较小,L1_L2一半以下的轨道直径内才是行星的绝对引力范围,才可以形成卫星,很多大行星的高轨小卫星阶是在这个边界上。
再大的行星或半星,无论怎样玩“弹射”或“挤压”都“弹”不到比L2更远的地方,也“挤”不入比L1更低的轨道。
除非行星的轨道很低,以至L2、L3都非常贴近主星,才会没有形成新行星的空间。
比如一个太阳质量的恒星和一个十倍木星质量的行星,除非轨道半径为小到0.0545Au,令L2点降到0.85R=69.5万公里,才会“挤压”到没有形成新行星的空间。
但即便如此,外部形成行星的空大大的有,不信就找Kepler-413ABb看看,双主星外都可以形成行星,更何况热木星的外轨呢。
所谓的“弹射”出去或“挤压”进去只不过是科学家给煤体小编们的科普说法,作为天文爱好者应该有这样的功底,不要让煤体萌小编的奇葩说法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