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enix 发表于 2010-10-2 14:22

同意15楼的意见,地理优势肯定存在,但只是地利,日本小小的国家,从事真正意义观测的人怕是比我们这个大国要多得多得多得多,再一个有地利的点上,有一个相对高密度、高水平的观测群体,发现的几率大于我们也就是正常的了。

由此可见,我国能有一个独立发现的难度有多大,意义有多大。在此表示祝贺。

北极狼 发表于 2010-10-2 15:38

回复 15# BA2CR


    唉,悲哀啊,中国这个普及率几乎为零啊,有一点弄天文的都搞高精尖了,这一类的太少了,难道是他们先这样没有很大的直接受益吗

北斗巡天 发表于 2010-10-2 15:43

小日本::46::.................

wb34 发表于 2010-10-2 16:04

再次祝贺孙.......::070821_01.jpg::

BA2CR 发表于 2010-10-2 16:14

回复BA2CR


    唉,悲哀啊,中国这个普及率几乎为零啊,有一点弄天文的都搞高精尖了,这一类的太少了 ...
北极狼 发表于 2010-10-2 15:38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爱好者意识的问题,以变星观测为例,有些变星仅仅靠肉眼观测就可以,不需要任何器材,掌握变星的观测方法也不难,有一个星期就够了,但国内有几个人观测呢?现在数码相机很普及,有好设备的人也很多,搜索银河新星只需要一个数码相机+镜头+带电跟的赤道仪,很多人都具备条件,但真正进行的人极少,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能常年坚持的人恐怕就寥寥无几了。反观天文摄影,很多人连基本的摄影常识都不是很清楚,甚至连使用的器材都不是很熟悉、不会操作,也去搞天文摄影,这样能拍出什么好照片呢?

soho1138 发表于 2010-10-2 17:50

银河系新星的观测和发现的门槛还是比较低的,很多人具有这个基础。楼上说的很对,要想发现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并且要有好的心态,持之以恒的决心。
这次抢在我前面的那2个日本人,都是70高龄了,他们明天熬夜拍摄熬夜看图,这种毅力还是让人钦佩的。

AJJ 发表于 2010-10-2 19:37

等我再修炼一阵子~~就和大家一道努力力克小日本~~

蠕洞 发表于 2010-10-2 20:50

祝贺啊,这两天在群里一直关注

609991841 发表于 2010-10-2 21:49

哇塞哇塞

强啊,继续加油,小日本滚远远的

crddcrdd 发表于 2010-10-2 22:25

恭喜了。是新疆高兴的天文台吗?

shiaki 发表于 2010-10-3 00:28

同为天文爱好者,就不要把民族情绪带进来吧.不过这个确实很了不起,期待国内爱好者更精彩的发现,也希望我国的爱好者有朝一日能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咱国内各个台站有没有人去拍光谱?

capa1983 发表于 2010-10-3 00:34

有一方面原因,是楼上没有提起的。就是天气状况。这也和地理位置有莫大关系。星明天文台所在的位置算是得天独厚,而且更得人和——我所知道的,便有高兴老师,王利东老师等坐镇。我们大部分爱好者的要不处在城市,受光污染毒害,要不就是农村的穷人。何况我国东部、南部大部分地方的晴天率也一般般。要从事比较系统的天文活动,其实也为难得很

BA2CR 发表于 2010-10-3 07:01

LS的话有些道理,但没有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大,阴雨区不可能覆盖全境,如果我国的爱好者从事这些观测的人比较多,即使按最少的算,如果每个省有两三个人观测搜寻的话,全国就是很大的数量,日本的爱好者在天气方面和我国相比没有任何优势,日本全境(或绝大部分)阴天也是常有的事,这就全军覆没了。如果赶上日本全境(或绝大部分)阴天的时候,而这时又有新星出现,我国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爱好者哪怕有一个人在观测搜寻的话,我们就完全有可能抢在日本的前面。

tian1tian 发表于 2010-10-3 08:10

比日本晚了多久?

这个的确要天天拍才行,还要及时比对::yun2::

北极狼 发表于 2010-10-3 17:02

回复 25# BA2CR


    为生存而奔波的人太多了,仰望星空的人少了,也就是我那么大的学生时间富裕了,

北极狼 发表于 2010-10-3 17:03

回复 25# BA2CR


    “欢迎加入掩星观测群21001000”,你是张学军?我是群里刘昱峣啊

gsun 发表于 2010-10-5 21:33

::070821_09.jpg::

bawind 发表于 2015-8-31 16:27

日本的人也是退休后才有这么多时间精力去搞这个观测发现,我们这边的老人退休后就是麻将,老人中心玩牌九,但是估计等70后的人退休了,就开始有这种晚年追求的人了。现在70,80后仍在努力工作挣钱,照顾家庭,到处旅游,这些比较i“浅层”的生活当中。其实生活中,玩摄影的人多如牛毛,但是有目标追求的不到百分一,玩天文的其实不小,包括好多是学生,但是客观因素,学生做到发现新星,或者搞高端天文摄影的概率,非常小。我们市的一个天文爱好者群,200多人,一个月都无见一个好作品有人发下,其实多数人都是,冲动时玩一玩,真正花时间,心思,毅力的极小极小.

rottenweed 发表于 2015-9-1 16:41

已故的周兴明(当时目视搜索彗星还不像今天这样几乎被几个巡天计划给斩尽杀绝)说过,世界上有经验的目视彗星搜索者大约300人,其中有大约100人集中在日本。而日本时间又比中国早1小时。所以,中国在这种发现上想领先日本很难。
他当年的建议是转向南方,利用中国国土广大,能看到在日本不能看到的大片南方天区。不过,另一个爱好者大户就是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也比中国早那么一两个小时。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星明天文台,独立发现m31系外新星,Nova M31 2010-0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