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海洋的处于宜居带的行星,可能进化出生命吗?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AxMDY4ODgw/v.swf这个是2005年美国制作的一个视频,对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展开科学的想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打开看看。 按理说,如果没有海洋的话就几乎没有降雨,你可以想象西北的那些少雨干旱地区,仅仅是因为那些地方距离海洋遥远且有众多高山阻隔,就造成了极少降雨非常干旱的气候,如果一个类地行星海洋面积太小,或者只有零星的小海、大湖,甚至基本没有海洋,那她上边的干旱程度就可想而知了。这样的地方也许会有生命诞生,但肯定都是非常低等的,所以不知道影片中的那些虚构出来的高等生物的推测依据在哪儿? 有空下来看一看,增加知识!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AxMDY4ODgw/v.swf
有低级生命与高级生命,本身区别就极大。按我们地球自己的生物圈来看,低级生命能够适应相当严酷的环境(应该是数十亿年进化的结果),但高级生命现在的要求是极高的。也许我们这样的智慧生命进化到未来,可以适应无穷的环境,但现在毕竟还不行。
但是本文的开始部分不是很合理吗?
不过我要说,假如我们已经具有了如此强大的宇宙飞船,理应载人到达。既使无人的,系统也应该足够先进,像第一个行星探测器那样的故障,基本就是为了有趣而特意编造的。
老实说,如果我们真的已经具有视频中那样大型飞船到达其他星球的能力,基本上征服这个星球已经必然。问题只在于,我们是否应该去征服这个星球?
视频其实以前看过,只是你的视频比较全面,内容多得多。 事实上,我认为首先要进行的不是释放行星探测器,而是对星球进行整个电磁波段的探测,军事卫星一样的能力有的是吧,所以根本无需进入大气层,就能获得生物圈是否存在以及地面是否存在高级生命的详细信息。
然后应该释放的是在大气层中高空飞行的和纳米级的地面探测器,像视频中的大小的探测器,应该在最后才释放,保证最高的效率。
对于视频后面那段,我肯定是不同意的:以我们现有技术,根本无法对一个系外行星进行如此探测。等我们有了这样的技术,我们早已对其有了深入了解,至少对其大气组成、是否有良好的水圈是很明白的。最后这么SB的探测器被土著人打下来了,权当看科幻电影吧。 回复 4# gohomeman1
低级生命的普遍适应性关键的原因是其没有发生进化,进化的都是为了适应更复杂的环境。
很多星云里面就发现了氨基酸的光谱,我认为类似病毒的生命宇宙中很多地方都有 应该说,最后一段交流的视频简直愚蠢透顶。当然这是编造的视频,不过也说明科学家研究是很擅长的,真正搞交流,显然不咋的。假如以后真正要交流,希望不要先把自己的老底给人家看了;至于判断是否属于智慧生命的能力都没有的探测器,还是不要乱去交流的好。 本帖最后由 zhangyf1997 于 2010-10-16 10:41 编辑
这不就是我以前看过的电影《异形星球》吗?电影里的探测器最终都死得很惨~~~ 来学习一下增长知识 回复 9# zhangyf1997
应该说,是死得很SB。人类花这么多成本却只有这么个垃圾的结果,主持项目的人该不该问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