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man 发表于 2010-11-1 22:51

仙游谷的星迹和继续未完成的M31

南方一年中唯一一个拍星季节到了,周末的晴天怎能错过,即使凌晨1点之后就月光光了,周六晚还是奔向了观星据点仙游谷。
原计划当晚用5个小时的总曝光时间终结(当然是指现有器材下)老目标M31,但由于一连串“自作孽”式的误折腾,导致最终曝光时间只有2小时,且由于沮丧天亮后未拍平场就收了器材,回来借了两张相同主镜、相同单反但平场镜不同的平场想冒充一下,未果----叠出来的片子效果还不如没加平场的。
好吧,看在2小时好歹也是我拍M31以来最长一次总曝光时间的份上,处理了一晚上,出了两个版本:一个正常版、一个暴力版。留此存照。
同晚还架了个相机对着北方低空拍了几百张30秒的片子,叠了个星迹、做了个斗转星移的视频,视频太大没地方传,星迹贴个。

顺便提个疑问:
不同日期拍摄的同一个目标的片子,拍摄温度不一样,搁在DSS里叠加时,暗场咋整?不同日期拍摄的暗场一块儿扔进DSS会不会让DSS神经错乱?

上图。
M31----Super 90 APO+AT2吋平场镜+EQ6 Pro+500D,60JDS+840K导星,ISO1600 600s*12+暗场2,拍摄期间温度约12°,后期DSS+PS
星迹----D80 ISO1600 30s*426,前后拍摄时间约4小时,星迹之间的那个明显断点是...D80没电了

shiyitan 发表于 2010-11-1 23:28

挺漂亮的::070821_19.jpg::

niceskyliu 发表于 2010-11-1 23:47

漂亮!我也想拍出这样的效果。维纳斯的行星

公爵M16 发表于 2010-11-2 00:22

废话不多 发表于 2010-11-2 10:25

不同时间拍的片子在叠加之前就用各自的暗场处理,完了再叠加

goodman 发表于 2010-11-2 10:48

不同时间拍的片子在叠加之前就用各自的暗场处理,完了再叠加
废话不多 发表于 2010-11-2 10:25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在DSS里如何做到?

jxsky 发表于 2010-11-2 10:54

只注意到东南方光害超大,还真没注意到北方也有这么多光害:L

无我相 发表于 2010-11-2 10:55

期待视频.改天上门索取.

coolboyyao 发表于 2010-11-2 10:58

很漂亮的M31,楼主威武!

废话不多 发表于 2010-11-3 02:11

回复 6# goodman


    ::070821_19.jpg::
举例说明:假设分2天拍了2组图和2组暗场
先在DSS里处理图1和暗场1,得到结果1,保存,清理现场。。。(就是把选择的图都删了)
然后在DSS里调入图2和暗场2处理,得到结果2,保存,清理现场。。。
然后把结果1和结果2调入DSS进行合并处理得到结果3,也就是最终结果,因为前面的图已经各自叠加过暗场了,所以最后的叠加不需要暗场的存在。

goodman 发表于 2010-11-3 12:59

回复 10# 废话不多


    分别叠加后的图片再继续叠加也可以的是吧,下次来试试看

l_clove 发表于 2010-11-3 13:03

只有小双筒,看M31就是一块云。

心懋 发表于 2010-11-3 14:05

漂亮,我是新手,请问楼主2个业余问题:
AT2吋平场镜是啥
用500D+Super 90 APO拍M31,为啥还要60JDS+840K导星,透过相机取景器难道不能直接看到M31吗?

goodman 发表于 2010-11-3 16:50

回复 13# 心懋

大家都是新手过来的。

答:
1.AT品牌的两英寸接口平场镜。不加平场镜照片四个角的星点会拉长成长条形,加平场镜修正后整幅照片各处的星点都会是圆的。
2.你说的是寻星不是导星,导星是长时间曝光时用来修正赤道仪的偏差的,无导星拍摄难以曝光太长时间。

心懋 发表于 2010-11-3 17:03

回复心懋

大家都是新手过来的。

答:
1.AT品牌的两英寸接口平场镜。不加平场镜照片四个角的星点会拉长 ...
goodman 发表于 2010-11-3 16:50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解答,基本意思清楚了,还是要实践才能真正理解

goodman 发表于 2010-11-3 17:06

嗯?刚发现,论坛贴图,怎么会被论坛“擅自”降低画质?我上传的图片画质哪有这么差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仙游谷的星迹和继续未完成的M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