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今年下半年发射 2020年前将建成空间站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11-3-1 22:35 编辑2011年03月01日17:01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任沁沁 罗沙)中国将在2011年下半年进行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飞行试验。全国政协委员、神舟飞船原总设计师戚发轫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透露,2011年下半年,中国将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随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与之进行第一次无人交会对接。神舟九号、十号飞船将择机发射,并全面完成交会对接任务。
交会对接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个阶段即建立空间实验室所需关键技术之一。戚发轫告诉新华社记者,“天宫一号”重约8.5吨,寿命2年,在其运行的2年时间里,将先后有神八、神九、神十飞船与之交会对接,结束任务后飞船将返回地面。
他说,“天宫一号”发射上天后的2个月时间里,将验证其性能。如果运行稳定、工作正常,无人飞船神舟八号就会随即上天,追着“天宫一号”,两者进行首次无人对接试验,对接之后共同运行一段时间之后,二者分离,神八返回。
戚发轫介绍说,神舟系列飞船从神舟八号开始有了许多技术改进,首次转入批量生产,成为一种崭新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其中,交会对接功能是其最主要的特色,航天员还可以根据电视图像操纵飞船,使其紧跟目标飞行器。此外,飞船上也将搭载一些试验项目。
在经历两次无人对接后,神十飞船将载人上天与“天宫一号”进行有人交会对接。“当然,这个任务也可能直接由神九进行,如果神八进行的第一次无人对接顺利的话。”戚发轫说。
成功的有人对接试验是怎样的呢?戚发轫生动地解释说,要让“天宫一号”与神舟飞船完全对接契合,航天员能从飞船直接步入“天宫一号”,飞船和目标飞行器组合体能完美联合飞行,最后航天员还能到回到飞船。交会对接试验结束后,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分离,还能安全返回地面。
在具备出舱、交会对接、补加、再生式生保四项关键技术后,中国空间实验室阶段的任务就全面完成,并逐步发展成为空间站的核心舱或者实验舱,增加太空实验的项目和种类,为建成空间站奠定基础。
2020年以前,中国将有自己的空间站。“届时,飞船可以挂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宇航员想回来,就坐着飞船回来。”戚发轫说。
戚发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他不仅亲自参加了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工作,也主持了实践一号、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风云二号、东方红三号等6种卫星的研制。1992年起,他开始担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
神舟飞船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站2020年前将建成
2011年03月01日16:45新华网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任沁沁 罗沙)2020年之前中国将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即建成中国空间站。全国政协委员、神舟飞船原总设计师戚发轫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透露,该空间站将包括一个核心舱、实验舱和货运、载人飞船。
戚发轫告诉新华社记者,2020年前,中国将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轨组装成有中国特色的载人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空间应用。
他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实现多人多天飞行、安全返回和精确落点。这个任务神五、神六已圆满完成。
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这一步需要突破四个关键技术:首先是出舱技术,该任务已由神七完成,中国自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全面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其次是交会对接技术,2011年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天运行,在2年左右时间里,神八、神九、神十飞船先后与之交会对接,结束后飞船返回地面;第三是补加技术,将研制一艘货运飞船,为航天员补给水、空气、设备、原料等补给。该货运飞船是无人飞船,运货量大于载人飞船,有交会对接的能力,可与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第四是建立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空间站不能只依靠飞船运送物资,必须研发再生系统,例如用水需要再生净化空间站宇航员的汗水、废水甚至小便,实现可循环使用等。
戚发轫说,“天宫一号”是空间实验室的特例,主要为了完成交会对接任务,而“天宫二号”则完全是小型空间实验室,科学家、航天员们将在里面展开各种工作和试验。目前,“天宫二号”技术方案已经完善,研制工作正在顺利进行,将解决一定规模、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随着空间实验室体积的增大、可靠性的提高,“天宫二号”将逐步发展成为空间站的核心舱或者实验舱,增加太空实验的项目和种类,为建成空间站奠定基础。
具备了这一切,中国才有条件展开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即建立空间站。戚发轫说,空间站需要长期有人照料,使用寿命能达到10年左右,容积也比较大,仅核心舱就有20吨。“目前最需要的技术支持是长征五号大运载火箭”。
他说,届时将有2到3名航天员长期照料空间站,其中可能有一名女性。此外,中国空间站将面向外国、港澳地区科学家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戚发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曾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 ::070821_09.jpg::期待已久了!!哈哈!!!每次看到这方面的消息~我都很激动 顶,中国终于有空间实验舱了,希望早日建成。 建议在自建空间站的基础上,还要寻求国际合作,加入国际空间站计划。 回复 6# sonic5188
天潮单干,根本无意在这方面进行任何国际合作 回复 7# gliese581
应该不是我们无意,是美国等不让我们参与合作(某位牛人说的)。 米国若能让中国参与ISS的建设,就不会限制高科技的技术和产品输出中国还高调宣扬“中国威胁论”了~::070821_05.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