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灵宝投资2588万建造28米高“天下第一老子”像(组图)
本帖最后由 meteorobs 于 2011-3-25 16:40 编辑河南灵宝投资2588万建造28米高老子像(组图)
2011年03月19日07:29新华网
http://i0.sinaimg.cn/dy/c/p/2011-03-19/U3938P1T1D22143568F21DT20110319072919.jpg
3月18日,老子圣像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揭幕。
http://i2.sinaimg.cn/dy/c/p/2011-03-19/U3938P1T1D22143568F23DT20110319075912.jpg
3月18日,老子圣像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揭幕。
http://i2.sinaimg.cn/dy/c/p/2011-03-19/U3938P1T1D22143568F1394DT20110319075912.jpg
3月18日,老子圣像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揭幕。
3月18日,老子圣像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揭幕。老子圣像高28米,重60吨,为紫铜锻造贴金,总投资2588万元。函谷关是老子著述《道德经》之处,
也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目前已建成为一个融军事文化和老子文化为一体的人文景区。新华社记者 赵鹏 摄 河南灵宝市“老子天下第一”,老子很生气
2011-03-21 12:23 南方报网
作者:何勇
3月18日,老子圣像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揭幕。老子圣像高28米,重60吨,为紫铜锻造贴金,总投资2588万元。(3月19日《汕头特区报》)
不管是为了镇纪念老子和传承老子思想,还是借机推荐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以名人为依托赚钱,将老子和老子像当招牌招揽游客,打造紫铜老子像本身都无可厚非,并无不妥。
不过投入2588万元的巨资,打造重达60吨、高28米的天价老子圣像,就不应该,就是错误之举。假如地下的老子有知的话,恐怕会很不高兴,很生气,因为此举与老子长久宣扬的道家思想背道而驰,更谈不上是传承老子思想。
了解老子思想的知道,老子在消费思想上,一直主张粗茶淡饭、极其朴素的节俭生活,提倡节约,呼吁统治者关心和重视庶民生活,为庶民摇旗呐喊,反对贪欲和奢侈浪费的生活,并将节俭作为立身处世的重要法宝。换言之,从老子节约思想角度和当下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角度说,打造天价紫铜老子像,均不符合节俭、节约的主张,是典型的奢侈浪费行为,与老子的一贯主张可谓是格格不入,老子很生气不足为怪。另一方面,老子作为圣人,当然希望后人传承其思想的精华部分,但是天价打造一座紫铜像,摆在山上,当玩物,让老子整天日晒雨淋,风吹雨打,供游客玩赏,而不宣扬其思想,是人都会很生气,太不尊重老子。
再者,政 府大手笔投资2588万元打造一座老子像,这种耗费纳税人大量钱财造一座紫铜像的做法,不管是从法律程序角度说,还是从情理上讲,或者是从保障纳税人口袋角度讲,决策程序都应当公开,而且都应该得到纳税人的批准。不说召开听证会,让纳税人决定是否打造天价老子像,最起码应当经过人大的批准,而不是个别领导为了发展旅游业,拍拍脑袋就决策建造千万元老子像。从这个角度说,打造天价老子像,纳税人也很生气、很伤心,心疼自己的人民币就这样白白被老子用掉了。
事实上从成本计算来看,天价紫铜老子像可能存在严重的腐败行为。紫铜老子像重60吨,投资2588万元,简单计算下,平均一吨紫铜40多万元,差不多是市场上紫铜价格的10倍左右。即使加上打造费用、运输费用等其他费用,也达不到这个价格。如此高成本的紫铜老子像,不能不让外界怀疑中间有腐败猫腻。笔者以为,纪检部门应当尽快介入调查,还纳税人一个明白账,不能让纳税人钱财白白浪费,更不能让腐败分子逍遥法外。
建个小一点的不行啊,劳民伤财,都是纳税人的血汗啊!!!
如果老子看见了老子圣像
2011年03月21日东方网吴祚来 文化学者
3月18日,老子圣像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揭幕。据报道,这尊老子像高28米,重60吨,为紫铜锻造贴金,总投资2588万元。传说函谷关是老子著述《道德经》之处,也是我国历史上建制最早的雄关要塞,目前已建成为一个融军事文化和老子文化为一体的人文景区。
看到这则报道,我立即想到,如果老子见到了自己这尊雕像,会如何感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像可像,非常像?主张无为而无不为的老子,碰到为所欲为的地方政 府,肯定不会觉得自己是老子。谁敢在财大气粗的地方政 府面前,自称老子呢?
一家网站转载的这条消息之后有数以千计的跟帖,主要内容都是批评当地政 府不惜纳税人财力打造这样的文化形象工程。网友追问,这样动用巨资,经过了怎样的程序,当地人大是怎样通过的?它是为经济回报呢,还是仅表达对一位古代先贤的敬意?如果是违规建筑,是否应追究相关领导人的责任?
这几年祭祀先贤名人之风盛极一时,考古学家尚且不知的古人出生地、出生时间,地方政 府却了如指掌,有时请一些专家来走穴式论证,有时就在相关新闻里加入“据专家考证”或“据史料记载”,一道借古还魂的大餐就呈现在世人面前。然后就是大造声势,就是营销与大兴土木,以及圈地招商。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是提升了地方文化知名度还是成为文化泡沫,都不得而知。几年之后,那些签字搞文化工程的领导们就易地为官了。
孔子拜访过老子,回家后对弟子说,他就像传说中的龙一样。老子不喜欢多言,他所有思想用五千个字表达了,不复赘言。世人都知道强大、财富、权力、作为的价值,但老子却发现了另一面的价值,就是反价值:“反者道之动”。不强大、不富贵、无权力、不作为,更能给社会幸福和平安宁。如果地方政 府真心诚心尊重老子,或读懂了老子,还会干这样愚不可及的劳民伤财的事么?孔子说祭神如神在,你既然拿老子当圣贤,为什么心中没有老子的道德精神呢?
中国史载的第一个盛世是文景之治,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社会极度贫困,连他自己想找四匹同样颜色的马都不可能。而他采用的国家指导思想是道家,是黄老之术,无为而治。汉文帝与汉景帝之所以能开创伟大盛世,就是承袭了高祖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
汉文帝的无为,主要是不擅用权力,不去造大皇宫、大城墙,而让百姓有所作为,开山林水泽之禁,让百姓获得更大开发空间,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自后,三十税一遂成汉代定制。他还废除区域间商业税费关卡,使贸易自由便捷。而自己宫中生活则极其简单,有一次他想造一个露台,当得知预算大约要花费百金——相当于中等人家十户的产业,就放弃了修建计划。汉文帝去世时,也薄以瓦葬,即陪葬之物是简陋的器皿。
用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统治国家,结果如何呢?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初至文景之治的70年间,百姓富足,仓廪堆满了粮食,来不及食用,甚至多到腐烂,国库里的钱财也太多,串钱的绳子都朽烂了。
是用老子朴素的政治思想,使我们回到社会常识,还是用老子大造形象工程?灵宝地方领导选择了后者。皇权时代的君王,尚知爱惜民力,不肯花百金造露台,而当代人民公仆们,却花费数以千万计的资金,造一个巨大的塑像,这让老子情何以堪?但倘若把这些钱用来建希望小学或投入当地社保、医保中,固然造福百姓,但可能就没有影响力,对地方掌权者没有好处。集当地之财力干一件大事,就是造圣贤巨像供世人膜拜。
有时我想不明白,西方古代圣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文明史上也是闪烁的巨星,为什么其国家百姓没给他们造出巨大的塑像呢?原因应该只有一个,在中国,地方政 府的公权力实质没有任何力量制约,任何动议都可被人大、政协举手表决通过。上级政 府发现问题时,他们事情已经做出来了,就等着剪彩与报道了。
看起来是给老子塑像,其实是给地方政 府这个老子自己树像。像越高大,百姓越要仰视,仰视的仍然不是老子,而是地方政 府的公权力。 有什么奇迹加成~ 老子生气以后,不知道后果严重不严重。::0015:: 老子据说是孔子的老师,还和中医有一定渊源,是个伟大人物,但他不张扬,喜欢过恬淡虚无的生活,不像灵宝市府那些人那样张扬,话又说回来,花那么多钱,老百姓情愿吗 楼主小心被跨省哦,有一回跨省抓捕发帖网友就是灵宝干的 挺俗气的,这种黄金颜色,土气得很。
弘扬中华文化,是好事,如果沾上铜臭气就没意思了,以这座偶像为赚钱的工具就背离“不忘老子,不忘本,弘扬中华文化”的本意了,兴许搞这个黄金偶像的人本来就没有这个“本意”。 我可以很郑重的告诉大家,在河南的某些,所谓的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吹出来的,去了你就后悔,为了一个“历史”和“文化”面子,别说花几千W去弄个老子像,就算几个亿,他们也能花的出来!
钱从哪里来?!不去黑咱们这些老百姓,他们能花这么多钱吗?!
我们老家,县里为了能成为省级文明县城,一年花掉17个亿啊!!
说是去修路,盖房子,盖广场,结果弄的满县城,每天都是兰州一样的风沙漫天,下了雨路上就跟黄河一样的泥泞。道路时时刻刻都在拥挤塞车,满眼的垃圾堆和臭水沟,每条路上都有数不尽的建筑垃圾堆在那里,别说你开车了,你骑个电动车,你都觉得路很难走。安在每个路口的交通灯和摄像头都是摆设,红灯了,那些三轮车和公交车,玩了命的闯红灯,一辆车过去,漫天的灰尘。
这就是每年花掉17亿换来的“文明县城”,县委书记还夸下海口,要在十年以内,把县城打造成三面环水,超越平舆的绿色现代化县城!!
他还说什么,还说要“远学上海,近超平舆”的口号!
真扯淡!!!!!!!!!!!!! 当年的河南民权,为了一个“庄子故里”的名声,跟山东菏泽争得你死我活的,花的钱还少吗?! 半夜两点,亲自考察名胜古迹~ 老子好高!::070821_13.jpg:: 半夜两点,亲自考察名胜古迹~
家猫战斗力 发表于 2011-3-26 02:19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家猫同好辛苦了~~~ 一般辛苦~ 我可以很郑重的告诉大家,在河南的某些,所谓的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吹出来的,去了你就后悔,为了一个“历史 ...
风和瓒 发表于 26/3/2011 01:44 AM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不是已经有不少评论说这些疯狂申遗或改名或立什么历史名城的目的都是敛财吗?现在我国国民下层为争取最低工资为三餐挣扎的是钱,中层追楼价还房贷车贷油价买LV的也是钱,高层携款外逃炒楼暴利疏通的也一样是钱,只是后面有几个数位的差别而已。
不过高层的已可以用天文单位来计算了,姓张的运输局局长有28亿美元存款,折合人民币为122.8292889天文单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