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那边每天都想你”:祭祀网站推逝者复活业务引争议
2011-03-31来源:南方都市报http://info.zh28.com/d/file/zhuhai/zhsh/2011-03-31/32b1be0f773a7f2114243a0f9b651da1.jpg
进入天堂公墓网后,点击逝者遗像,会出现动态的视频,逝者的嘴部和眼部都会有动态变化,仿佛“开口说话”。南都记者 陈坤荣 摄
只需付钱就能让死去的亲人开口说话?这种荒诞的事情在无奇不有的网络世界真实上演了。日前,珠海一家知名虚拟祭祀网站推出了一项雷人的“逝者复活”业务,市民只需支付最低199元就能通过网络与死者“对话”,对话时间越长收费金额越高。网站老板是争议缠身的贾永清。他表示,此举旨在满足市民对死去的亲人的思念。目前已有十余人购买了此项服务。事件在珠海坊间激起热议,市民有赞有弹。反对者认为“逝者复活”纯属炒作,而且让逝去的人不能安息。支持者则表示,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不同的悼念方式,这种方式很有创意。
网络叫卖“逝者复活”
推出这一雷人服务的是珠海一家名为天堂公墓的网站,主打虚拟祭祀,创建于2010年。网站记录显示,目前其已有31万余名注册会员。日前,有读者反映,近日只要点击该网站任何一个虚拟纪念馆,页面便会弹出一个“复活重生”的选项,令人感到有些毛骨悚然。
而网站对该项目的介绍是,“为了把最远的距离化作最近的思念”,“您只需提供逝者的清晰照片,提交您想让逝者说的话,就可以让逝去的亲友开口说话,‘复活重生’”。其中,复活”一分钟以内,收费标准为199元。每多一分钟多加100元。
南都记者调查后发现,这种看似荒诞的“逝者复活”业务其实很简单,先由购买者提供逝去亲人的照片和想让对方说的话发到网站,支付一定费用后由网站通过后期制作、配音变成一段段视频,从而实现开口说话并与购买者“对话”的目的。
市民赞弹各半
作为一种新的祭祀方式,市民究竟如何看待贾永清推出的“逝者复活”业务?南都记者昨日随机采访了十余位市民,赞弹各半。“我很不喜欢这种做法,让逝去的人不能安息”,一位通信公司经理明确表示反对,称亲人既然已经死了,就应该让他安息,突然在网上蹦出来有些吓人,并认为只要亲人生前对死者好,就没必要寻求这样一种心灵慰藉。其它反对者则直斥此举纯属炒作,吸引眼球。“怀念死者应该放在心上,没必要多此一举,这种祭祀方式只是为了挣钱,没有什么意义”,市民鞠女士说。
不过,也有近半数受访者表示支持,认为这种祭祀方式很新颖,有创意,“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开放包容了,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不同的方式悼念死者,此举无可厚非”。
直击
“我在那边每天都想你”
网站记录显示,目前已有16人购买了该服务。记者随意点开了几段视频,大多能听到照片中的“死者”以有些飘渺的口吻说诸如“我在天堂那边过得很好”、“每天都想你”之类的话。经过后期制作,“死者”不光能说话,还能清楚地看到其嘴唇在动以及一些细微的面部表情变化,乍一听确实有些瘆人。
对话
贾永清:旨在满足对死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天堂公墓的创始人是珠海饱受争议的地产商贾永清。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对他并不陌生。贾因先后在马路边建造巨型阳元石雕塑、聘请免费性家教、认乞丐做干爹等一系列另类举动而轰动一时。
“逝者怎么能活过来说话?太荒唐了”,“逝者复活”业务在网上甫一推出,各种质疑声铺天盖地而来。对此,贾永清昨日接受了南都记者采访,称此举是他自己在国内首创,旨在满足一些市民对死去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制作视频让死者与亲人对话,让活着的人得到心灵的慰藉,并认为自己办了一件好事,“有些人因为亲人过世,十分怀念,希望亲人能活着,跟自己说说话,我这么做是满足了他们的梦想”。
针对质疑声浪,贾永清表示,由于认知、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选择纪念亲人的方式也都不一样,逝者复活作为一种全新的祭祀服务甫一出现难免会引起争议,有人反对,但一定也有人接受,随着社会日益开放、进步,相信越来越多的人都会接受这种新的祭祀服务。
贾永清说,“复活重生”业务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推出,目前已经有十几个人掏钱购买了该服务,说明市场已经逐渐认可、接受这一新事物,“有人还给网站写感谢信,说我们圆了他一个梦”。
专家说法
心理专家:不利于死者亲人走出悲痛
广东省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科干院医学教授、主任医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邹亚超认为,“逝者复活”的做法有利有弊,但仅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并不可取,它固然能满足某些特殊人群思念亲人的需要,但这种做法只会让活着的人更加无法忘记痛苦,容易勾起他们痛苦的回忆,不利于他们走出亲人死去的阴影。他同时认为,对于亲人,与其花过多时间、精力怀念死者,更应该珍惜与在世亲人的相聚,珍惜现在的生活和眼前人。 沈阳清明祭祀:网站新服务让逝者跟您“通话”
2011/04/04 [来源:华商晨报]
沈阳清明祭祀:网站新服务让逝者跟您“通话”
只要提供逝者生前照片和录音片段,就能制作出“对话”视频
晨报讯(记者 王艳莹)只要花199元,就能让死去的人“活过来和自己说话”。
珠海市一家祭祀网站推出的“复活重生”业务惹争议,有人认为“这么做打扰了逝者安息,也让生者更加痛苦”。
昨日上午,在外企工作的姜女士致电本报称,在网上看见一个祭祀网站打出了让死者“复活”的广告,让她非常惊讶。
记者按照姜女士提供的网址进入这个网站,发现这家网站确实推出了“复活重生”的特色服务,还明码标价:祭祀者只要支付199元就可以与逝去亲友“通话”一分钟,超出时段按100元/分钟加价。
随后,记者以祭祀者的身份与该网站工作人员取得联系。“您只要把逝者生前的照片和录音片段提供给我们,我们就会制作出与您‘对话’的视频。”该工作人员称,想让“复活者”说什么,购买者也可以提出要求。
据了解,活动推广至今已有10多个人花钱购买了该业务。
据了解,该网站是国内第一个推出“逝者复活”业务的,虽然备受争议,但网站坚称“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因为不少人失去亲人后,十分想念,希望亲人能活过来,我们通过后期制作,让他能看见死者亲人的音容笑貌,满足了他们的梦想。”
网站工作人员还为记者推荐几段公开视频,通过视频,记者看到“死者”以有些虚无缥缈的口吻说着“我在这边很好”、“你要好好照顾自己”、“我非常想你”之类的话。说话时,“死者”嘴唇一直在动,脸上还有一些细微的表情变化。
调查
80%受访者不愿尝试
记者就此随机采访了50余名市民,80%的受访者表示不愿尝试。
■观点1:有点自欺欺人
“人已经没了,再让他说话,我感觉有点自欺欺人。”29岁的王女士表示,虽然非常想念过世10多年的父亲,很想听见他的声音,但不会花钱去做这个。
64岁的赵大爷更是认为:“这种行为已经扰了死者的清净,生者看多了也痛苦。”赵大爷认为花钱去买这种服务没有任何意义。
■观点2:也许能慰藉心灵
也有近10人表示愿意尝试。“这和在家听逝者的声音是一样的,只是通过网站能制作得更精美一些,我觉得这没什么。”一名小伙子告诉记者,现在是一个创意频出的时代,出现什么都很正常。
“我相信有极个别,特别是那些刚刚失去亲人的人会愿意花这份钱,因为能听到声音,也许是他们惟一的期望。”被访者张女士表示,这种方式也许能慰藉这些人的心灵。
专家
过度依赖不利于走出阴影
就此,记者采访了沈阳同仁心理咨询中心的张峻铭。
张峻铭表示,每个人的祭祀方式不同,但大家要得到的都是心灵的慰藉、哀思的寄托。所以有人花钱购买“逝者复活”,从心理学上讲,确实有这种需要。但如果长期依赖,就会影响到生活,“毕竟反复和‘死者’对话,会加深失去亲人的痛苦,也不利于走出亲人死去的阴影”。本报记者 王艳莹
网络“逝者复活”,一场噱头秀!
四川在线 (2011-4-5 10:23:43) 来源:四川在线-麻辣烫评论清明节期间,珠海一家虚拟祭祀网站推出了一项“逝者复活”业务,市民只需支付最低199元就能通过网络与死者“对话”,对话时间越长收费金额越高。(4月4日《华商晨报》)
只需付钱就能让死去的亲人开口说话?这种荒诞的事情在无奇不有的网络世界还真的上演了。市民有赞有弹——反对者认为“逝者复活”纯属炒作,而且让逝去的人不能安息;支持者则表示,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不同的悼念方式,这种方式很有创意。我认为,这种打破常规的所谓创意,实际上是不折不扣的噱头秀!
首先,人死不能复生,“逝者复活”是自欺欺人。与其说是通过网络和逝者通话,不如说是网站工作人员先收了你的钱,然后在通过技术手段让逝者看起来像在说话,这样一来,逝者的表情和语言控制权实际完全掌握在网络工作人员手里,而他们看重的则是生者手中的钱,复活“1分钟以内,收费标准为199元,每多1分钟多加100元”,不就是明证吗?试问,当看到“死者”以有些虚无缥缈的口吻说着“我在这边很好”、“你要好好照顾自己”、“我非常想你”之类的话,尽管说话时“死者”嘴唇一直在动,脸上还有一些细微的表情变化,但那真能代表逝者本人吗?很显然,人没了,再让其说话,是活人玩起来的游戏,和逝者没任何干系。
其次,与逝者通过网络对话,容易激发生者的痛苦情绪,同时干扰逝者的清净,花钱买这种服务没多大意义。对生者来说,祭祀方式可不同,但最终目的还是缅怀和寄托哀思,以期得到心灵慰藉。让“逝者复活”,很容易让生者产生“逝者音容笑貌依然在”的错觉,从心理学上讲,这会加重悲伤,不利于用舒缓的心态来积极面对,如果长期依赖这种办法,不但浪费钱,更会让自己沉溺到一种“飘忽忽”的状态中,甚至影响生活。更何况,这种做法对逝者的清净来说,也是一种无意的干扰。与之相对的是,“逝者复活”网站的工作人员正在乐乐呵呵的数钱呢。
再者,作为一种新的祭祀方式,“逝者复活”这一雷人服务更多是炒作,吸引眼球。对该超现实的大胆祭祀方式,实际围观的人多,购买的人少。数据显示,该网站吆喝许久,只有10余人购买了此项服务,并未出现预期的“火爆”场面。当然,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开放包容了,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不同的方式悼念死者,此举无可厚非。但据《南方都市报》记者随机抽样调查发现,80%受访者不愿尝试。这充分说明,这种所谓的网络“逝者复活”,大多数人并不买账。
网络“逝者复活”,折射出来的就是一场噱头秀!对任何人来说,可以多花点时间、精力和创意来怀念死者,但更应当珍惜眼前在世的亲人,珍惜现在的生活。
作者:姜春康
编辑:盛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