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类木行星的内部构造
目前的认识是这样的:木星(类木行星)最外层是厚重的轻元素大气层,中层是广袤的液态轻元素海洋,核心是致密的固态轻元素内核,也可能是重元素的。那么,在“大气层”与“海洋”之间是否存在界限分明的界面?
比如将来对木星的深入探索时,是否可以从环木轨道上投送下去一艘“船”,使其可以漂浮于液态海洋表面(或以下)进行探测? 氢、氦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都很低,所以我觉得类木行星中的氢、氦应该是一种超临界态的,应该不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那种气液界面。 所谓的液氢海洋实际是SCF,它的密度和折射率都明显小于正常的液体,没有很明确的界面,而是逐步过渡的,再者没有哪个探测器能顶的住这种高温高压吧 目前唯一探测过木星大气的是伽利略号,深入到-132KM,400K,22bar
PS;如果早知要撞入木星,干吗不造结实些,可以探测的再深点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1-5-7 20:50 编辑
回复 4# gliese581
你的数据哪里来的,仅仅云顶下132KM,温度就到400K了,在下降一段不是要比云顶上升几百度,这个错了吧。 照这样的话,我们应该能在木星大气次顶层就能检测到轻金属的液态云层啊!伽利略和木星大气层的摩擦能产生数万度的高温,不知道怎么测周边云层温度。 回复 5# sonic5188
怎么算的,不过400K而已,哪来的上升了600度?而且这个深度数值是以1bar气压为0的... 觉得木星上的物态情况(还不是说外层的,甚至提到了内层的了)应该是较奇特的,不是地球上的常规的物态形式能解释得了的吧。 回复 6# gliese581
我是说再下降个200km不是要上升到几百摄氏度,不知道怎么测量出来的,环境气体分子辐射? 本帖最后由 gohomeman1 于 2011-5-7 21:21 编辑
如后面几位所说,过渡的地方是超临界态的,由于压力很大、温度也很高,这里其实还是气体,但是也可当做液态。
更深的区域由于压力更大,可以当做固态看,当然这种“固态”与我们的通常见识的固态有区别。
这些过渡区是突然的还是逐渐的,我了解不多,暂时不能说。 回复gliese581
我是说再下降个200km不是要上升到几百摄氏度,不知道怎么测量出来的,环境气体分子 ...
sonic5188 发表于 2011-5-7 20:49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不是有图么。。再下降温度就降低了。。 觉得木星上的物态情况(还不是说外层的,甚至提到了内层的了)应该是较奇特的,不是地球上的常规的物态形式 ...
李灼 发表于 2011-5-7 20:21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想也是这样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