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行星上的大气层的密度和什么因素相关联的?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2-11-22 22:14 编辑看到有关火星史前大气层的报道想到的问题。
考虑一下金星和地球,质量差不多,大气层密度却差了两个数量级。貌似大气层密度和行星的重力关联不大?这方面有什么公式么?
还有一个架空的问题,现在月球上基本没什么大气层,如果人为引入一个大气层,比如用空气、氮气或氙气,理论上,能够长期维持稳定的密度能达到球大气层多少?月面的大气压能达到多少? 本帖最后由 gohomeman1 于 2011-5-9 23:14 编辑
当然有关联,关键因素是两条:
行星表面的逃逸速度
气体分子/原子的热运动速率分布
另外,行星形成过程对大气的影响比较大。但地球大气的组成,与生命的关系极大。
这个以前讨论过的。金星的大气为何比地球浓密这么多?假如地球位于金星的位置,由于温室效应和海水的大量蒸发,同样会形成浓密大气层。假如金星在火星位置,其大气密度可能就会大幅度降低。
注意,分子的热运动速率中,如果有10%以上>逃逸速率,这个大气组分就难以维持了,最后留下的,基本都是明显<逃逸速率的大分子。
月球如果位于土星轨道或更远的地方,在其形成后,同样能维持住一个比较密的大气层。至于后面的那个问题,哪位物理好的算一下?
月球的逃逸速度是要明显小于常温下N2的热运动速度的吧,这样如果时间足够长的话,最终结果会是完全散逸,重新恢复到现在的状态 本帖最后由 sonic5188 于 2011-5-10 16:16 编辑
你问的这个问题和物理没有多大关系,倒是和行星化学有很大关联。
不是质量大大气层就一定厚,地球的大气还没有土卫六厚呢。。
我一直在强调,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的固碳作用,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浓度也会很高,
如何计算呢,将所有煤层、石油、有机物中的碳换算为二氧化碳,
当然海洋、常温下的岩石也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金星上就不可以了 回复 4# sonic5188
还是金星的位置不好,把海洋给蒸发掉了 查了一下,月球的逃逸速度大约是2.4km/s。 分子热运动速度怎么求呢?在网上找了一段算氧气的,貌似小于月球的逃逸速度啊。
氧气分子在20度下热运动速度是多少 浏览次数:1347次悬赏分:50 | 解决时间:2008-1-7 11:55 | 提问者:gudw
最佳答案 根据平均速度的表达式:
v=√(8kT/∏m-)=√(8RT/∏m)
=√(8*8.3145*293/3.14*0.032)
=√193960.8678=440.71m/s
上面m表示氧气分子的摩尔质量0.032Kg/mol
m=m-*N N为阿氏常数为6.02E23
则:k/m- =R/m
∏:为pi=3.14
k为玻尔兹曼常数,R为摩尔气体常量=8.3145
T=t+273=273+20=293K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831095.html ::070821_01.jpg::长知识了~~~~~~~~~ 看不懂樓上的............. 本帖最后由 vimb 于 2011-5-15 18:30 编辑
我找到一个公式,μ=3RT/ν^2
μ是气体的摩尔质量
R是摩尔气体常量,R = 8.31 J/mol·K
T是温度,T = 293 K
ν是气体分子方均根速率,一般来讲分子方均根速率(表征平均动能)超过逃逸速率(表征无穷远引力势能)X倍才能维系在星球表面,因为一部分的速率分布在比这个高的。以地球为例,氦是8倍,氮是22倍。物理书上写的束缚界限是9~10倍,我们再加点安全余量就算12倍吧。月球上的逃逸速度约为每秒2.4公里,12倍余量即 ν ≤ 200 m/s 。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稳定性的大气层的分子的分子量应该与温度成正比、与逃逸速度的平方成反比。构成大气层的气体的摩尔质量必须足够大,如果不能找到适合的分子,就不能建立稳定的大气层。
算下来,μ≥180k/mol,意味着气体的分子量要大于180,貌似没有这样的气体。但是如果余量放宽到10倍,即让分子方均根速率提高到0.24km/s,20度时,气体分子量只要大于127就行了。貌似氙气可以满足,分子量有131.3。
也就是说,用氙气可以在月球勉强维持一个大气层。但是如果要长期稳定的话,月表还要有生产氙气的机制,补充那些逃逸到太空里的氙气。 最新成分:四氯化碳
分子式:CCl4
分子量:153.84
性能比氙气好,可以自成液体,容易生产。 本帖最后由 vimb 于 2011-5-16 22:45 编辑
新的化合物来了。
六氟乙烷,又称全氟乙烷。分子式CF3CF3,分子量138。是无色、无气味、非易燃的气体,沸点-78℃,在24.3℃以上时不能保持液态。低毒性。它在大气层中的寿命,一说是500-1000年,一说是10000年,很稳定。虽然难以形成液体,不过已经很不错了。
一氯五氟乙烷,又称氟利昂115,分子式CClF2CF3,分子量154,沸点-39℃,不燃气体,遇高热会分解,有低毒性。大气中寿命大约是400年。
四氯化碳的寿命,一说是42年,一说是60-100年。但这似乎都是因为氧化或者别的什么原因造成的,我查了一下,一般资料认为四氯化碳不容易被光解,以至于人们研究有机物光解作用的时候,都用四氯化碳做溶剂。
以三种似乎都是可用的气体。氙气主要的问题是不容易制备。另外汞也可以,原子量约201,但是毒性太大,也不适合。 回复 12# vimb
使用这些物质为月球构建大气层没什么意义吧,人还是不能呼吸,而且这些氟代烃的温室效应都是一等一的,利用这些东西构成大气,很快就热的不行了,月球没有磁场,太阳风也会让大气层散逸的,其实人类能殖民月球之后,呆在玻璃罩里也不错啊,未必一定要有大气的... 需求是这样的:有大气层之后,可以全面抵抗微陨石,另外如果人类居住区的大棚破个洞什么的,也不容易发生大的灾难。
大气层顶部会一直有气体逃逸,所以还需要月面上有适当的大气生成装置。
温室效应确实是个问题,今天也有其他网友跟我说氟开采起来不容易。所以氟利昂115和氟利昂116可能不是好的选择,这样就剩四氯化碳了。 回复 14# vimb
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啊。
月亮上,太阳直接照到的地方,温度很高啊,似乎是远高于100度啊。这时,气体的动能是否增大?更容易逃逸? 回复 15# 浪淘沙
有了大气层以后,这种情况就极大缓解了。月球受到阳光辐射的强度其实和地球一样的。 回复浪淘沙
有了大气层以后,这种情况就极大缓解了。月球受到阳光辐射的强度其实和地球一样的。 ...
vimb 发表于 2011-5-17 20:51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也不完全一样啊。
地球上的24小时一昼夜。
而月亮上约30天一昼夜。
这使得受到太阳照射时,过热了。
受不到太阳照射时,过冷了。 在月球上建立大气层没有必要。我们以后在月球的天然洞穴中建立基地就可以了,然后在月球中挖地道既可。
在火星上,使用SF6是相当好的选择,可以迅速恢复大气层,但这是一次性的,会产生什么后果,只有天知道了——火星只有这些CO2和H2O了,一旦用完就没了。 回复 18# gohomeman1
SF6也是超强温室效应啊... 本帖最后由 vimb 于 2011-5-18 20:09 编辑
也不完全一样啊。
地球上的24小时一昼夜。
而月亮上约30天一昼夜。
这使得受到太阳照射时,过热了。 ...
浪淘沙 发表于 2011-5-17 21:25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昼夜时间过长似乎也是个问题,要求大气层的热容足够大,这方面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计算。
PS:这方面应该用什么公式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