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ar
发表于 2011-7-1 00:50
简单来说就是银河和仙女是双星,重心稍微靠仙女,这2个成为整体又和室女成为双星,重心稍微靠室女,再高就不知道了。。
dwyyh630
发表于 2011-7-1 19:41
本帖最后由 dwyyh630 于 2011-7-1 19:48 编辑
肯定有更大的星系团作用于银河系,
你可以把银河系缩小级别想象成太阳系,那银河系在宇宙中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太阳系,太阳系在围绕着银河系转,银河系当然也在围绕着现在人类所不能发现的某个具有超强引力的大家伙在旋转!
我们根本就看不到,只能猜测。比如一个蚂蚁看一群恐龙转圈做游戏,你说你能看清楚是哪个恐龙围绕哪个恐龙转圈吗,就是拿蚂蚁版的最大的望远镜估计也看不到一只恐龙身体外边有什么吧!
海盗船
发表于 2011-7-3 00:42
已经超出了目前的认知范围。137亿 VS 几千年。需要了解的东西还太多太多。
ak42d
发表于 2011-7-3 01:15
答案当然是 绕着我来转
panhao1201
发表于 2011-7-3 01:33
绕着一个超级黑洞在转, 其它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中心都存在着一个超级黑洞, 这是已经被科学证明的了!
EGB
发表于 2011-7-9 22:52
银河系绕转的那个超级黑洞质量一定非常大,甚至远大于银河中心的黑洞.
niegengsheng
发表于 2011-7-9 23:00
莫非是绕M87转?????
胡杨武
发表于 2011-7-9 23:03
哦,对了,顺便一说,真正主宰月球的是太阳而不是地球!
何志义
发表于 2011-7-11 12:07
银河系正在朝室女座超星系团方向运动,那里有神秘的大吸引体
何志义
发表于 2011-7-11 13:54
大吸引体在南十字座方向,银河系可能在向那个方向运动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1-7-11 15:33
回复 22# dwyyh630
wikipedia中搜索“巨引源”
智子
发表于 2011-7-11 16:17
在超大尺度结构方面,除了引力,似乎越来越多地要考虑暗物质这一因素了。
startrek
发表于 2011-8-5 16:05
我记得早在两年前就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篇文章,说银河系的中心有一个巨型的黑洞,银河系就是在围着它旋转。
heid
发表于 2011-8-6 01:26
movesale
发表于 2011-8-6 01:49
唉,太高深了,看不懂,还是先老老实实把星座认全了再说。
wywbeard
发表于 2011-8-6 07:52
银河系的旋转是因为星系核或者中心的黑洞的引力吗?似乎不是
星系之间的运动,或者说银河系围绕着什么在运动,除了宇宙膨胀,
是不是还有宇宙中大量的暗物质、暗能量的作用??
阿波罗神
发表于 2011-8-6 09:40
回复lilico333
理想的分形和实际的分形是有区别的
统计的分形和严格的分形也是有区别的
更 ...
shiaki 发表于 2011-6-29 00:12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下彻底悲催了,这些话一句都没看懂
烙金成印
发表于 2011-8-7 15:20
银心啊 。。。。。。中间还有一大黑洞呢
chiirpg
发表于 2011-8-9 01:09
本帖最后由 chiirpg 于 2011-8-9 01:12 编辑
巨引源
"巨引源指的是位于长蛇座与半人马座方向的引力异常处,一个相当于数万星系质量的引力中心,距离地球1.5亿至2.5亿光年。大约几亿光年外的包括本星系群和室女座星系团成员在内数百万个星系都受到它的影响。
所有这些星系都发生红移,依据哈柏定律显示它们之间以及地球都在相互远离,红移量和哈勃定律预测值的差异(即本动速度)揭示了巨引源的存在。它们向巨引源方向的本动速度从+700km/s到-700km/s间不等。
星系的运动速度包括两部分:本动和由宇宙膨胀带来的退行速度。本动体现的是星系相对宇宙背景辐射的自身运动,退行反映了宇宙的整体特性。一直以来人们相信宇宙的均匀性,并推测本动的取值是随机的。一直到1980年代,天文学家通过系统研究星系方位与本动的关系,才初步了解了宇宙中物质的真实分布状况。
剑桥大学的Donald Lynden-Bell、亚利桑那大学的David Burstein、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Sandra Faber、基特峰国立天文台的Roger Davies、格林尼治天文台的Roberto Terlevich、卡内基学院的Alan Dressler以及达特茅斯学院的Gary Wegner组成的国际天文研究小组的七武士。七武士本来的研究是椭圆星系的亮度、距离和成员星随机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却发现了各个星系集团的整体运动。选择椭圆星系作为观测对象倒是为研究巨引源提供了方便,椭圆星系在天空中分布比较均匀,覆盖面广,尤为重要的是,椭圆星系的成团现象和星系团归属要比其它类型的星系更加明确,虽然椭圆星系的数量不如螺旋星系或不规则星系丰富,这一点也影响了他们进一步研究本星系群朝向室女座星系团的运动。
1979年,Chincarini和Rood发现长蛇—半人马座方向可能存在超星系团,这使人们开始关注这个超星系团对我们银河系的影响。之后Shaya(1984年)、桑德奇(1985年)等人的观测初步表明,本星系群在朝向室女座星系团方向运动,并且本星系团和室女座星系团又一起向长蛇—半人马座方向运动。
1988年发表在APJ上的一篇论文中,国际天文研究小组“七武士”通过对近400个邻近椭圆星系所作的巡天观测的结果分析,确认了这一发现。他们利用星系速度区分出了半人马座的前景星系和背景源,并结合欧洲南方天文台、高能空间天文台1等机构的观测数据,确认银河系以及邻近的数百万个星系同以每秒600至1000公里的速度向南天半人马座的一个引力源方向运动,Alan Dressler为他们的发现取名巨引源。
巨引源在银经307度/银纬9度,距离银河系1.5-2.5亿光年(后者是近期的最新估计),规模达4亿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3-5.4×1016倍。它位于长蛇座与半人马座方向,这部分空间的中心区域是矩尺座星团(Abell 3627), 这是一个巨大的星系星团。在那个方向的附近可以观测到大量老年星系,那儿许多星系互相碰撞,辐射出大量无线电波。但对这个现象以及其他相关现象的研究一直由于其位置而受阻,因为从地球看去其正好处于银河系盘面的隐匿带。
隐匿带占据了天空中大约20%区域,这里银河系尘埃遮掩了银河系外部的天体,来自银河系的恒星光芒也淹没了河外遥远天体的微弱光线,只凭光学观测不能察觉它的细节。巨引源中心的区域在半人马座长城(Centaurus Wall)内,长城的交汇点附近是矩尺座星团(Abell 3627)。从银河系看去,矩尺座星系团的方向与银道面角距很近。X射线卫星ROSAT的观测表明,由于星际尘埃的消光作用,矩尺座星系团的很多成员星系被没被我们观测到,其中很可能包括在星系团中心位置占主导地位的星系群,这个星系团的真实尺度应该大于由光学观测得到的结果。由于其中星系分布过度密集,它的相当一部分成员会相互吞并。
矩尺座星系团被认为是半人马座长城的主导性成员,光谱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长城是由超星系团组成的,本星系群也可能包括在内,银河系是本星系群的组成部分。半人马座长城可能是更大的星系长城的组成部分,后发座超星系团对长城以北的星空区域起着重要作用。巨引源附近还有大型空洞的存在,这些区域内只有寥寥几个星系。
雷阵雪
发表于 2011-8-9 09:21
我个人从基本推理上推测,银河系可能也像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一样,再围绕着一个更大的星系转动,只不过人类还无法想象的到,而且,我个人认为,整个宇宙中不只是地球才有高智慧生命,其他星系也存在,也许科技比我们先进个上亿年或更久也不无可能,他们可能正在探索宇宙的中心,所以才无暇造访我们这个地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