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soul 发表于 2011-7-6 07:24

钱都去哪了?

78市“资不抵债”,40市、县“借新还旧”,外资趁机“介入”。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永刚|北京报道
中国地方government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
这个争论已久且极其敏感的数据,并未因审计署的表态而变得更加清晰。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6月27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审计工作报告时表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government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亿元,这一债务总额占2010年GDP的1/4,超过当年全国财政收入。
在分析人士看来,审计署此次对地方债务数据的摸底要显得“更实际一点”。兴业银行股吧]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相比其他机构,审计署的数据更具说服力,因为审计署不是间接利益相关者。
但依然有异议。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认为,问题的严重性并不在于债务,而在于信息披露的过程是否严谨和科学,是否存在有意识地隐瞒、甚至造假。因为这些情况会耽误金融决策,导致失去恰当合理的处理良机。
据审计署报告显示,今年3月至5月,审计署启动了前所未有的大摸底,组织了18个特派员办事处和各省、市、县各级审计机关共4.13万名审计人员,按照“见账、见人、见物,逐笔、逐项审核”的原则,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本级及所属市(地、州、盟、区)、县(市、区、旗)三级地方government(下称“省级、市级、县级”)的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云南省盈江县因地震未进行审计)。
此前,央行在今年6月初发布的“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提及,2010年末各地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基本不超过30%,外界据2010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7.92万亿元人民币计算,得出其规模上限在14.4万亿元左右。
银监会虽然至今并未公开过地方government融资平台数据,但据媒体援引接近银监会人士的话称,银监会统计口径下的该数据规模约为9.1万亿元。
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表示,数据不同主要是因为统计口径不一样。他称,审计署使用的是“地方government性债务”,央行调查统计司使用的是“地方government融资平台”,而银监会“依据”的是地方融资平台公司。
事实上,同样是融资平台公司,审计署公告显示此次审计得出各地共有6576个融资平台公司,而央行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共有地方government融资平台1万余家。
分析人士认为,审计署审计范围包括的融资平台,比央行统计数少了3000多家,这意味着直接缩小了债务审计的范围。
金融系统:坏账风险袭来
在部门间数据“打架”的同时,地方government融资平台债务的风险正在发生变化。
“现在再盯着数据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东北某省一位金融系统官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当下,应该关注被审计署披露的那些债务率高的地区如何化解风险。
该人士坦言,虽然大规模的财政扩张为抗危机起到重要作用,但也给地方各级government带来了不小的债务负担。
据审计署报告显示,在地方government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中,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债务余额为25473.51亿元,共涉及12个省级、307个市级和1131个县级government。人们担心的是,地方government在土地行情好的时候可能不用担心,但如果市场降温,地方government拿什么还债?
《中国经济周刊》了解到,随着楼市成交低迷会影响地方government土地收入外,各地拆迁成本的水涨船高也会影响其偿还能力。
此外,据审计署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高于100%的市级和县级government分别达到78个和99个。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government的财政已经进入“拆东墙补西墙”、循环举债的周期。截至2010年底,有22个市级government和20个县级government的借新还旧率超过20%,还有部分地区出现了逾期债务,有4个市级government和23个县级government逾期债务率超过了10%。
这意味着,今明两年可能迎来第一个到期还债的高峰。审计署报告显示,2010年底地方government性债务余额中,2011年、2012年到期偿还的分别占24.49%和17.17%,有不到三成的负债要从2013年至2015年开始到期,另有30.21%的债务余额在2016年以后到期。
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指出,地方government债务是他研究国内经济17年来的最大难题,在房地产市场尚未出现任何大幅放缓迹象下,这颗炸弹暂时不会引爆,但中国government再不出手,很可能对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评级机构惠誉认为,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地方government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可能占到中国银行股吧]业坏账的30%。
地方government:继续乐观
尽管风险剧增,但仍有地方官员并不感到危险,甚至认为,外界对于地方债务的解读“过了头”。
东北某省一位金融系统官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地方government债务的风险的确存在,但外界关于此事的关注点只是在于风险有多大,而没有关注这个风险是可控的。
该官员表示,如果地方债务问题突然被外界捅破,最大的风险实际上来自于人们的过度紧张。目前,监管机构已经在压力下对各地的平台进行清理,但这样的方法是否会对地方债务的处理带来促进作用还不好说。
“处理地方债务不能着急,因为即使风险很高,但毕竟地方government从银行拿的钱是用来进行基础建设或者是其他的实体投资,并非股票等投资行为。”
该官员认为,地方government会尽力还钱,但地方government平台如果被迅速清理,很容易引起各方的利益冲突,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但在安邦咨询分析师陈业眼中,这样的乐观显得不合时宜。
陈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规模庞大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问题,正在迅速显现。过去一两年中,中央、地方、银行似乎都倾向于回避与拖延。然而,当平台贷款偿还高峰日益逼近后,奇迹似乎并未发生。在不远的将来,government和银行恐怕不得不正视现实,拿出一个有序的债务重组方案了。
目前实际的情况是,不仅中央government已经开始着手清理平台债,市场上甚至已经出现了抄底地方债务的机构和资本。
6月中旬,澳大利亚银行麦格理与中国光大控股共同创建了一只规模为7.29亿美元的投资基金——光大麦格理大中华基础设施基金。据悉,该基金将专注于约150个基础设施项目,希望从无力偿债的地方government手中低价购得有问题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从而取得不俗回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钱都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