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消色差物镜,能看到单细胞藻类的鞭毛吗
昨天晚上看花盆里的水,看到了轮虫和一种单细胞藻类,游的很欢腾,可以清楚的看到细胞核,但是反复调教焦点看不到鞭毛。查了淡水微生物图谱,这种游动的单细胞藻类,都有鞭毛,是不是因为低档物镜就看不到鞭毛?我用的是奥林巴斯CH20,显微镜和镜头都比较低档,是奥林巴斯家族的垫底机型,一手新机器非二手所得。所以没有物镜损坏等问题。镜头为普通消色差 10x 40x 应该能啊。。::070821_01.jpg::可能不明显。。。要仔细看 染色后观察吧,网上应该可以查到专门的方法。直接看是难为光学显微镜了 鞭毛的直径约0.2微米,有暗视场功能的话可以在高倍镜下试试 回复 4# 一丈法师暗视场是什么意思?::070821_02.jpg:: 是暗视场照明的意思。下面拷贝一段百度百科,说的挺清楚:
使用特殊的暗视场聚光镜使照明光线偏移而不进入物镜,只有样品的散射光进入物镜。因而在暗背景上得到亮的像,与暗视场照明相反,照明的光线直接到达成像平面的,称明视场照明。 暗视场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结构和折射率变化有关的物体,如硅藻、放射虫类、细菌等具有规律结构的单细胞生物以及细胞中的线状结构,如鞭毛、纤维等。用暗视场显微镜还可观察到物镜分辨极限以下的质点,但不适用于观察染色的标本。
工作原理
暗视场显微镜在构造上应用丁达尔现象(Tyndall phenomenon:当聚光光束射入溶胶时,从光束的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发亮的光柱,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照射到粒子时,如粒子直径略小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每个微粒就成为一个发光点,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柱。),装配了一类特殊聚光器——暗视场聚光器,使入射光束,从聚光器斜向照明被检样品。由于照明光线与显微镜光轴形成较大的角度通过物场,或因聚光器的特殊构造,照明光线在聚光器顶透镜或盖片的上表面发生全反射,致使照明光线不能入射物镜之内。但是,样品被照明并发出反射光。镜检时,因不能直接观察到照明光线,与光轴垂直的平面视场暗黑,在深暗的背景上能清晰地看到由散射光和反射光形成的明亮的物体影像,物像与背景造成极大的反差。视场内的样品,被斜射光线照明,可从样品各种结构表面散射和反射光线,看到许多细胞器的明亮轮廓,诸如细胞核、线粒体、液泡以及某些内含物等。如果是正在分裂的细胞,其各类纺锤丝和染色体亦可窥见。 暗视场显微镜是利用样品的散射光和反射光进行观察,所以只能看到物体的存在与运动而不能辨清其微细结构。暗视场显微镜的检测能力,取决于入射光的强度和视场的反差,后者又随微粒及其背景的折射率差别的加大而增加。 暗视场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区别,主要在于聚光器的不同,致使照明方法有别。确切地说,称暗视场显微镜为暗视场照明更为贴切。暗视场照明是斜向照明的一种,这种照明法能提高对微小物体的分辨能力,对大小在0.004μm以上的微小粒子,尽管看不清楚其结构,亦可清晰地分辨其存在和运动 可以。
10X物镜可能差强人意,40X应该能看见,但不一定看得清
鞭毛、纤毛是透明的,如果你需要看的明显,可以使用相差干涉或者微分干涉。
上图是我在DIC下拍摄的,纤毛可见。 本帖最后由 一丈法师 于 2011-8-6 21:46 编辑
嗯,0.2微米左右的直径(0.15-0.3)其实已经接近了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极限。按550nm的平均光波长来算,数值孔径在0.9以下的物镜是难以看到的。即便是用暗场或DIC照明也不过是看见个“影子”。 只能证明鞭毛的存在而已 回复 7# 爱在洛阳
请问dic是什么?请教爱在洛阳兄? DIC,就是微分干涉差。一种光学显微镜的观察手段,需要特殊的配件。
你可以去百度一下就知道了。 DIC,就是微分干涉差。一种光学显微镜的观察手段,需要特殊的配件。
你可以去百度一下就知道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