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联系过SONY中国了吗?他们怎么答复?或试试直接联系SONY香港。
很难和SONY打交道,数量小他们根本不理睬 大幅面制冷CCD
ICX413AQ 1.8英寸APS幅面 630万象素 彩色
这一款可以自动导星吗 这一个是用来拍摄星空照片用的,不是用于导星的 如何才能带自动导星啊 qhyphoto兄,提个建议:
将你的CCD线路板适当改小,全部线路板装在闭合的金属合内,前端留光路接口,侧面留电路接口,后面留风扇接口,这样的话,安全性,屏蔽性能,冷冻效果,长久使用的可靠性都能大大提高 如图 电路接口可以使用小型的,如小USB等 还有一个问题,你的制冷半导体电流多大? 最初由 hygoln 发表
qhyphoto兄,提个建议:
将你的CCD线路板适当改小,全部线路板装在闭合的金属合内,前端留光路接口,侧面留电路接口,后面留风扇接口,这样的话,安全性,屏蔽性能,冷冻效果,长久使用的可靠性都能大大提高
感谢你的建议,正式产品应该这样,有一个完整的外壳,但批量生产涉及到外壳的模具问题,投入比较大,因此只能等筹措到足够的经费来能开模具。
制冷器现在是12V4A,可以达到最大的制冷效果(零下30度),降低功率也可以,制冷效果要差一些 减轻天文观测的辛苦实现远程控制是qhyphoto一年前就确定的方向。
这对于共享有限的高级大口径天文望远镜,躲开个别地方不利的观测条件,开放网上天文观测站无疑是划时代的。
看我设计的网络共享望远镜方案
系统采用C/S结构 2,用户界面 望远镜安置在天文顶内,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由系统管理员通过网络开关机,开关天文顶设置三层用户:系统管理员,有权操作会员,排队会员
对会员采用预约排队的方法进行管理
当A会员有权操作时,排队会员可以观看,记录,拍摄,A会员时间到了,转B会员有权操作。。。。
系统管理员任的何时间都可进行操作,并可对会员进行管理,排队等
服务器用的是“更深的蓝”的照片,其实一般的服务器就可以满足要求
这仅为系统的一种设想,各位前辈的意见如何? 经过实验,现在认为用WEBCAM就能很好的实现自动导星
我采用的是便宜的100多元的CMOS 摄象头,连接到智通
153上可以拍摄到8等星,且是连续的(大概0.5-1秒一张)
这样就可以采用一些自动导星的软件实现亮于8等星的
自动导星。
最初由 SKYEYE 发表
如何才能带自动导星啊 那WEBCAM需要改造吗?具体怎么改呢? 最初由 alonzm 发表
那WEBCAM需要改造吗?具体怎么改呢?
不用做任何改造,只要把WEBCAM直接连到望远镜上就可以了
然后去下载利用WEBCAM实现自动导星的软件,有的软件可以
通过串口直接控制赤道仪。论坛上以前有一些这方面的帖子 Kodak工程级的CCD非常便宜,比如KAF-3200E / ME只要250美圆,只是不知道与CLASS 2的性能有多大差距。。。 工程级的估计是供开发时使用的,但具体性能如何不得而知,如果基本能满足需求的话,对于一般爱好者来说,倒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我考虑购买一片试验实验
似乎KODAK大部分CCD的工程级都是250美圆?以前我问过另外一种也是250美圆 也不全是250美圆,有150美圆的,可能还有级别更高价更贵一些的。另外,我仔细查了一下,工程级的不单卖,必须和CLASS 1/2级或者Evaluation Board一起买。
Evaluation Board也蛮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