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绿气泡天体连绵30万光年体积超银河系(图)(转)
http://tech.sina.com.cn/d/2011-08-22/09195961272.shtml2011年08月22日 09:19新浪科技
一幅罕见的照片,展现了被称之为“莱曼-阿尔法气泡”的天体,宽度达到30万光年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2日消息,天文学家拍摄了一幅罕见的照片,展现一种被称之为“莱曼-阿尔法气泡”(以下简称LAB)的天体。这个天体是一个巨大的氢气云,连绵30万光年,体积是银河系的数倍。LAB距离地球非常遥远,产生的辐射数量与最明亮的星系不相上下。
这个LAB是由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于2000年发现的,同时也是首批发现的LAB之一。LAB-1距离地球非常遥远,发出的光线需要115亿年才能抵达地球。LAB-1内部存在多个非常原始的星系,仍处在“发育初期”。科学家经观测发现,正是这些年轻的星系让这个“气泡”异常明亮。
首席研究员、图卢兹大学的马修•海耶斯博士表示:“我们首次证明这个巨大天体发出的光是隐藏在内部的明亮星系产生的散射光,而不是遍布这个云的气体发出的光。”科学家提出大量相互竞争的理论,解释LAB。一种理论认为,冷空气在“气泡”强大引力拖拽下加热并发光。另一种理论认为,它们较高的亮度应归功于正在上演恒星形成的活跃星系。还有一种理论认为,辐射与疯狂吞噬物质的黑洞有关。
根据新的观测发现,内部隐藏的星系是LAB-1的光源。借助于座落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帕拉纳尔的甚大望远镜,天文学家对LAB-1进行了15个小时的观测,用以验证这些理论。甚大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可见光望远镜,它是一个望远镜阵列,由4架反射镜口径达到8.2米的望远镜构成,通过相互协同进行观测。研究发现刊登在《自然》杂志上。(秋凌) 莱曼α斑点
莱曼α斑点 (LAB)是天文学上一种释放出莱曼α线的巨大且浓密的气体。莱曼α线的发射是电子和电离的氢原子再结合时产生的。莱曼α斑点是宇宙中已知最大的单一天体,有些这样的气体结构在太空中跨越了400,000光年的距离。到目前为止,只在高红移的宇宙中发现它们,因为自然的莱曼α发射线是紫外线。由于地球大气层是非常有效率的紫外线光子过滤器,莱曼α线的光子必须被红移过才能通过大气层传输。
大部分的莱曼α斑点都是在2000年被Steidel 等人发现的,松田有一等人使用日本国家天文台的昴星团望远镜继续的搜寻莱曼α斑点,并且在松田等人原来的场所发现超过30个新的莱曼α斑点,虽然它们都比原先发现的小,但这些莱曼α斑点形成的结构都超过2亿光年。它是目前未知的,无论莱曼α斑点是在高红移宇宙中追踪到的超密度星系(如同高红移电波星系-它们也有扩展开的莱曼α晕-的例子),或是没有机制产生莱曼α发射线,或是莱曼α斑点是如何联结到周围的星系。莱曼α斑点可能有有价值的线索,可以让科学家确定星系是如何形成的。
许多大质量的莱曼α斑点被Steidel 等人 (2000)、Francis 等人 (2001)、 松田等人 (2004)、 Dey 等人 (2005)、 Nilsson 等人 (2006)和Smith 与Jarvis 等人 (2007)发现。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0%8A%E6%9B%BC%CE%B1%E6%96%91%E9%BB%9E 回复 2# 李灼
::070821_12.jpg:: 震撼 好大啊
还有多个星系在内部 学习,学习!::070821_01.jpg:: 发贴之后我又在网上找了相关的内容,在“天文在线”找到了一篇也是讲这个问题的文章,应该就是G版翻译的,我给转过来了:
http://www.twg.com.cn/html/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42000
早期宇宙中庞大发光气泡 是中心星系所驱动
2011年08月24日10:32 中国天文科普网 gohomeman1/编译
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甚大望远镜(VLT)以其揭示了早期宇宙中罕见的庞大发光氢云的能量来源。观测首次显示,庞大的“莱曼—α气泡”——最大的单个天体之一,一定是深埋其中的星系驱动的。研究报告将刊登在2011.8.18出版的《自然》期刊上。
VLT的FORS仪拍摄的遥远莱曼—α气泡,由于红移高达3.1,远紫外光变成了绿光
一个天文学家团队借助ESO的VLT,研究了一个不寻常的天体——“莱曼—α气泡”。这种罕见的庞大而非常明亮的天体,通常在早期宇宙中物质密度很大的区域出现,团队发现其中之一的光是极化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偏振光用来在影院中创建立体电影效果。这是我们首次在莱曼—α气泡中发现偏振光现象,这可以帮助我们解开它们的发光之谜。
报告首席作者、法国图卢兹大学的马修 海耶斯(Matthew Hayes)解释说:“我们首次发现了这种神秘天体的散射内部明亮星系的光,这不同于它们自身的发光。”
莱曼—α气泡(LAB)是宇宙中最大的单个天体之一:这种庞大的氢云直径可达十几万光年(比银河系直径更大些),并可与最亮的星系争辉。这些天体都在遥远的距离上,也就是说它们存在于宇宙仅有几十亿岁的时代,对我们了解早期宇宙中星系如何形成和演化而言,它们相对重要。但是这些天体强烈光芒的能量来源,以及气泡的确切属性,我们仍不清楚。
本文莱曼—α气泡在天空的定位,它位于水瓶座
团队研究这些气泡中最先发现也是最亮的一个——LAB-1,它发现于2000年,离我们远达115亿光年(红移达3.1)。它的直径约为30万光年,是已知最大的LAB泡,内部含有数个原始星系,其中之一还是活动星系。
现有多个互相竞争的假说,对LAB现象做出解释。其中一种假说认为,由于LAB的巨大质量,冷气体受引力作用落向中央,受到加热而发光(所有气体云收缩都会变热);另一种则认为它们被内部的明亮天体激发而发光,内部的源可以是正在大量形成恒星的星系,也可以是吞噬物质的黑洞。新观测显示,LAB-1中潜伏着星系,而气体下落的加热效应则不明显。
团队通过测量LAB-1泡的光是否偏振来检验两个假说。天文学家通过研究光的偏振可以知道这些光是如何形成的,或光到达地球前经历了什么。如果它们被散射和反射,就会变成偏振光,这种微妙的变化可以被精密光谱仪检测到。当然,要测量如此遥远的莱曼—α气泡的偏振光,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
报告合作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Claudia Scarlata(女)补充道:“这些观测必须借助VLT和它的中精度光谱仪(FORS)。我们明确需要两个条件:口径超过8米的巨型望远镜,用于收集足够的光线;能测量偏振程度的照相设备。全球的大部分望远镜都不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
甚大望远镜跟踪拍摄LAB-1泡达15个小时,最终发现气泡中心的光是非偏振的,而围绕中心的环状区域,光是偏振的。假如气体仅仅是简单地落向中心,这种效应几乎不可能产生;但如果光来源于深嵌其中的星系,并被泡中的气体散射,就是可能的。
现在,天文学家计划观测更多的类似天体,以确认在LAB-1泡中发现的效应,是否在更多天体中存在。 你为何不从天之文转我的原帖呢……
现在时间不够,10月之前的翻译基本暂停了,发完整的论坛帖,可能要等到十一节了吧。 那个天文在线的转载者也够可以的,我明明在天之文发的是:
http://www.astron.ac.cn/bencandy-3-5552-1.htm
本文莱曼—α气泡在天空的定位,它位于宝瓶座,大图下载。版权:ESO,藤井旭,第二代数字巡天项目(DSS2),Matthew Hayes。 回复 7# gohomeman1
我当时只搜到了“天文在线”的这篇文章,那我之后去“天之文”找一下你的原贴吧。 回复 9# 李灼
此帖无需再转了,有空可以转其他的帖子。完整版本,只能等到月底了。貌似欠两个论坛的帖子已经超过10篇了…… 回复 10# gohomeman1
好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