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jj 发表于 2004-1-17 16:57

马可苏托夫的到底是怎么样的

很早就听说了,可是一直搞不懂,前面那个弯月型的透镜到底是什么形状的?
是否是同心圆?
还是别的?

神州扫雷 发表于 2004-1-17 18:16

原始设计

应是弯月型的透镜两面及主镜三者同心。
后来改进的很少用这种设计了。

feng1734 发表于 2004-1-17 18:48

那片透镜的两面是圆心重合的两球面,还是同一球面的平行移动?

神州扫雷 发表于 2004-1-17 19:55

三者同心

就是三者是同一球心。

天上冰雪 发表于 2004-1-18 07:56

折反射望远镜 (Catadioptric telescope)

这是一类同时利用折射与反射原理的望远镜,是1930 年由施密特(Schmidt)发明用作天文摄影。主要是利用一球面凹镜作为主镜以消除彗形像差,同时利用一非球面透镜(Aspheric Iens)放于主镜前适当位置作为矫正镜(Corrector)以矫正主镜的球面差。这样可以得出一个阔角(可达40一50度)的视场而没有一般反射镜常有的球面差与彗形像差,只有矫正镜做成的轻微色差而已。摄影用的施密特望远镜,焦比方面可以做到很小(通常在f1至f3间,最小可达〞0.6),因此很适宜于星野及星云摄影。不过唯一的缺点是有一定的场曲,因此底片必须同样变曲来适应(用特别的底片座承接),同时底片是放在望远镜筒内,故此只能逐张放入。

一般天文爱好者用的是施密特卡式折反射望远镜(Schmidt- cassegrain),利用一块凸镜作为副镜,在主镜焦点前将光线聚集,穿过主镜一个圆孔而聚焦在主镜之后。因为经过一次反射,所以镜筒可以缩短,通常焦比在f6.4至f10之间。
http://www.jiajing.net/tm/home/delphifx/space/images/SCT.jpg http://www.jiajing.net/tm/home/delphifx/space/images/SCT_Lway.jpg 施密特

天上冰雪 发表于 2004-1-18 07:58

这就是

zhjj 发表于 2004-1-18 09:12

知道了

我明白了,可是这样由于透镜带来的色差是不是很严重啊?
还有,我听说前面的透镜要很厚的,是不是啊?

神州扫雷 发表于 2004-1-18 10:20

女侠搞混了

说马变成了狮(施)。

马氏镜的厚度(总厚度,非中央厚度)通常为主镜口径的十分之一,且光学质量要求甚严。这在大于50CM的马氏镜中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单纯的马氏镜最大也就70CM。

而1.2米的施氏镜,改正镜仅厚2.5CM!!而镜面磨去最深部分不大于0.5MM!,你说色差再大能有多大!!??

天上冰雪 发表于 2004-1-18 12:08

看来是扫雷兄搞错了,我在两图后都标明了是施密特了,后来又附上一张马的(不是粗口吧)

zhjj 发表于 2004-1-18 13:57

谢谢各位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可苏托夫的到底是怎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