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读物“科”而不“普”
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崔军强、李杨)“嘌呤”,这两个本应躺在化学教材中的生僻字眼,却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场合与记者不期而遇。北京一家老牌书店摆放的一本科普读物以“嘌呤是如何发现的”为题,对这种有机化合物进行了详细描述。从封面一层薄薄的灰来看,这本小册子选材离大众实在太远,显然已被读者打入“冷宫”。
从连篇累牍的核聚变分析,到苯环的复杂分子结构;从飞机设计高深莫测的几何参数,到手枪发射的力学原理;越来越多的科普读物走样成了学术专著。这些图书的印数一般在2000册以内,在出版行业已属于不能再低的数字,看来连出版社对它们都缺乏信心。
“玻意耳,鉴酸碱,创化学,疑四元。”这个普通人不知所云的句子源于《少儿科普三字经》,意思是说近代化学的奠基人玻意耳发现了鉴别酸与碱的指示剂,并对当时甚为流行的“水、气、火、土”四元素说提出质疑。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从量子论、相对论一直写到DNA、克隆,几乎涵盖了所有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术语。难怪一位选书的家长称其为“天书”。
在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组织下,100多位院士欣然同意为青少年撰写一套“院士科普丛书”。这些学术权威提笔后方知“写科普文章甚至难于写论文专著”。记者在书店中翻阅了其中一本,发现不足10万字的文章通篇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完成。一位图书编辑坦率地说,无论内容有多精彩,这种答记者问式的写法都脱离了“普”字,注定会失去读者。
用通俗的语言把抽象的科学形象化,这是科普读物的起码标准,但“科”而不“普”已成为国内科普出版界的顽症。25年前,人民文学出版社曾推出一本亦“科”亦“幻”的《飞向人马座》。作者把超新星爆发、星际、黑洞等科学名词置于生动的故事情节中,成为经典的科普读物。遗憾的是,今天的书店里已很难发现它的后继者。(完) 确有这方面的毛病。 还是《十万个为什么》最经典~ LS挖坟::05::。。。。。。。。。。。。。 我居然還在7年前回過這帖…… 这还不是大问题,有这些科而不普的读物,总比让伪科学的垃圾充斥市场好 这还不是大问题,有这些科而不普的读物存在,总比让伪科学的垃圾充斥市场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