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为中国科学家高兴:云南天文台发现类似木星行星
本帖最后由 zenghan 于 2012-2-13 11:02 编辑为探讨太阳系行星的起源和演化,在宇宙中寻找与太阳系内行星具有相同轨道特性或物理特征的行星天体是天文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目标。最近,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钱声帮等发现了围绕一颗白矮星双星雕具座RR运转的类木巨行星。
该系外行星围绕中心双星转动的轨道周期为11.96年,刚好等于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其轨道距离和偏心率也与木星的接近,是一颗名副其实的在类似木星轨道上运行的共双星巨行星。这是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一颗共双星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内行星具有相同的轨道。目前,这颗系外行星已被系外行星百科全书网站收录(The Extrasolar Planets Encyclopaedia,http://exoplanet.eu/)。相关研究成果已被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报通讯》(MNRAS Letter)接受,这是该研究组在系外行星探索方面的又一重要发现。
雕具座RR(RR Cae)是由一颗由致密的白矮星和一颗红矮星组成的食双星系统,人类只有在南半球才能看见它的身影。白矮星温度仅为7540K,是目前发现的几颗低温白矮星双星之一。通过测光和分光观测能精确测定白矮星和红矮星的质量、半径和光度等基本物理参量,对研究双星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这两颗子星间的距离约为112.8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2倍,平均7小时18分钟相互绕转一圈。
钱声帮等利用阿根廷的2.15米望远镜对这颗双星进行近一年的监测,结合前人的观测发现,它的食光变信号到达地球的时间呈现出变幅为14.3秒的周期性变化,并且推断出还存在第二个小变幅的周期性变化。这个小变幅的周期性变化揭示了有一颗最小质量为4.2倍木星的系外行星围绕中心双星转动。绕转周期为11.96年,刚好等于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这颗共双星系外行星到中心双星的距离约为5.3个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定义为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相当于太阳系内木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其轨道和木星一样也近似于圆轨道(偏心率接近于零),是一颗名副其实的在类似木星轨道上运行的共双星巨行星。第二个小变幅周期性变化表明该系统中还存在一颗类木巨行星(如下图所示),为证实第二颗系外行星是否在类似的土星轨道上运行,还需进行至少2.2年的观测。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项目的资助。
消息来源:搜狐滚动新闻。http://roll.sohu.com/20120206/n333894824.shtml 真棒! 发来贺电,发来贺电~ 不错不错,顶一个!!! 不错,谢谢分享! 标题不对,还有链接应该发在最前面 不知道是不是用国产仪器观测的 gohomeman1 发表于 2012-2-13 08: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标题不对,还有链接应该发在最前面
不是标题不对而是没有打全。 这种观测方法是不是凌星法? :lol仪器是不是进口的啊 浙江诸暨 发表于 2012-2-13 13: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仪器是不是进口的啊
这个问题应该可以等着看正式的文献在网上给出来就是AVAILABLE ON LINE下载下来看看实验仪器部分就明白了。 好消息。还不知这两颗恒星的质量各是多少,估计总量应该与太阳质量相当。 本帖最后由 学同 于 2012-2-17 09:45 编辑
polrbear 发表于 2012-2-13 21:53 http://www.astronomy.com.cn/bbs/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文章中说了,白矮星是0.44倍,红矮星是0.18倍,总共0.62倍。
A more detailed photometric and spectrosc ...
回polrbear
感谢发帖提供天文数据。 询问恒星质量,是想用来同太阳系行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虽然目前地外行星考察的数据和成果已经很多了,以后近一步观测分析的工作量仍然还很大。下面说说我对恒星系中“卫星轨道与恒星质量关系”的看法,供网友和大家参考:
根据行星速度公式 v=(GM/r)^1/2 可以得到M/r=(V^2)/G 。把太阳质量M和最大卫星木星轨道r数据代入后面一式的左侧有
M/r=1.989×10^30/7.783×10^11=2.556×10^18
上面式子可写成 恒星质量 / 最大行星轨道半径 =2.556×10^18 (1)
这个公式对一切由盘式星云形成的恒星系统都是适用的,它既是太阳质量M与木星轨道r的关系式,同时也是木星质量M与其最大卫星 木卫三轨道r的(理论)关系式(网友可以自己验证一下看与实际偏差多少)。 对于上述恒星系的第二大卫星(“土星”),按 “提-彼定则” 中轨道2倍率关系可知,把(1)式右侧中的常数除二,就可以得到与(1)式对应的关系式
恒星质量 / 第二大行星轨道半径 =1.278×10^18 (2)
我们可以用(2)的数据,把土星质量M与土卫六的轨道半径r代入该式,可以知道误差很小。
注意,(1)和(2)式等号右面的常数只适合太阳系,对木星系(1)式为
太阳质量/木星轨道半径=木星质量/木卫三轨道半径=2.556×10^18 (1-1)
对土星系(2)式为
太阳质量/土星轨道半径=土星质量/土卫六轨道半径=1.278×10^18 (2-1)
对已经开始了解的外恒星系,在恒星质量和最大行星轨道已知的情况下,可以用(1)和(2)式去计算分析它自身质量与最大小行星轨道的关系。公式中等号后面的常数每一个恒星系都会有所不同,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后面公式(3)的制约。
对很生疏的外恒星系,对它的恒星质量和第一大行星(相当于木星)轨道数据进行分析和搜寻的理论参考公式应该为
恒星质量×最大行星轨道半径 = Mr=(1.533×10^42) (3)
对上面(3)式的理论论证 准备以后适时再发帖供大家参考,或者提供链接。
对于 本楼 雕具座RR(RRCae)双星系,因为经历了红巨星阶段,它的“木星”和“土星”轨道可能已经有了很大位移。为了说明“公式”如何运用于验证分析,下面用(3)式来具体试验一下
已知 M=0.62 .把它代入(3)有
最大行星轨道(理论)半径R(“木”)=(1.533×10^42)/(0.62×1.989×10^30) =1.2365×10^12(米) (3-1)
再看实际观测到的轨道天文数据为
R(实)=5.3AU=5.3×1.496×10^11=7.929×10^11(米)
与(3-1)的理论值R(“木”)关系为 R(实)≈0.641×R(“木”) ,与1/2接近。按“提--彼”公式的两倍比率分析,可以初步认为已知的R(实)轨道上的行星,是位在相当于太阳系中紧邻木星轨道以内的小行星轨道带上。它的理论轨道r值应该是(3-1)式中R(“木”)的1/2,即
R(实理论值)=(1.2365×^12)/2 = 6.183×10^11(米)
原文中提到还在寻找的另一颗 类木行星所指的“土星轨道”上的行星,对应的理论轨道应该是(3-1)中的
R(“木”)。
以上帖子因原稿中应用公式有误,发帖以后当天修改了一次,请大家见谅。
页:
[1]